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篇文章讲到潮汕话的人称代词,这篇文章就顺便谈谈潮汕话的其他代词。 先谈谈指示词代词,普通话里的“这” 和“那”就是指示代词。“这”表示近指,“那”表示远指。潮汕话口语中基本不用“这”和 “那”,而多用“只”和“许”。 “只”,潮音 (紫),如“只块(这里)”、“只阵(这时)”、“只个衫(这件衣服)”、“只撮人”(这些人)等等。 (鱼2),如说“许块”(那里)、“许阵”(那时)、“许个衫”(那件衣服)、“许撮人”(那些人)等等。 (紫)的语音变体是“者” (遮2),如“者个”(这样的)、“者人”(这样的人)、“者物件”(这样的东西)等等。这也是近代汉语的词语,唐·齐己《道林寓居》诗:“青嶂者边来已熟,红尘那畔去应疏。”唐·裴休《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似者个见解有什么用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但犯着吃黄虀,者不是好东西。”《古今韵会举要·马韵》:“凡称此个为者个,此回为者回,今俗改用‘这’字。”根据这种观点,“者”就是“这”的前身异体字了。 ,我们从音节结构中可以看出来,跟近指代词一样:原代词的声母+韵母 +原代词的声调阴上调。这个音节我找不到相应的汉字,只能造一个方言字“口叚”来表示。如说“口叚个”(那个)、“口叚人”(那样的人)、“口叚 物件”(那东西)等等。 (地)。如“底块”(哪里)、“底个”(什么,哪个)、“底人”(什么人,谁)、“底天时”(什么时候)等等。 (堤2),或者文读为 (抵)。口语词“底里”等也文读为 。 (迷4),如说“乜个”(什么,什么东西)、“乜人”(什么人,谁)、“乜事”(什么事)、“乜物”(什么东西)等。这个“乜” 粤语也用,如“乜嘢”、“乜人” 等,但我至今不知道其是否来源于汉语。有粤语学者认为其本字是“物”字,聊备一说。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