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州音乐是流传于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是我国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之一,也是潮汕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市是潮州音乐的中心和发祥地,除潮汕地区外,还广泛流行于闽南、粤东、广州、上海、香港、台湾、澳门各地以及东南亚各国和潮人聚居地。潮州音乐起源于唐、发展于宋、成熟于明,进入清朝以后又不断改革创新。潮州音乐最初是中原音乐和潮汕土著音乐融合的民间音乐,自宋元以后南戏传入潮州,戏曲音乐与民间音乐互为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派系,至清末已成为独立而完整的音乐体系,其突出特点是:古朴、典雅、优美、抒情。
潮州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说。狭义的潮州音乐是潮汕地区民间器乐演奏的统称,有着多乐种系列,包括潮州锣鼓乐、潮州弦诗乐、潮州庙堂乐、潮州细乐、潮阳笛乐、潮州外江乐、共6种。广义的潮州音乐除上述6种外,还包括潮州戏剧音乐、潮州民歌、潮州歌册和潮州民谣等4种,是指潮州方言区内一切音乐形式。本文记述的是狭义的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渊源久远、积淀深厚,既有历史传统古乐之遗制,也有本地区的创新发明,因而形成一个成熟丰富的多乐种多形式的地方音乐。潮州音乐总体风格细腻清逸,合奏中尤其注重协奏性。乐器分工明确、层次清楚,互相衬托补充,注重整体效果。潮州音乐在发展变化中保持独特音高标准不变、特有旋法不变、基本变奏程式不变、主奏乐器的音色和主导地位不变,因而能在融合大量外来文化之后仍然保持“潮”味不变。潮州音乐在民间广泛流传,不仅在日常和节俗礼仪活动中广泛应用,而且以“闲间”、家庭合乐等方式融入作为民间日常娱乐消遣、陶冶性情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潮州音乐由民间的形式集众家之所长,逐渐积聚和发展形成规模和体系之后,又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经过一次次融汇变异,发展成为包括潮州锣鼓乐、潮州弦诗乐、潮州庙堂乐、潮州细乐和潮阳笛套音乐等民间音乐总汇。其节奏、韵律以及乐曲内容与潮人的社会生活节奏、思维方式大有共鸣之处,构成一条气韵流动、极尽芳妍的潮州音乐文化长廊,淋漓尽致抒发潮人情感,因而能够得到广大民众所喜爱而广泛流传、世代传承。 潮州音乐形式多样,按使用乐器可分为锣鼓乐和弦乐两大类,前者以打击乐为主,后者以弦乐为主。锣鼓乐包括潮州大锣鼓、小锣鼓、苏锣鼓、花灯锣鼓、庙堂鼓乐。弦乐包括潮州弦诗乐、笛套弦诗乐、硬软套细乐。潮汕地区习惯将弦乐称作“文畔”,打击乐称作“武畔”,戏剧音乐则文武畔俱全。乐手上台能给戏剧伴奏,称为“棚顶乐”,下台也能独立演奏,称为“棚下乐”。潮州音乐的演出队伍和演奏方式灵活多样,人数可多可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有舞台演奏、广场演奏、游行演奏、室内演奏等多种形式,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群众性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民间自娱自乐、自我参与的文娱形式。 弦诗乐 弦诗乐是弦乐曲的俗称,也称“弦诗谱”,是潮乐区别于其他方言乐的特称。弦诗组合形式灵活,流行于潮汕各地,人员可多可少,最具群众性,在城乡最为普及,也是最古老的音乐品种。