大部聚居汕头市区,部分居住揭阳榕城、揭东、揭西、潮安枫溪等地

    由余之后系出隗姓

    据《辞源》载:“佘姓,姓氏寻源云,古有余无佘,余之转音为禅遮切,音蛇,今通作佘”。“余姓,秦由余之后,系出隗姓”。春秋时,晋哀公之子由余,见晋国内乱,逃亡入戎,初在西戎国任职不得志,乘出使秦国的机会留在秦国而不返西戎。秦穆公见他贤德而重用,封他为上卿,为秦穆公筹谋攻伐西戎策略,使泰国拓地千里,灭西戎十二国,称霸西戎,为后来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他的子孙便以王父字为姓,称余氏。其后余姓又分出佘姓,由余便成为余、佘两姓得姓始祖。

    余、佘氏发源地在今甘肃、陕西一带,自唐以后,余、佘氏南迁。那时安徽新安(今歙县一带)已有佘族,江西南昌已经出了佘钦一批名人。两宋时,佘氏继续南迁入闽,在福建莆田、仙游、安溪、漳州等地创族蕃衍。

    宋末入潮始祖佘守之

    安徽新安佘氏第三房裔孙佘守之,在南宋时任从政郎,南宋末年连年战乱,宋室南渡,佘守之择时迁居广东潮州。佘守之有三子,次子佘辂生四子;三子佘南昌也生有三子,第三子佘宽大,任朝奉郎;裔孙分创潮州月浦(今汕头金平区月浦街道)、渔州(今汕头龙湖区)、枫溪(今潮安枫溪镇)及羊山、塘口等佘氏诸所。

    到了明朝初年,“月浦余”渔州之分所有部分裔孙移居海阳县溪西村(今澄海十五乡镇)和今澄城镇建村立寨,耕读教子,绵延不息,人才辈出。

    佘氏入潮还有一支,据澄海佘氏长者口碑,开基祖佘淡斋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由福建莆田迁入澄海县开创基业。

    据已有资料统计,佘氏人口共约3万多人。其中汕头市金平、龙湖、濠江区约1.8万多人,仅“月浦佘”有1万多人,其余分布渔州等处;澄海区约1500多人,分布于澄城镇约800人,十五乡镇等约700人;潮阳区约10多人,分布于文光街道及海门镇;南海县约80人;揭阳榕城区约800多人;揭东县约80多人;其余分布于潮安枫溪以及揭西等潮汕各地。

    进士佘志贞为官两袖清风侨领佘有进力护华人权益

    潮汕佘姓知名人物:清朝有佘志贞,号嵋洲,澄海县澄城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左右赞善庶子、侍讲、侍读学士(从四品),在“南书房行走”,兼任政治唐诗类函两局纂修官。在国史馆20余年,擅长诗章,名重一时,是清代潮汕儒士中以文章博取功名的佼佼者。每次召试,常受康熙帝赐御用文具松花石砚等。他为官几十年,两袖清风,逝世时家中四壁萧然,人们无不感叹钦佩。遗著有《螭蚴草》,被尊为潮州先贤之一。

    佘有进,澄海县月浦乡(今汕头月浦街道)人,于清道光三年(1823)18岁时,只身远渡新加坡,艰辛经营,先试种茶叶、豆蔻等,都没有成功。后改种甘蜜,甘蜜制成品远销欧美各地,获得厚利,成为当时新加坡最大的甘蜜园主。后来他把公司业务和种植园交给其子石城、连城和妻弟管理,自己热心华侨事务,担任法庭陪审员,竭力维护华人利益。他是当局任命五名高级陪审员之首,也是第一任太

    平商绅之一,并且主持华侨慈善事业,地位显赫。其子佘连城,经营有方,善于交际,也被当局封为立法委员。长子佘石城、四子佘伯城、孙佘应忠,皆荣任太平商绅。实际上父子是当时新加坡的侨领人物。

    

    

你是本文的第2415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
作 者: 庄敬忠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