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刺绣到“南国之花”——探寻潮汕抽纱源流及其发展传承 文化习俗 图1张

  相传抽纱是在欧洲14世纪民间刺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源于意大利威尼斯城流行的抽纱品种万缕丝。随后在欧洲多个国家、多个品种不断发展起来。潮汕抽纱源流之争在民间一直存在,而较为系统及用词规范的表述却鲜见于媒体,中庸的说法认为潮汕抽纱和潮绣相融合,有的甚至错误地把潮汕抽纱和潮绣混为一谈,以讹传讹,派生出潮汕抽纱源于潮绣,成为潮绣支流的结论。笔者认为有必要就潮汕抽纱源流问题加以厘清。
  潮汕抽纱源于西方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逐步开放,汕头也是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伴随着对外开放,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特别是在开放的港口城市,如山东、青岛、烟台、上海、宁波、汕头等设立教堂。当时的教堂传授抽纱技艺,也伴随着商业活动。据汕头抽纱公司档案史料载,1897年,英国长老会在汕头的福音医院医生兼牧师莱爱力的妻子挪活(纳胡德)最先带来抽纱样品哥罗纱、打丁和扎目工种等。起初在教会内女信徒之间传授、学习,如林赛玉、徐淑英母女和祝婶、徐淑静等二十余人。两三年后,教会组织澄海盐灶和潮阳关埠两地教会女信徒一同学习,故从盐灶到甚他乡村迅速传播并延及揭阳教会。特别是哥罗纱,在澄海率先得到广泛传播。哥罗纱后来统一称为通花。初期产品作为传教士间馈赠的礼物或寄售供国外教会团体之用,销路仅限美、德、英教会或慈善机构。至1941年,澄海以城关、盐灶为中心,有林合贵、雅珍、源成号、东华昌、张永顺、协记、廉记、永记、泰安等四十多家抽纱商号。
  经过一百多年的几度起伏,上世纪80年代中,潮汕抽纱进入全盛时期,澄海是通花产品的主力产区,也是全潮汕8个抽纱产区中单一生产通花产品的产区。在澄海,鲜见有商业意义的其他抽纱技艺从业人员。澄海有着通花技艺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从业人员基础,从这个侧面,通花抽纱技艺最先由盐灶教堂内信徒传播也得到佐证。
  这里首先要厘清的是抽纱生产自国门打开后便存在于全国各开放口岸,并不只存在于潮汕地区,只是在潮汕地区生产而冠以潮汕抽纱之名。潮汕抽纱和全国其他口岸抽纱产区的抽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诚然,因潮汕人“布田如绣花”一贯做事精细的传统,个别品种在纹样设计的精细和用料的选择上与北方口岸较为粗犷的纹样略有不同。如果说潮汕抽纱是潮绣的支流,那么全国其他口岸一百多年来的抽纱岂不也成为潮绣的支流?客观地说,潮汕姿娘有着潮绣技艺的基础,比较易于接受和掌握外来的抽纱技艺,但这并不代表抽纱技艺源于潮绣,或者称之为与潮绣相融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审视,潮汕抽纱都不可能是潮绣的支流,潮汕抽纱技艺源于西方。
  区别于潮绣的基因特征明显
  判断潮汕抽纱是否与潮绣融合、是否源于潮绣,成为潮绣的支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看潮汕抽纱技艺里面是否存在与潮绣基因“杂交”的成分。
  潮汕抽纱纹样是平面几何对称布局的美术,与潮绣不对称、对具体物象半立体平面的美术表达完全不同。
  潮汕抽纱纹样题材多采用西方罗马柱风格,俗称的“楚尾”、教堂、民居门窗等西方常见的装饰图案以及葡萄、菊花、牡丹、玫瑰等花卉图案,也有极少数吉祥鸟类作为创作题材,如玻璃纱台布《双凤朝牡丹》。但纹样设计仍然坚持平面几何对称布局图案的规范。整体构图、图案与图案之间的过渡也多采用罗马风格的线条进行连接,色调淡雅。平面几何对称布局的美术设计是潮汕抽纱纹样的重要基因,也是潮汕抽纱与潮绣本质上的区别。