潮州弦诗乐的代表性传统曲目有“潮州弦诗十大套”,即《寒鸦戏水》、《月儿高》、《昭君怨》、《小桃花》、《黄鹂词》、《平沙落雁》、《大八板》、《锦上添花》、《凤求凰》、《玉连环》,优美流畅、含蓄典雅,是十六套弦诗乐共有的特色。这些曲谱结构严谨,段落分明,节奏有规律。每套弦诗都是以一首定格为68板的头板,加上由头板压缩而来的拷拍和三板构成的乐曲。潮州弦诗乐是以潮州头弦为领奏乐器的民间丝竹、弹拨乐合奏形式。演奏时以木板击节,以二弦领奏,伴以椰胡、秦琴、三弦、琵琶、二胡、扬琴、笛子等。民间演奏形式灵活多变,演奏乐器可多可少。解放后一些演奏团体常加入西洋乐器演奏,更具表现力。潮州弦诗乐曲一般分为大曲和小曲两类。大曲均为68板体,现存近30首;小曲有500多首,广泛流行的有100多首。潮州弦诗乐特有的二四谱及其主奏乐器二弦,与唐宋筝谱和奚琴有传承和变革的关系。在广泛流行的大量乐器中有源自唐宋的大套乐曲,也有来自民间小调和外江、西秦等剧种音乐的曲目。传统的潮州弦诗乐分为轻六、重六、活五、反线等诸调。乐曲中的“7、2、4”三音呈明显的游移性,演奏时常有不同的揉按和渭音。这是潮州弦诗乐较为特殊的音律。演奏时所有乐器服从司板统一指挥,紧随领奏的二弦发挥各自乐器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法,互相穿插、衬托,使乐曲成为和谐协调的统一体。一般从悠慢的节奏开始,随着乐曲的一次次反复而速度逐渐加快,直至高潮而告终。 锣鼓乐 潮州锣鼓乐也称潮州大锣鼓,与陕北大鼓、舟山锣鼓等齐名,被列为我国几大鼓乐之一。潮州大锣鼓是明、清时期在潮汕民间普遍流行的鼓乐演奏活动的基础逐渐形成的,主要是节庆期间随游行队伍在城乡的街道或广场演奏,用激越雄浑、极富震撼力和鼓动性的音乐旋律,营造“万目同瞻、四方同庆”的喜乐景象。锣鼓乐是一种吹打乐、利用多种不同音色、音阶的打击乐器,以丰富的节奏变化和强弱对比,与管弦乐乐曲旋律紧密配合,浑然一体。节奏强烈的民间舞蹈音乐,乐器的构成往往离不开鼓。“鼓”和“舞”合成“鼓舞”。“鼓舞”一词正是源于最初的“击鼓而舞”。 锣鼓乐又可分为大锣鼓、小锣鼓、苏锣鼓、花灯锣鼓、笛套锣鼓、八音锣鼓、外江锣鼓和鼓畔音乐等多种。 大锣鼓以大鼓为指挥中心,配上潮汕特有的铜制打击乐器:大锣4至36面、大钹2至18对、小钹、亢锣、深波、钦仔、月锣海和管弦乐队组成一种合奏形式,通常用大、小唢呐作为领奏乐器,辅以扬琴、柳胡等弦管伴奏。潮州大锣鼓以其花式丰富、气势磅礴而著名,被列为中国三大锣鼓之一。潮州大锣鼓蕴含着鲜明的潮汕地方民间色彩,合奏起来有排山倒海、波澜壮阔的气势,善于营造欢乐、喜庆的气氛。为适应在广场和行进中演奏的需要,击鼓者不仅注意鼓点,而且通过大幅度的动作,鼓介、起势、收放,作排枪、拔剑等舞蹈性动作;打锣者则通过整齐划一的手势、空中抛锣等特技,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动静相间、刚柔并济,既好听又好看,是游神和大型喜庆活动必不可少的群众娱乐。大锣鼓分牌子套和长行套两种。牌子套由同宫音系统的牌子曲联缀而成,多数来自正字戏的音乐、唱腔,在舞台或广场坐定演奏,常采用唢呐牌子套曲连奏,如《抛网捕鱼》、《双咬鹅》等。长行套是在行进中用一般曲牌、配上锣鼓演奏,根据路途的远近可长可短,套曲简、灵活,也较通俗化、大众化。大锣鼓的传统曲目十分丰富,仅牌子套就有18套之多。解放后大锣鼓有了新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从广场进入剧场,进一步专业化,同时内外交往增多,在艺术上有了更多的加工提高,更加紧凑精炼,还出现了一批新作和演奏人才,如名鼓手林运喜、黄义孝等。潮州大锣鼓在国际比赛获得金牌之后又从本地传到外地以至海外,声誉日隆。潮州大锣鼓等乐器也远销海内外。潮州大锣鼓壮怀激烈、粗犷豪迈的气势体现了潮人性格中“刚”和“动”的一面,展示了潮人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而成的倔犟、剽悍、勇于斗争、开拓进取的性格特征。 小锣鼓是融汇和吸收潮剧鼓乐而形成的一种锣鼓乐。