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砂织席:番客的故乡记忆 文化习俗 图1张

    草席,是潮汕人再熟悉不过的日常寝具,更是当年“番客”出外谋生必带的三件物品之一。外砂织席早在清末民初便饮誉海内外,至今仍有不少人到外砂订购织席。如今这门历史悠久、工艺精细复杂的民间传统技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沿袭至今数百年的技艺正处于日渐式微的境况,传承人陈楚鑫正努力做好保护传承工作。
    慕名买席者络绎不绝
    近日,记者来到外砂镇凤美村陈楚鑫的作坊,已年过花甲的陈楚鑫与妻子陈姨正在织一张1.8米宽的草席,大女儿在一旁协助。只见陈楚鑫举起席规的同时,陈姨用一条细薄竹篾“席批”将一根草贯穿“麻丛”,旋即抽回准备送下一根。在席批抽回时,陈楚鑫将席规扣压下,让刚穿过“麻丛”的那根草顺势规编排列着。可别小看这简单地上下其手的几秒钟,在陈楚鑫夫妇的协助下,记者尝试着编织草席,操作起十几斤重的席规却十分吃力。
    织席间隙,陈楚鑫向记者介绍起他作坊内的“家当”。木规、席扣、木工老尺、布绠车等传统工具对记者来说都是头回见,陈楚鑫说这些工具都是祖传下来的,有些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年纪”了。陈楚鑫笑着说,出生在潮汕织席世家,从小在家中耳濡目染,接过长辈们的“规”就会了。现在这些草席除了家庭自用之外,还有一些幼儿园、医院来向他们批量购买。不仅如此,潮阳海门、潮州,甚至哈尔滨、新加坡都有人慕名寻到凤美村买草席。
    外砂织席历史悠久
    外砂镇草席与潮汕沿海一带织席业一样,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据嘉庆《澄海县志》卷二十三之物产上载:“芏草,俗名咸草。见《尔雅》郭璞曰:生海滨,南越人取之为席。邑有织席乡,即芏草席也。”另据新编《澄海县志》载: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开始,外砂人采用当地海滩地带盛产的咸草打绳,使用简单的竹器工具织席。
    至咸丰十一年(1861),外砂凤美村派人前往丰顺学习木规织席,此后始用咸草和黄麻线织成草席。凤美的织席工艺很快传遍附近龙头、下蔡、蓬中、李厝、林厝、内陇、新溪、浮陇、江以及揭阳、地都等地,织席业在潮汕各地广为发展,而外砂草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期间,外砂出现了众多的织席作坊和专营商号,年出口量近百万张,远销香港及东南亚、美国旧金山的潮人生活区域。
    陈楚鑫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整个村约有80个织席的木规,160多名女子在织席,村里的男子则处理咸草。上世纪80年代初,外砂各村涌现上千家织席、印席作坊和贩席专业户。外砂草席业进入全盛时期,织席业成为当地一大经济支柱。“天气好的话,整条路上在晒的草席都可看到‘外砂织席’的字样。”
    工序繁琐纯手工打造
    要制作一床质量过硬的草席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要经过破草、晒草、压直、拣草、布经、规席、印花、蒸汽、推实和修剪等工序,而且所有的操作都是纯手工的,环环相扣,道道讲究。目前织席所用的咸草大多从越南进口,而织席所需的黄麻索,是将黄麻皮浸泡一天后刨皮,再用手剥成一条一条再制作而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陈姨将大花扣架在木规上,然后进行“穿经”。陈姨表示,织席人以麻线为经,以草为纬,以一张1.5米宽的草席为例,需要136条“经”和4000多条“纬”,一张草席织下来便有近十斤重。“穿经”完成后,进入织席最为关键的环节“规席”,这一环节需要两人配合,其中一人用席批送草,另一人操作席规。编织出来的白坯席子再进行套色印花,常用的草席图案有“双凤朝牡丹”、“鸳鸯戏莲池”等;接着放进蒸桶蒸汽,增加印花图案的色牢度。为了确保席子密实紧固,席子晾干后还要从上至下将之推拉使之密实,而推实这道工艺也是保证草席是否耐用的关键所在。最后经过修剪,才编成一张成品草席。
    从业人员锐减盼传承
    外砂草席因工艺精细、草质柔软、夏凉冬暖的特点而闻名。上世纪30年代,草席成为汕头口岸最大宗出口商品之一。而草席在海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市场,主要原因在于明清之后,草席是潮汕人出海谋生时所带的物件之一,因此,它还凝聚了一种浓浓的思乡情结。
    不过,手工织席工艺劳动强度大,工艺繁琐,且成本高,利润微薄,许多老师傅已经渐渐退出这一行当,而年轻一辈也几乎无人愿意接手。后来因咸草和黄麻皮全靠外购,导致成本增加而制约了织席业的发展。陈楚鑫说,如今外砂镇仅剩他们一家独立支撑织席业,勉强沿袭着传统的手艺。
    “现在就算有人要订下一卡车的草席,我们俩一下子也做不出来。”陈楚鑫告诉记者,虽然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但他还是希望把这门传统手工艺继续传承下去,如果有人愿意学习,他也愿意传授给其他人,让外砂草席制作技艺重放异彩。

你是本文的第497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6、4、4
作 者: 李德鹏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