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江戏”不是客家人的戏剧,它来自中国北方,经过安徽、湖北、江西,由官商带到广东。清乾隆二十七年(1727年)在广州归德门魁星里巷,建有“外江梨园公馆”。光绪元年(1875年),潮州上水门有“外江梨园公所”,至今屋宇碑铭尚存。
民国初期,外江戏以潮州为中心,潮汕平原为基地,流行于粤东全境和闽南、闽西地区。鼎盛时期,潮阳老三多、普宁荣天彩、潮州新天彩和澄海老福顺等四大班,声名远播,还曾到过上海、台湾以及印尼、新加坡等地演出。 1933年,汕头市著名票社———公益社的钱热储(大埔湖寮镇高道村人)等人提议“外江戏”改名为“汉剧”。20世纪50年代初,为区别于湖北汉剧,在粤东活动的称广东汉剧,在闽西活动的称闽西汉剧。 当时大埔县没有专业汉剧班,但有不少著名汉剧艺人。每年春秋酬神完福,大都聘请四大班到场演出,四大班与大埔人民关系密切。如1946年秋,湖寮山城老百姓欢庆“保生大帝”盛典时,聘请潮州新天彩前来演出,其中表演了一出《方世玉打擂台》,演艺精湛,声情并茂,轰动全城。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局纷乱,战争连年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外江戏面临生死存亡境地。但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老三多外江戏曾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地演出,历时三年之久,受到华侨的热烈欢迎。于是老三多决定再次南渡。第一站到新加坡,演出一星期,票房情况不佳,无法支撑。由于前景渺茫,班主考虑再三,决定解散戏班,于是到乌节路大裕当向老板张云卿(岩上大老寨人)倾诉戏班困难,希望其买下10多箱戏服和道具。张云卿是刚成立不久的南洋客属总会国乐部部长,对汉剧、汉乐颇有兴趣。当时,国乐部在筹办汉剧班,正苦于找不到师傅和戏服道具,因而很爽快地完成交易。张云卿买下老三多10多箱戏服和道具后全部捐给客总国乐部。老三多的台柱蓝耀(大埔湖寮人)被邀任客总国乐部汉剧班指导。 客总国乐部汉剧班曾为1931年夏长江特大洪灾及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时为难民筹募赈济款,收入可观。30年代还录制汉剧、汉乐唱片30多张,远销东南亚各地和国内粤东地区。 在国内的老福顺也因支持不住,班主把戏箱卖给萧道斋(高陂人),改名新老福顺,到闽西宁化、上杭演出,一段时间后解散。解放后,萧道斋重组民艺汉剧社,后并入湖寮民声汉剧团。 新天彩和荣天彩联合组成新戏班,以壮大艺人阵容,但票房情况仍然不好,最后干脆将两大名班招牌撤销,改称新华汉剧社,还是无济于事,终于散台。盛极一时的外江戏,渐渐从粤东闽西隐迹。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