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在魏惠君的手中,就能变魔术般呈现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魏惠君致力于潮阳民间传统剪纸的继承和发扬。不同于民间的剪纸艺人,美术科班出身的魏惠君认真研究传承,用心修复整理,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剪纸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题材性创新,把潮阳剪纸的神韵技法融入其中,创造出属于她自己独特的“绝活”。 幼年与潮阳剪纸结下不解之缘 夏日炎炎,记者驱车来到位于潮阳区的魏惠君剪纸工作室,甫一进门,一侧墙上的剪纸小品引人注目,作品精巧细致,内容丰富多彩,有人物形象,有花卉图案,魏惠君说,这些都是工作室中学生的作品,最小仅5岁。潮阳传统剪纸是我国众多地方民间剪纸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作为潮阳剪纸代表人物之一,魏惠君从幼年时期与剪纸结缘,她告诉记者,当年她在五、六岁的年龄阶段,同样对剪纸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跟祖母学习祖母是大家闺秀,所以剪纸是那个年代必学的女红之一,是祖母把剪纸手艺传授给她,把她带上艺术之路。 小时候,魏惠君因身体弱,很少跟同龄人出外玩耍,经常呆在家里,逢年过节祭祖,祖母用红纸剪出石榴花、莲花等各式民间剪纸的图案,她就觉得非常有趣,“那时我才6岁,有一次,等祖母走出房间,我拿起剪刀,捡些细碎的废纸剪起来。祖母发现后,觉得我很有剪纸的天赋,就教我学起了剪纸。”幼年时对剪纸技艺的莫名喜欢,让魏惠君进入了这一行,读书时,魏惠君喜欢上了美术,抱着想成为画家的梦想,她报读了汕头工艺美术学校。幼年与潮阳剪纸结下的不解之缘,让她40多年来孜孜以求地在剪纸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默默耕耘,2008年,她被评为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潜心整理收集老祖宗留下来的民间瑰宝 潮阳剪纸扎根于潮汕民俗活动,有着千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历经无数代人的传承与创作,展示了潮汕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1991年,还在就读大学的魏惠君选送剪纸作品《十二生肖》参加汕头市首届妇女剪纸展,最后获得二等奖,魏惠君说,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个获奖的剪纸作品,是家人的支持让她坚持了下来,“当时由于时间紧迫,剪的时候太急躁不小心剪断了,本想放弃,最后是爸爸戴着老花眼镜在台灯下帮我把作品粘贴完整,父亲的支持给予我艺术道路的更大动力。” 毕业后,魏惠君在潮阳区文光公园工作,由于工作调动,2001年,她来到了潮阳区文化馆工作,“文化馆当时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的平台,里面收藏了很多民间流传的剪纸花样,包括清朝雍正年间的蝙蝠图样等。”丰厚的艺术土壤让她与剪纸再度结缘,重新拿起磨得锃亮的剪刀,潜心于潮阳剪纸这一民间工艺。 “地域性和民族性才是潮阳剪纸的灵魂”,魏惠君说道。多年来,她经常到一些乡镇、甚至更偏僻的乡下收集剪纸的纸稿图案,致力于潮阳民间传统剪纸的继承和发扬工作,对历史积淀和文化积累做出了极有成效的努力,她四处收集、整理各种祖传的花样和图案,据统计,经她抢救并拷贝制作出来的传统潮阳剪纸图案就有几千幅。魏惠君说,作为潮阳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有职责整理收集老祖宗留下来的民间瑰宝。 魏惠君用“不入世”这三个字来形容自己。从事文化艺术工作10多年来,她致力于潮阳剪纸的研究和整理,擅于将潮阳剪纸的神韵技法融入其中,运用新生活的主题创作,在传统风格的表达上,把现代理念契合一起,是有别于其他民间艺人的特色。 将传统风格融入新的生活理念 魏惠君对剪纸艺术有所创新,在内容、形式和技巧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结合新时代、新风尚,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新剪纸作品。采访时,记者在工作室的桌子上发现一幅还没完工的剪纸作品,长约80公分,只见红色宣纸上两只体型健壮的狮头鹅栩栩如生,魏惠君告诉记者,这是澄海一户养鹅户特意定做的,说话间,魏惠君拿着仿佛有了生命的剪刀在红纸上翻舞,作品慢慢呈现出精彩的部分。 魏惠君说,剪纸已成了她的生活方式。由于受过美术教育的正规训练,她对黑白灰层次、点线面构图的形式感深有研究,熟练地掌握以阳剪为主,配以少量的阴剪,使画面粗细相生,柔中带刚,作品颇有美感,既继承潮阳民间剪纸的传统,又借鉴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把新的艺术元素和新的生活理念融汇贯通,对剪纸艺术进行改革、创新和发展。例如,她创作的本土潮剧人物《白兔记》、小公园系列《小公园亭》《百货大楼》、民俗系列《礼尚往来》《妈祖》、潮阳传统文化系列《欢舞歌盛世》《滨海之恋》、现代题材《福警》《中华盛事》等剪纸作品,而且在手法上打破纯红色纸张的创作形式,作品总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多年来,魏惠君默默耕耘,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家级展览并获奖。《礼尚往来》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金奖;《滨海之恋》获第五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银奖;《繁荣昌盛》获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铜奖;《盛世英歌》代表潮阳剪纸,在1000多幅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的剪纸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二届国际剪纸展的优秀奖。2006年5月,魏惠君应中央电视台之邀设计的栏目标识剪纸版,被采用并被制成赠品分赠到170多个国家,2007年,中央电视台为魏惠君做了专题节目,此为“潮阳剪纸”迄今影响力最广的一次。 让潮阳剪纸这把“剪刀”代代相传 对于生长在剪纸之乡潮阳,魏惠君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把学到的传统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努力培养一批潮阳剪纸接班人。2002年,她开始在潮阳文化馆举办剪纸培训班,做好潮阳剪纸的授徒传艺工作,2015年,不但在潮阳棉城中学、潮阳实验中学开办义务培训班,而且还被市区金涛小学、外马三小和丰华学校等多家学校聘为剪纸指导老师,坚持每周到汕头为学生们上剪纸课,还曾应邀到汕头工艺美术学校,为母校的师弟师妹们举办“剪纸作品展览及剪纸赏析讲座”,加强了新一代对剪纸的传承意识,让他们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和提高剪纸技巧。 魏惠君说,不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份文化遗产在这一代人手上失传,希望自己慢慢老了的时候,潮阳剪纸这把“剪刀”代代传承下去。到目前为止,由她传播培训的学生已有三四千人,不少学生作品还在国际、国家级等展览中获得奖项。 经过多年的传艺实践以及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魏惠君扎实的基本功和审美视角,成了她的作品的特色,既有传统也有创新。采访接近尾声,魏惠君刚好收到一份来自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寄来的聘书,聘请她为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副研究员一职。 剪纸,成了魏惠君的生活方式,她在收集整理中创新和传承,一张张红纸在她手中,幻化成一幅幅或玲珑剔透、或清新简洁的剪纸作品。
|
你是本文的第41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5、25 作 者: 陈文惠 文/摄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