常见的打击有小鼓、大钹、小钹、亢锣、钦仔、月锣、深波等,管弦乐以大、小唢呐为主奏乐器,还有椰胡、秦琴、扬琴、琵琶、三弦等。小锣鼓没有严格的程式和牌子套,主要是运用潮剧音乐的介头、锣鼓点,轻敲细击并伴以管弦乐旋律,如传统唢呐曲或弦乐曲。小锣鼓通常是在舞台上单独演奏,有时也被穿插在牌子套大锣鼓中演奏,灵活性较大,擅于表现活泼、轻快的情绪。解放后小锣鼓被广泛用于创作器乐曲,如《粉蝶采花》、《画眉跳架》和《双飞燕》都是代表作。其中《粉蝶采花》1957年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章,潮州锣鼓乐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奇葩。 苏锣鼓源于外江戏锣鼓乐,是潮州早期较为流行的一种锣鼓乐。打击乐器以苏锣、苏鼓为主,伴以大钹、小钹、亢锣,管弦乐以大、小唢呐为领奏乐器,以横笛为领奏的称为笛套锣鼓。苏锣鼓没有成套的传统曲目,主要吸收外江戏的开场锣鼓和杂锦鼓点,基本上都是同时出现在大锣鼓乐之中,有时也以自己的击乐组合代替大锣鼓长行套的击乐组合,成为苏锣鼓长行套,用于表现宽广、热烈的音乐情绪,较之大锣鼓长行套别有风味。解放后创作的苏锣鼓代表作有《雪拥蓝关》、《韩水长流》等。 花灯锣鼓盛行于清末民初,是潮汕民间游神赛花灯队伍的鼓乐班,潮州大锣鼓长行套的雏型。其规模可大可小。小者,击鼓者自背自击小鼓,伴以小钹、月锣,击奏“长行鼓点”之类。大者,外加4锣、2钹、唢呐、竹笛等,击奏“二板吹套”之类。 鼓畔音乐原是潮州庙堂音乐打击乐形式之一,后逐渐演变成潮州城内各佛社、善堂参加游神赛会时所演奏的锣鼓乐。其打击乐以司鼓者用单槌击奏鼓畔(庙堂音乐专用的打击乐器)为指挥,伴以木鱼、锭子、鼓脚钹、子母音磬等庙乐法器。管弦乐则以唢呐为主奏乐器,外为椰胡、秦琴、竹笛之类。 细乐 细乐是以三弦、琵琶、古筝为主件的演奏组合,有时也伴以椰胡、竹笛、洞箫等。潮州细乐承继儒家乐派的演奏方法,具有室内乐的演奏特点,故又称为:雅乐、儒乐。传统细乐分为硬套、软套、活五、一般弦诗等4种,其特点是清新、细腻,给人以韵味清醇、余音绕梁之感。演奏细乐时擅用滑揉技巧,音乐的游移性及滑音的倾向,体现了潮州细乐“一音多韵”的特色。细乐中的筝有悠久的历史,是潮汕民间音乐最古老的乐器之一,音调细腻委婉,唐宋时已在民间使用,流传至今,名家高手辈出,在中国筝中自成一派,在筝的演奏中独树芳标。细乐硬套为轻六调的乐曲,全套12首,如《头板》、《二板》、《三板》、《十八拍》等;软套为重六调的乐曲,全套6首,如《寒鸦戏水》、《昭君怨》、《月儿高》等;活五调的乐曲也有6首,即《柳青娘》、《铁断桥》、《福德词》等;一般弦诗则是通常流行的弦诗乐曲,不限数量,也没有特殊的指法要求。铿锵清脆的三弦、华丽飘逸的琵琶、细腻委婉的古筝为主本,很富古乐之风。 庙堂音乐 庙堂音乐源是供寺庙、善堂做法事演奏的乐种,包括佛曲和道调,俗称法曲。庙堂音乐来源久远,唐代显庆四年(659年)虔诚佛教的长安人唐临出任潮州刺史,大力弘扬佛教,佛曲便随之入潮。8世纪初,揭阳、潮州先后建南山寺、开元寺,佛曲更是源源不断传入,佛学佛曲在潮汕代代薪传。道调相传也是唐咸亨(670-673年)年间潮阳东山建真观时便已传入,后为道士所传唱。时清以后潮人多崇信佛教,佛曲在潮汕各寺庙竞相唱诵,逐渐成为庙堂音乐的主角。 佛曲曲调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结构既保留古风法乐的旧响,又裹挟了不少潮州音乐的旋律,淡远飘逸、风格别致。庙堂音乐分为有固定唱词(曲调称为“赞板”)和没有固定唱词(曲调称为“纤板”)两种,唱诵时都是先由一经师领唱而众人和唱,同时伴以子母音磬(俗称八宝)等打击乐器,以宫鼓为指挥,配以锭子、鼓脚钹、吊铃等。管弦乐则以唢呐、笛为主奏,配以椰胡、秦琴、扬琴、二胡等。一曲紧接一曲,每曲反复几遍。若遇盛大礼佛场面,再请民间乐师奏乐伴唱。佛曲因唱诵腔调和板式节奏的差异又分为“香花”和“禅和”两派。