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郭任远 最新 图1张

    郭任远博士,广东潮阳区铜钵盂村人。入学后成绩一直优异,后入读广东省立潮州金山中学(现汕头市金山中学)和上海复旦大学。1918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即考赴美国留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哲学物理学科中选定攻读心理学专业。在学期间,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得到心理学教授E-托尔曼的赏识。他独辟蹊径,一改多数学生专攻心理学的学习方式,在潜心研究心理学的同时,对哲学、物理学、生物学都悉心攻读,由于他勤奋、专注、好学、善思,留学不久就对欧美传统的将心理学作为生理学而衍生出来的“本能存在”学说产生怀疑,在世界心理学史上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观点。1920年秋,在该校举行的教育心理学研讨会上,22岁的郭任远不避讳与众多教师不同的学术观点,作了《取消心理学中的“本能”说》的学术报告,对当时盛行的本能概念予以否定,立即触发了美国心理学界一场革命。同年冬,他又将报告稿寄到美国的权威刊物《哲学杂志》。但由于该文观点的“出格”,与欧美许多心理学专家的观点大相径庭,该杂志迟迟不敢发表,直到时隔一年后的1921年11月,该杂志才将郭任远的论文发表。《取消心理学中的“本能”说》一文的发表,推动了美国传统心理学向现代心理学的转变,成为美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山之作,标志着美国现代心理学的诞生。至此,心理学转变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学科,它在世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23年,年仅25岁的郭任远挟带在美国获得的博士学位和重大的学术成就归国。当吋北京大学有意聘请他担任心理学教授。但由于母校李登辉校长和复旦师生的热诚邀请,他最终选择了回复旦任教。翌年,他出任副校长,在1924年4月至1925年11月期间,校长李登辉因故“请假”,郭任远又担任代理校长职务。  郭任远从美归国,行装甫卸,便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教学活动和学校的行政工作,他经常在校内外发表演讲,在上海各报刊发表学术文章,介绍自己以及国外心理学理论和新的研究成果。当年沪上盛传着郭任远的名字,人们无不对这位蜚声国内外的青年学者表示敬佩。著名作家沙汀晚年时回忆起当年情形,他说当年上海的知识界、科技界的青年,无一没读过“这位在美国学成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著作”,无一不被他的演讲所吸引。  
    1927至1936年,郭任远转赴南京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并于1933年开始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此期间,他独创全新的方法研究胚胎行为,完成了他平生同时也是世界生物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研究成果——鸡胚发育的研究结论:即使是动物一出生即会的行为,也不能说是“本能”,因为那个行为在胚胎期就已开始发展了。郭任远独特的实验方法是首先把鸡蛋壳弄成透明,然后进行孵化,在孵化的过程中对小鸡胚胎的活动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蛋内的雏鸡由于呈倦卧姿势,每次心脏跳动都会推动它的头点了一下,由此形成了小鸡点头的习惯,小鸡孵化出来后,初期这一点头的习惯还保持着,当它点头时嘴碰到地面偶然地啄到米粒时,这就受到了强化,由此就形成了小鸡啄米粒的条件反射。因此,郭任远认为,一般人认为小鸡一出生就有啄食的“本能”是错误的,啄食的动作不是“本能”,而是在胚胎中学习的结果。  郭任远治学严谨,不迷信任何一个即使是权威学者的论点,他的主张是他的一句名言:“拿出证据来”。在教学中,他主张手脑并用,尤其重视实验。为此,在复旦期间,他还创办了一所复旦中学,并亲自兼任校长,以作为实验基地,组织学生进行严格的科学训练。为了进一步证明他的非“本能”论,郭任远指导学生做了一个著名的“猫鼠同笼,大同世界”的实验。让一只猫和一只老鼠从小居住在一个笼内,由人工饲养各自长大。结果猫鼠友好相处,人们认为的猫抓老鼠的“本能”不见了。他们还拍摄了一张老鼠骑在猫身上的照片,连同实验报告《猫对鼠反应的起源》刊登在美国《比较生理心理学》杂志上,轰动美国,引为奇闻。
    郭任远开创性的实验方式,大大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业进步神速。郭任远的学生、后来成为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实验胚胎学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童第周,一辈子忘不了这一实验,他晚年回忆说,郭任远校长的“实验和观点,给我的启示是,不能盲从前人的学说和观点,要从科学实践中获得真知。这对我以后的研究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切要经过实验,通过试验打破前人的学说。这是童第周从郭任远老师那里得到的终生难忘的教诲。
    郭任远的科学精神在我国近代科学史上是十分鲜明的。他文笔犀利,论点鲜明,在科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惧权威,尊重证据。他一反千百年来人类已经定论的“本能”说,以大无畏的科学精神提出了“有机体除受精卵的第一次动作外,别无真正不学而能的反应”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他这一反传统的勇气与执着的精神在我国现代科学史上树立了一面旗帜。他的学术成果辉煌而又丰硕,著作等身,在国内外出版了很多专著。1936年,他辞去浙江大学校长职务,出国讲学并继续坚持动物心理研究实验。出国以后,郭任远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并先后在曼彻斯特大学、耶鲁大学奥斯本动物实验室及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等机构从事胚胎研究工作。这期间,还应邀到各国讲学。他的足迹走遍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所到之处,均备受欢迎。即便这样,身处异国的郭任远,最大的梦想却是回到祖国,大展宏图。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新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于是,通过一番筹备,他欣然回国,担任中国生理心理研究所所长一职。1946年,郭任远选择定居香港,从此,再无机会回到祖国怀抱。
    晚年客居香港期间,虽然缺乏研究室及经费,郭任远被迫转而做中国传统国民性的研究。可是,他对动物行为的兴趣与注意,一直不减。即便在自己家里,他仍进行着小规模的实验及观察,且与当代的动物行为学家及相关机构,保持密切的接触。直至晚年,郭任远还不辞辛苦,远渡重洋,赴美帮助心理学家哥特里勃做过鸭胚胎研究。1967年,由香港万年青出版社出版的《行为发展之动力形成论》,是郭任远撰写的最后一部专著,也是他一生研究成果的总结。该书用丰富的事实较完善地阐述了他关于行为发展的理论,又一次轰动西方学术界。1970年,心理学泰斗、香港大学校董郭任远病逝,享年72岁。

你是本文的第57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5、3、1
作 者: 郭大利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