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忆当年吴玲儿 文化习俗 图1张

    “一片春愁粘柳絮,太华山上将侬心绾住……” 在不久前举办的姚璇秋从艺65周年晚会上,当《春草闯堂》中李半月的经典唱腔响起时,剧场内顿时掌声如潮。观众反响缘何如此热烈?原来,饰演李半月的正是姚璇秋的大弟子,已退出舞台20年,备受戏迷推崇的名旦吴玲儿!
    吴玲儿,1961年生,澄海区人,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潮剧新时期“五朵金花”之一,因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潮剧人物而名噪一时。这次她为了老师的晚会重作冯妇,复出登台,风采依然,情韵不减,成为晚会最大亮色,不但让戏迷过足了戏瘾,也勾起了人们对潮剧黄金时代的集体记忆。
    名师亲传 一脉相承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了40年前。1975年,正值青葱年华的她在千百名应考者中出类拔萃,被刚复办不久的汕头戏曲学校招收为表演专业学生。她身材高挑,形容秀丽,气质出众,禀赋过人,在校时被一致看好。一年多后,汕头地区潮剧团排演现代潮剧《蝶恋花》,来戏校选人,吴玲儿被选中到剧中扮演《上重霄》场的仙女,提前走出校门开始了舞台生涯。
    1978年初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不久后便接到国家委托出访泰国的演出任务。这是中泰建交后首次文化交流,既是一次演出任务,又是一次政治任务,是潮剧莫大的荣光,在中泰外交和剧种发展史上皆具有划时代意义。省、市两级文化部门和广东潮剧院高度重视,审查复排了一批经典潮剧作为出访献礼剧目,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古装戏《陈三五娘》。这出本土题材戏,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曾晋京作汇报献演,并在京、杭、沪一带巡演,后又被拍成潮剧艺术电影,是潮剧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品,亦是潮剧代表人物姚璇秋的扛鼎之作,无论是剧情、人物、音乐、唱腔,还是舞美设计、表演艺术等,皆接近完美,可谓是建国后集潮剧编、作、导、演之大成,久负盛名,享誉中外。为再现该剧风华,潮剧院倾注大量心血,不仅召回了当年的原班人马,而且着力物色第二代接班人,以求原汁原味做好传承。最后,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到一处:主角五娘该由谁来演?
    第一代五娘扮演者姚璇秋独具慧眼,在一众年轻人中一眼相中了吴玲儿,以她塑造角色的感受,认为吴玲儿的形象气质与五娘最为神似。的确,年方十八的吴玲儿,面如满月,柳眉杏眼,一颦一笑,娇柔甜美,活脱脱一古典美人。可问题是,吴玲儿在校时学的是现代戏,对古装戏尚是白纸一张,能膺此大任么?姚璇秋对此很有信心,她认定吴玲儿是一块璞玉,完全可雕琢成器。就这样,吴玲儿成为姚璇秋公开收下的首位门徒,紧跟老师亦步亦趋学起了整套潮剧旦行功法。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姚璇秋的点拨和传授,使吴玲儿对古装潮剧有了醍醐灌顶的感悟。她如一块海绵,拼命汲取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走圆场,移莲步,荡水袖……一招一式,一腔一调,完整继承起潮剧闺门旦一脉相承的艺术风格。
    凤鸣高冈 一鸣惊人
    1979年金秋潮剧团抵达泰国,《陈三五娘》被作为在当地献演的第一出戏。初次踏上异域舞台,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吴玲儿紧张得心“怦怦”直跳。姚璇秋弟子,《陈三五娘》主角,这在给她带来“光环”的同时,亦把各界的目光都集中到她身上来,无形之中让她顶着一道压力。
    事实印证了“名师出高徒”的老话,深得名师真传的吴玲儿,在异国舞台一鸣惊人,由她主演的《陈三五娘》为全程的演出打响了头炮。她饰演的黄五娘,扮相端庄高贵、秀美娴静,极具大家闺秀风韵;音色清澈醇厚、唱腔清丽纯净,似凤唱鸾鸣;念白情韵无限、字字珠玑,如甘泉沁入心扉。戏中她罗裙轻荡,衣带飘逸,扇开三分媚,袖起七分戏,展现了潮剧传统闺门旦的风采,在“观灯”、“下聘”、“掷荔”、“订约”等场次,将五娘烂漫、矜持、纯洁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栩栩如生。戏演出后,海外诗人以“潮音一曲动乡思,犹忆璇秋色艺驰,万掌声中今赞誉,名花又有吴玲儿”为题予以点赞。尔后,剧团又赴狮城和香江公演,所到之处,万人争看,该剧犹如一壶从家乡带来的陈酿,让举座倾醉。吴玲儿亦被誉为潮剧的“小姚璇秋”。