“香花”派出自开元一系,源远流长,且随着传授者语言音调的不同,分别形成以笛子主奏的潮阳派和以唢呐为主奏的潮安派两宗。“禅和”派始自清代,是罗浮僧人带到潮州开元寺传授,后流传到潮阳、澄海、饶平等地,再由开元寺僧人传给念佛社,乐韵、乐器经过修改、整理、充实,又定名“七星板”自立门户。七星板曲调精细、悦耳,流传甚广。 新中国成立后,佛曲经民间艺人收集、整理,摆脱原来的唱词和演唱程式,单独取其曲调,充实乐器,改由管弦乐和锣鼓乐演奏,才开始冠以“潮州庙堂音乐”名称,成为潮州音乐的一个品种。 笛套音乐 笛套音乐是一种优美曲雅的民间吹打乐,来源于宫廷古乐,发祥地就在潮阳棉城,因此也称潮阳笛套乐,属套曲式的音乐品种。它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棉城历史上的赏仙会。这是集音乐和工艺美术为一体的民间艺术花会。在一年一度的赏仙会推动下,棉城乐馆得到很大发展,至解放前夕还有古米轩、清平苑、何乐轩、赛春园、阳春园等乐馆。潮阳笛套音乐从宫廷走向民间,独树一帜,深深扎根于棉城,凡喜庆欢乐、游神赛会都少不了。 潮阳笛套音乐可分为笛套音乐和笛套锣鼓两类。笛套音乐包括传统的笛套古乐和经过融合、演变的笛套音乐。笛套古乐从曲式结构到旋律进行都保留着宫廷音乐的风韵:古朴、庄重、典雅、幽逸、清丽、悠扬,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传统色彩,每套乐曲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自成完整的乐段,可以独立演奏。它运用中国民族乐曲多段体结构形式,通过不同的发展手法而构成。笛套古乐的套曲一般第一部分是全曲的主题综合,其他各部分(即乐段)则是第一部分各主题的发展。用的是打击乐器,一般是小八音,即小木鱼、五音锣、介钹、木板、响盏、丹音、哲鼓、磬。经过融合、演变的笛套音乐,其定调、节奏、套曲结构基本上与笛套古乐八大套相同,但其调式和旋律韵味却在不同程度上留有汉调音乐的痕迹。笛套锣鼓包括笛套小锣鼓、笛套大锣鼓和笛套苏锣鼓。笛套小锣鼓是指笛套音乐配上小巧玲珑的锣鼓点,活泼、轻巧、诙谐、跳跃、喜悦,给人以轻松、欢快之感,大多用于喜乐场面。笛套大锣鼓是指笛套音乐配上大鼓、斗锣、大钹等音量恢弦的大型打击乐,气氛昂亢、情绪雄浑,适用于大规模的节日游行。笛套苏锣鼓是笛套音乐配上苏锣鼓,明快、开阔、热烈、生动,给人以清新、风趣以至酣畅、向上之感。 潮阳笛套音乐以笛、管、笙、箫为主奏乐器,以笛为领奏,有机地配以三弦、琵琶、古筝和其他的弦乐,弹拨乐等。潮阳笛套音乐从大笛吹奏的方法到奏出的音色都有浓重的“潮阳味”,这是方言的本能转化。解放后,潮阳文化部门组织民间音乐研究组,对笛套音乐不断进行发掘、整理、加工、提高,多次在潮汕地区和省内参加汇演、搞录音、灌唱片,推出新曲目,使笛套音乐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被誉为“盛开在岭南永不凋谢的华夏正声”。2004年潮阳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笛套音乐之乡”。潮阳笛套音乐老艺人林立言被授予“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称号。 笛套音乐回归民间以后,与当地戏曲、法事汇合,互相渗透、互相吸取,又繁衍出几朵音乐奇葩:与正字戏成套牌子音乐结合,就有了笛套大锣鼓的形成;与外江戏结合,用笛套吹奏外江大曲如《小桃红》,就成了单曲结构的苏锣鼓形成;与佛门的法事音乐结合,又有了笛套吹奏佛曲,如《大普庵咒》一类,是具有潮阳风味的梵音。新中国成立后笛套音乐仍保持大节笛领奏和它的吹奏特色,奏出了《英雄战胜大渡河》、《渠水欢流》、《海港丰收》等乐曲,从为皇室服务转而吹奏“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了。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