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建座潮汕非遗文化园 文化习俗 图1张

    潮汕大地钟灵毓秀,不单哺育了心灵手巧的潮汕子民,也孕育了品类繁多的民间艺术,像剪纸、刺绣、潮州木雕、泥塑、陶瓷等等。现为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手工艺所研究员、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刺绣委员会主任的杨坚平现有藏品超过4000件(套),其中包括有潮绣在内的全国二十四地域刺绣艺术精品就有800件(套),潮汕民间剪纸更有1000件(套),其他如中国四大木雕、中国八大陶瓷艺术大师精品更是不胜枚举。杨坚平68年来潜心于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研究和收藏,致力于潮汕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播,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倾尽心力,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工艺美术家”称号。近日,记者见到从深圳回到汕头过年的杨坚平,听其讲述有关非遗文化民间艺术的故事。
    他的剪纸收藏  帧帧精品背后有故事
    潮汕各类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民间剪纸因其材料廉价、制作简单、题材广泛、功能多样而广为流传,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在时年八节、婚丧寿宴、居家劳动及农闲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中显得格外突出。采访中,年过八旬的杨坚平从书架中找出一本刊载其收藏潮汕民间剪纸精品的画册,翻看其中,与北方剪纸多用大块黑白留块面的粗犷质朴风格所不同的是,潮汕剪纸艺术以其精巧细腻、雅致秀逸、纤线若丝且别有情趣的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8年前,东莞收藏家曾出价10万元要收藏我这幅剪纸,被我婉言谢绝了。”杨坚平指着其中一幅由潮州已故剪纸艺人江根和创作的剪纸《三娘挑经》告诉记者,这幅作品曾入选1959年庆祝建国10周年、轻工业部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型画册。作品讲述的是一名女子挑着经书的场景,以细腻入微的线条刻画人物的脸部表情和形态动作,整幅作品风格清新,秀逸中带古拙。杨坚平介绍,江根和出生于清末的潮州剪纸世家,一生艰辛的她发挥超群的艺术才能,靠一把剪刀和一叠纸张,创造性地剪出一批令后世为之赞叹的不朽之作。江根和的戏曲人物剪纸形象生动传神,充分发挥潮汕民间剪纸“剪刀味”的特色,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无论是日常所见的单色剪纸、多色剪纸,还是用金箔纸刻画后补上另一种色彩纸的衬色剪纸、写料刻纸,杨坚平所收藏的作品件件都是精品。这些潮汕民间剪纸作品大多都是1950至1956年间收藏的,主要出自潮阳、澄海、潮州、饶平、揭阳、普宁、惠来、陆丰等地的剪纸艺人,其中有“大跃进”、“大炼钢”、“文化大革命”以及“土改”等现代题材的200件(套)。当时为了收集这些民间艺术瑰宝,杨坚平走街串户,多处寻访,在解放初期甚至省下自己的口粮,用大米交换剪纸艺人江根和与李木林的剪纸。当时,江根和已年过八旬,但因为杨坚平的坚持不懈,她的作品虽历经动荡仍保存完整,一件也未流失、损坏。
    他的刺绣藏品  集纳廿四地域各个绣种
    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手工艺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纵观我国刺绣艺术的发展历史,长时间以来,按地域、民族的不同,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绣品,至清代确立了江苏的苏绣、广东的粤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专业从事刺绣研究已64年的杨坚平收藏有全国二十四地域刺绣艺术精品800件。杨坚平介绍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的绣种蓬勃发展。在他的刺绣藏品中,除四大名绣之外,京绣、汴绣、杭绣、甬绣、晋绣、秦绣、辽绣、扬州文人绣、温州发绣、东台发绣、上海顾绣、绒绣、疆绣、苗绣、满绣、羌绣、土族绣、黎绣、瑶绣等。
    “湘绣最大的特色是绣老虎,蜀绣主题多为鱼,山西晋绣民间味道浓郁……”长期研究中国刺绣的杨坚平对中国刺绣如数家珍,细细地向记者介绍着每种绣种的特色。他特别提到了出自上海的顾绣,这种盛行于明末清初的刺绣以淡雅的色调,纯用绒绣平面绣成。顾绣的绣针比传统绣针短,创作时所用的丝线非常细,所以作品之中几乎看不出针线的痕迹。这与以色彩瑰丽、金绒结合、立体垫浮呈半浮雕效果的潮绣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不同绣种的针法、特点区分鲜明,全国二十四地域刺绣艺术精品呈现了各个绣种的独特艺术魅力,展现了不同地域的刺绣风格和艺术家们独具匠心的艺术主张。而对潮绣的艺术进行收集、整理并出版书籍是杨坚平另一项重要工作,他甚至还收藏包括纹样、针法技艺、制作流程在内的600款潮绣传统技艺。
    他的赤诚情怀  欲携四千藏品回乡建文化园
    从事工艺美术设计、研究、收藏68年,已经编著、出版工艺著作28册,在汕头专区工艺美术研究所、潮州刺绣研究所任职31年,耄耋之年的杨坚平看上去精神矍铄,精力充沛。谈起他所钟情的潮汕民间艺术,他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杨坚平说,1952年陪同著名画家关山月在潮汕写生的那次经历是其学术人生的重要起点。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杨坚平,从此,他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潮汕本地的剪纸、刺绣、木雕、泥塑、陶瓷、木偶等民间艺术作品,并对它们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和研究,从此走上了艰辛的治学之路,在潮汕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研究领域跋涉、耕耘了六十余载。2005年,杨坚平以对潮汕工艺美术的突出贡献,获得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杨坚平目前从事的许多事务,都是义务甚至是自掏腰包。他发起和担任领导职务的中国艺术刺绣专业委员会,主张由企业自愿赞助或者政府支持,不但不收任何费用,还免费赠阅刊物《中国刺绣》,由委员会组织的评奖也不收取任何费用。谈及近年来非遗发展方面的发展变化,他表示,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宣传,不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业界内外打造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得人们从最初的实物保护提升到现在对技艺保护的正确认知,使得许多面临失传的技艺得到了恢复。
    在大部分时间里,常年在外的杨坚平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学者、专家身份出现,如今回到汕头他见证汕头创文的显著成效,有力地鼓舞着这位老者为国家、家乡继续在工艺美术方面贡献余热。曾在深圳南岭成功策划组织“中国丝绸文化创意园”的他,如今想把手头上现有超过4000件(套)的藏品带到汕头,建设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文化园,将其打造成我市潮汕文化的一张名片,并成为国际潮文化影响力大的学术活动、传艺场所。    

你是本文的第60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2、15
作 者: 李德鹏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