    演出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吴玲儿至今难忘。首场结束后她步出剧场,即被守候在戏院门口的观众团团围住,大家嘘寒问暖,仿若久别的老朋友。说话间,吴玲儿看到人群外有两位银发如丝的阿姨正默默地注视着她,满脸流泪。原来,这两位阿姨早年“过番”来到“暹罗”,数十载春往秋来,莺归燕去,明月数百回圆,而关山难越,故国睽违,鬓已染霜。“潮音乡韵动人肠,万里乡愁双垂泪”,一出潮州戏,戏中的元宵花灯、西湖楼阁等熟悉场景,撩拨起她们对故乡的思念;清纯可人的黄五娘,勾起了她们年少时在潮汕生活的一幕幕,戏歇后便舍不得离去,在剧场门口足足等了一个多钟头,非要再见一见“五娘”与“益春”,会一会潮州来的“亲人”不可。
    性格演员 人物多姿
    吴玲儿是一位性格演员,戏路广,气场强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善于运用表演技巧来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属于能“压棚”的演员。其气质优雅如红楼宝钗,表演婉约温润似纳兰诗,神韵丰赡萃美若古典仕女。上世纪80年代,吴玲儿的戏一出接一出,几乎每一出都是主角。她塑造的旦角人物,如诗如画,绰约多姿:或如空谷幽兰轻摇寒月,香压群芳;或似溪涧翠竹独酌清风,奏响银铃……每一个角色皆意境隽永,美不胜收,成为观众心中鲜活的记忆。
    如她在《王熙凤》中饰演的尤二姐,法取传统又不蹈常袭故,在《诓尤》场中,面对王熙凤的利诱威逼,生动表现出尤二姐内心的惶恐不安,演唱的“句句如针刺在心”唱段,珠圆玉润,清澈无瑕;被迫饮下堕胎药后,以一套“大旋腰”的身段动作,艺术化地表现出尤二姐钻心刳腹、疼痛难忍的形态。这一段表演,吴玲儿衣袂曳举,水袖翩然,律动成韵,盈盈若舞中线中有点、点中有线,其身段袅娜之状,衣带翩飞之美,恰似“曹衣出水”,又若“吴带当风”,将戏曲“无动不舞”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最后,万念俱灰的尤二姐吞金而亡,吴玲儿以一段“愿将芳魂逐清流”的轻唱,若即若离,细若游丝,让人看到了一个悠悠归去的病美人……吴玲儿的尤二姐角色,在1981年潮剧院青年演员会演中夺得一等奖。而她在《飞龙女》中饰演的皇甫飞龙则性格狡黠,美丽刁滑,似一枝带刺玫瑰。该戏中吴玲儿以闺门旦跨刀马旦表演,手持宝剑,直捣东宫,摈斥异己,闹得满城风雨;最后与皇太后的唇枪舌战,既针锋相对又进退有度,既巧言猾辩又应变自如,把一个心怀异志、逞刁使奸、耍蛮弄巧的皇家宠媳形象刻划得入木三分。她在《柳玉娘》中扮演的年轻孀妇柳玉娘,外刚内柔,刚柔相济,在腊梅树下亲操井臼,当炉卖饼,颇有 “文君当炉”之美,又具吴道子壁画中凝眸欲语的执炉女子神韵;在重逢五车腹笥又落拓不羁的马周时,唱出的“门前腊梅今盛开,好似相迎你到来”的唱段,慷慨干爽,情深款款,带给人“最是长安好景致,花开时节又逢君”的诗意联想。值得一提的是,她得到有“小梅兰芳”美称的昆剧闺门旦华文漪传授折子戏《偷诗》,演活了戏中情意绵绵的小尼姑陈妙嫦。她扮演的陈姑,手执拂尘,性格外冷内热,“眉峰攒聚如春山,眼波盈溢似秋水”, 眉眼传情,顾盼生辉,一颦一笑,乍嗔还娇,让人联想到了《红楼梦》翠栊庵里的妙玉。此外,吴玲儿还饰演过《春草闯堂》的李半月、《古琴案》的范雅音、《苏六娘》的苏六娘、《无意神医》的皇太后、《梅花簪》(上集)的杜冰梅、《蓝继子》的蓝王氏、《赵氏孤儿》(上集)的庄姬、《汉文皇后》的赵芙蓉、《张春郎削发》的双娇公主以及折子戏《下山》的小尼姑、《闹开封》的张娇瑞、《赵宠写状》的李桂枝等。其主演的《柴房会》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收藏。
    “一声去也风送云,环珮音渺遗芳芬……”,这是《飞龙女》中英宗对皇甫飞龙的赞美。吴玲儿的表演艺术又何尝不是,她是迄今被公认最具姚派神韵的潮剧闺门旦,在潮剧人才断层的年代出膺大任,担当起“南国鲜花”传承火炬手,为后来者奠定了潮剧闺门旦的表演规格,虽已淡出舞台,却在潮剧梨园留下满地芳菲。

你是本文的第62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5、5、10
作 者: 陈泽楷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