  潮汕抽纱技艺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编织类、镶拼类、手绣类。编织类主要包括通花、菲立、打丁、万缕丝即华美花边以及其他后来创新的花边等。镶拼类主要包括通花拼方、菲立拼方、手绣镶通花、手绣镶华美花边。手绣类主要包括抽通绣、十字花绣、补布绣、蕾花绣、平绣、掺针绣和垫绣等。设计人员根据市场需求,运用各工种的特点,设计出台布、盘垫、手巾等各色各样产品。
  潮汕抽纱技艺的名称,其中一些名称因无对应的中文,直接音译过来。根据语言流变的规律,一个国家没有某种东西,这件东西从外国传入,连名字也带了进来,在这个国家就变成了音译字。潮汕抽纱技艺中的哥罗纱、菲立、打丁、万缕丝等音译,正好说明其真正拥有西方传入纯正的基因。从以上技艺中,我们看不到潮汕抽纱技艺里面有与潮绣“杂交”的存在。但我们也注意到,潮汕抽纱技艺和潮绣,都有着个别大致相似的工种,如,平绣、垫绣、掺针绣,但叫法不同,针法绣法、纱线用料也各有千秋。潮汕抽纱技艺虽有个别大致相似于潮绣的工种,但区别于潮绣的针法独特基因特征明显。
  传承有序,体系独立完整
  汕头自1860年设立海关之后几十年,对外贸易逐步兴旺,潮汕抽纱也得到迅速发展,过去教会小规模的、技艺简单的通花品种已经满足不了国外的需求。另一方面,外国抽纱商人也看到潮汕姿娘的巧手,看到潮汕地区有绣品生产的基础和土壤,于是,外国商行纷纷在汕头设立抽纱公司,开办抽纱加工厂。1937年至1941年是潮汕抽纱业大发展时期,1938年汕头成立国际抽纱会,抽纱商号在汕头遍地林立。据粗略统计,洋行有三四十家,华资有一百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美商的忠和、海达亚、乔治、双龙、麦乐、倍利、宝体、萨丁生、美白乐、良安、来享、柯宝、爱双龙、马禄孚、适时,英商的仁德、左士敦,德商的美最时、新昌等。外国抽纱商行绝大多数是美商,职员多为美籍犹太人和叙利亚人。华资抽纱公司较有代表性的有宏生、伟光、华东、协和、隆合、联星等等。这个时期抽纱业已在潮汕地区全面展开,成为一个有系统、有组织的大行业。
  外资洋行的涌入,带来了洋人抽纱纹样设计师傅,抽纱纹样设计也伴随着抽纱生意的发展而得到传承。潮汕有美术基础的从业人员跟随洋人设计师傅学习抽纱纹样设计,如陈铁泉师从洋人师傅“阿怵”。这段时间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潮汕本地优秀的设计师傅。如其中的佼佼者陈清泉、姚向阳、黄光亮、陈铁泉等。这些设计师傅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私合营的潮汕抽纱公司主要设计人员,连同其他华资公司一并合营过来的设计人员,构成潮汕抽纱公司的设计股,也就是后来的汕头抽纱进出口公司抽纱研究所。研究所一方面担负着服务对外销售的纹样创作,另一方面也承担研究和传承任务。传承采用举办短期培训班和师带徒结合的方式,从各抽纱品种纹样设计到各工种的纹样设色等,为汕头抽纱公司和下属各县抽纱公司培养了大批的抽纱纹样设计、设色人员。如其中的佼佼者《双凤朝牡丹》的设计者黄汉通等。至此,我们便看出了潮汕抽纱传承有序的路线图。
  潮汕抽纱生产体系独立完整。从产品规格的规范、纹样设计、设色、仿稿、整稿、针稿、拆稿、开布、刷稿、绣花转工到后处理洗熨包装出口,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生产体系。
  抽纱技艺自西方传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创新、发展和传承,曾经达到辉煌顶点。1981年,汕头抽纱进出口公司出口的抽纱产品就达到10,350万美元,排在上海、山东之后,成为全国第三大抽纱产区和出口大户。潮汕抽纱从业女工非正式的统计达到一百多万人,遍布汕头市及各县农村家庭,抽纱的加工费成为潮汕地区广大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当地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一百多年来,潮汕抽纱技艺也已经从量变到质变,深深扎根于潮汕民间,成为潮汕民间技艺独树一帜的“南国之花”。

你是本文的第26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8、5
作 者: 刘树羽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