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瘌痢头,潮汕话叫“瘌头”或“瘌卵头”。“瘌”,潮音
(蜡),也可用作形容词,如:“伊个头瘌瘌(他的头光秃秃的)。”《集韵》入声曷韵:“瘌……疥也。”疥,指瘌痢。明·佚名《高文举珍珠记·开场》:“高台明镜包瘌痢,耿直君前启奏。” (剔),如“秃头”、“秃子”读此音,但口语中有“秃掌”一词,“秃”,潮音 (通4),是白读音。《广韵》入声屋韵:“秃,《说文》云:‘无发也’,他谷切。”“他谷切”正与潮音 (通4)相合。 韵母,如“喔握璞朴扑捉诼”等,故潮音读 (朴),与古音合。爆葱花叫作“爆葱珠朥”,“月暴”也音 (朴)。本字其实就是“暴”,加“火”旁、“月”(肉)旁,均是后起的增益字。 (偏姑),指半身不遂。《说文解字·疒部》:“ (疒扁) ,半枯也。”段玉裁注:“(疒扁)之言偏也。”王筠《说文句读》:“群书皆作偏,王冰注《素问》曰:偏枯,半身不遂。”《集韵》平声仙韵:“ (疒扁),公孙绰有偏枯之药从起始者。”由此可见,原来只作“偏枯”,后来因为是病名才造出“ (疒扁)”字来。 (颓5),泛指疮疥;疥,潮音 (计),一种微痒、搔之则烂的小疮。如:“伊通身生痜生疥,孬去游泳池游泳。”(他浑身长满疥疮,不能去游泳池游泳)《急就篇》第四章:“痂疕疥疠痴聋盲。”《文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又疥又痔。”宋·苏轼《孙莘老寄墨四首》诗之四:“今来复稍稍,快痒如爬疥。”“爬疥”即搔痒疮。又《广韵》去声怪韵:“疥,疮疥。”古拜切,音同“界”。“界”与“疥”均从“介”得声,潮音文读音 (戒),白读音 (计)。 (拥1),一种恶脓疮的名称,也见于古代文献。《庄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唐·刘长卿《从军行》:“谁为吮痈者,此事令人薄。”《说文解字·疒部》:“痈,肿也。”《释名·释疾病》:“痈,壅也,气壅否结裹而溃也。”《玉篇·疒部》:“痈,於恭切,痛肿也。”音义皆与潮汕话相合。 (绿),颈部淋巴腺结核,俗称疬子颈。《灵枢经·寒热》:“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脉者,皆何气使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项部》:“小瘰大疬三阳轻,项前项后侧旁生。”《广韵》入声锡韵:“疬,瘰疬。”郎击切。《集韵》入声锡韵:“疬,瘰疬病也。”狼狄切。音义皆与潮汕话相合。 (鄙),疮上结的薄痂。《急就篇》第四章:“痂疕疥疠痴聋盲。”唐·颜师古注:“痂,疮上甲也;疕,谓薄者也。”《广雅·释言》:“疕,痂也。”《本草纲目·谷部·绿豆》:“痘疮湿烂不结痂疕者,于补之良。”“疕”《广韵》上声旨韵音“匹鄙切”,与潮音合。引申扩大词义,用以指螺蛳肉上薄薄的顶甲,叫做“螺疕”。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