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看水彩展,画面基本不是静物就是风景,容易满足眼睛,却很难触动灵魂。不过,日前在非石文化展厅开幕的“吾乡吾土——肖笙水彩画展”,作品既扎根故土,体现潮汕文化,又不乏现代意味,将人们引向诗意、空灵的画境之中,有思想的作品总让人眼前一亮。 流淌的水迹,乡间田舍、泥墙黛瓦;挥洒的笔触,追逐着晨雾、日照和海风……走进非石文化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以潮汕风景为题材的水彩写生作品,或笔法细腻朴实或水色幻化奇妙,给观者带来一种乡愁和怀旧中的淡淡思绪。 此次画展共展出30余件水彩画作品,皆为肖笙近年的户外写生之作。初见肖笙,他正与参观者分享创作心得,只见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根本看不出已年近耄耋。“我大概前世今生都是画画的命吧。”在展厅,78岁的肖笙跟记者聊起他与绘画的缘分。 肖笙出生于汕头一个艺术世家,少年时酷爱书画。父亲肖斐早年师从潮汕画家黄超,与吴芳谷先生等过往甚密。耳濡目染下,肖笙从初中就开始学水彩画。1959年,他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六十年代以来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工作,业余坚持水彩画写生长达半个多世纪。 当兴趣上升为一种使命后,那么付出的将是一生的心血。在肖笙看来,画画更需要意志与坚守。或许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投入,让他在绘画路上行稳致远。2001年,肖笙从电视台退休,全身心投入到水彩写生创作中。 和以往大部分水彩作品展不同,肖笙的水彩画色彩丰富、意境沉远、潮味醇厚。正所谓画有尽,韵无穷,每每观瞻,总有新风扑面。看似平常的潮汕乡景,哪怕是一棵石榴树、一片麦田或是一群鸡鹅,通过色彩变化,构造出一个若即若离、晶莹剔透的空间,令人浮想联翩。如《村舍春色》中那熟悉的黑瓦灰墙的潮汕老厝,掩映在古树斑驳的树影下,吸引了许多爱好者长时间驻足、揣摩;而写生于澄海前美村的《老家印象》,则落脚于乡村角落一废弃猪舍旁,猪舍上有一荷缸,荷叶郁郁苍苍,一片春意盎然,与破旧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肖笙告诉记者,写生是人生中一大趣事,身处大自然中,周边的一切都是激励你的气场,带来的艺术感受是非凡的。“写生也是创作过程,它不断给我带来新的灵感。”肖笙坦言,写生既能够训练自己观察和提炼的能力,也能够保持艺术的新鲜感受。 在写生中,肖笙力求用心灵感受去捕捉生活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他告诉记者,作画前需保持轻松的心情,这也使得他的画滤去了城市的浮躁与喧哗之气,自然流露出一抹淡然、宁静悠远的诗意。正如他所说的:“我觉得这种感觉才能体现我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当初我就选定了这个风格特点,画面简约,我生活如此,性格也如此。
|
你是本文的第52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8、6、2 作 者: 陈文兰
|
| |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