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学说潮汕话,总有潮汕话难学的感叹,都说拿我编著的《新编潮州音字典》背诵了也没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潮汕话中每个字几乎都是多音多义字,在具体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代表不同的词义。如果再加上声调的连读变调,那就真是难学了。所以,学潮汕话最好的办法是整句整句地学,最少也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学,别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下面举两个常用字为例,让读者知道潮汕话就是这么“任性”难学!
    在潮汕话中,绝大部分的字有两个以上的读音,有的多达三到四个读音。例如,普通话的

声母,一个字通常只能读其中的一个声母,但潮汕话中的有些字,却可以

都读,令你很难认定读什么好,有时候连本地人也犯难,就不要说外地人了。例如:

    “上” 字一音

(浆6),是常常用到的白读音,如之前文章所提到的“上危落下” 中的“上”,还有“上市”(特指去农贸市场买菜或者购买其他东西:你眠起早去上市抑未)、“上东司”(上厕所,过去农村的茅坑叫“东司”)、“上行”(不是“上行下效”的“上行”,旧时指去市集行铺里买东西)等词也读

。大部分的书面语词,如“上行下效”、“上蹿下跳”、“上梁不正下梁歪”等也读此音。

    “上东司”之说宋元明清小说里能见到用例。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十五出:“夫人,(此女)生得好时,讨来早晨间侍奉我们汤药,黄昏侍奉我们上东司。”“东司”也写作“东厮”,例如《醒世恒言·李研公穷邸遇侠客》:“支成上了东厮转来,烹了茶捧进书室。”也写作“东厕”(厕所的“厕”在这个词里普通话也读si),例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此必有人家干甚紧事,带了来用,因为上东厕挂在壁间,丢下了的。”

    “上行”也能见到用例,如《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那里去偷只狗子,把来打杀了煮熟去卖,却不须去上行。”

    读

声母

(象)的词也不少,几乎都是口语词,多为读者所未知。一、指生长,例如“上乌鲑(东西上发霉长黑点)”、“上醅”(发霉长白毛)、“上青上绿”(泛指发霉长毛);二、天气变暖和叫“上烧”;三、给钟表等上紧链条叫“上链”,也读

;四、给植物施肥,如“上肥”、“上尿”等。

    “上”读
声母的

(尚)是文读音,用于地名、称谓和一些书面语中,如“上海”、“上将”、“上等”、“上善若水”等;但口语中表示“最”的副词也读

,如“上等好”(最好)、“上好”(最好)、“上头”(一开始,开头)、“上尾”(最后)、“上后”(最后)等。用“上好”表示最好,近代汉语也有用例。如元·曾瑞《留鞋记》楔子:“梅香,去拿上好的胭脂粉来。”《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但那包人参,固然是上好的,只是年代太陈。”

    另一个能读

的字是“成”字。

    “成”字读

(晶5),是白读音,表示两个意思:一、成功,做成了,如“做成”,指婚事谈成了。二、差不多到:成百(差不多一百);成十(八九不离十)。三、指长大成人,如“成人”、“成人成鬼”等。有一个词叫“唔成”,不太愿意就此罢休的意思,如说“爱死哩唔成”,这个“成”也要读

。“做成”一词,近代汉语也写作“作成”。例如元·秦简夫《东堂老》一:“这里有一门亲事,俺要作成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闻俊卿心下想道,不若权且应承,定下此女,他日作成了杜子中。”这个“作成”就是“成全”的意思,潮汕话的“做成”一词就是从此来的。

    “成”字读

(请5),俗语让小孩拉屎拉干净说“放屎着放成”;俗语说“字孬成,话孬拼”,“成”指修改;成全他人叫“成你好”、“成伊好” 等等都读此音。

    至于
声母,则有文白两读:文读为

(承),“成功”、“成绩”、“成败” 等书面语词读此音;白读为

(城),指成数,如“三成”、“成总”(成数、比例,“总”读

)。

    由此可见,潮汕话中的不少字是多音字,文白异读的有,不同历史层次积淀留下来的不同读音也有,“上”字有三个音:两个白读音,一个文读音;“成”字有四个读音:三个白读音,一个文读音。难的是,每个字在什么语境中读什么音没有规律性可找,只是约定俗成的结果。想学也只能一个一个地学了。

你是本文的第36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6、3、14
作 者: 林伦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