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间,《岭东日报》先后刊载了几则地方新闻,既涉商、涉洋,亦涉官。 一则说的是,汕头某商行,被潮州城某典当铺延欠四千余元,商行多次催讨,典当铺均拒还债。商行老板只得告到官府,谁知官府亦不予立案办理,还说拖欠债务在中国是小事一桩。典当铺的老板平素信奉天主教,多少亦认识几位洋人,自认为是官是洋都有靠山,哪里把商行老板放在眼里。商行老板气愤不过,又无他奈何,正思讨对策,有同族某生献计说,他在香港认识一位在德国人开办的典当铺做事的朋友,这位朋友愿意介绍一位德国人,此德国人是一位武官,长期住香港,官职虽不高,但若利用他的身份,代商行追讨欠债, 或可成事。商行老板便跟这位德国武官联系,请其出面,以德国人开办的典当行名义,代收商行债项,并言明收益对半分。不久,德国人来到汕头,向德国驻汕头领事馆申请外交照会,之后便直奔潮州城,会见海阳县刘县令,声明来意。刘大令见照会哪敢怠慢,立马设馆于韩文公祠接待洋人,并派兵勇保护。那家欠钱不还的典当铺,自知洋人冲他而来,心里很害怕,遂托人帮他圆场,称愿意将典当品分期以七折卖给洋人,以抵还欠数。 另一则,更是趣味。话说那德国武官来到潮城,亦学起中国官场的气派,出入均乘坐衙轿。潮城有一姓蔡的老兄,平时总喜欢跟人吹牛,称其家资巨万。于是他花钱买得一个武弁虚衔,想以此谋得一个肥缺。无奈怎么钻营均未能如愿,还花去家资不少。当那位洋武弁来到潮城,耀武扬威出入于衙门或市井时,他灵机一动,想附势于洋武弁。便具礼物去见洋武弁,请他帮忙在地方谋一武职,并说若事成还有重谢。谁知那位洋武弁听后一笑置之,还跟人说:此人烟容满面,风吹欲倒,亦思作武官?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岭东日报》又出报道,说那位德国武弁来到潮州城代汕头某商行索债一事,不仅成为潮城街头巷尾的一时热议,还引来了诸多想攀附洋人的本地商客。德国人受热捧,得意忘形,一时称自己是香港律师,一时又称自己跟汕头某商行在安南(越南)有合伙生意,才一起前来讨债。 言多必失,人们开始怀疑这德国人了,于是有人提醒县衙向汕头的德国领事馆核实。得到领事馆“并无此事”的答复。原来所谓“外交照会”函件,实为子虚乌有!那么,是否德国武弁作假欺骗了刘县令?还是刘县令一见洋人,双腿先软,任由德国人说什么便信什么?不得而知。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