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深刻的艺术语言——揭阳剪纸一枝独秀 文化习俗 图1张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是揭阳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揭阳剪纸是南派剪纸的一支,以其细腻、流畅的造型风格和富于地方特色的题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貌。
    揭阳剪纸起源于两宋期间,经过元代及明初的发展,到明中期已经盛行;清代至抗日战争前是揭阳民间剪纸的鼎盛期。
    在民间众多的剪纸艺人中,揭东云路的江根和是较有影响的,她富于创新,手法洗练而夸张,朴拙稚气,其连环画般的戏曲剪纸最具特色,为揭阳乃至潮汕的剪纸艺术开创了新风格。
    解放后,民间剪纸艺人苏巧莲与绘画艺人陈成光、林行能等合作,使这一传统技艺的题材更加广泛多样。这时期的剪纸作品,构图清新明朗,画面剔透玲珑,刀法工巧纤细,人物及动物形象鲜活生动。1960年,广东省群众艺术馆精选了揭阳20多位剪纸艺人的30多幅剪纸作品,编成《揭阳剪纸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77年郭荣镐、苏巧莲创作的剪纸作品《线线连着北京城》参加广东省美术展览获一等奖。
    随着时代改变和审美转化,依附于各种民俗、宗教活动而兴旺的传统剪纸,因受其题材、功能和用途的限制,渐渐地远离我们的生活。
    现在,揭阳的剪纸艺人中,除了小部分乡间老艺人仍坚持传统剪纸的基本模式,其他的艺人分为两支:一支以传承前人技巧、风范为主,他们的革新主要侧重于丰富作品题材和内容,而不是动摇和改造传统模式;另一支大多受过美术专业教育,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艺术形式更加完满,侧重于张扬艺术个性。前者以谢奕锋等为代表,后者以黄凤珠、谢燕珊等为代表。
    谢奕锋多年来一直在传统技艺上探索、创新,取得了不俗成绩。2003年,他剪的《百鸡图》获得全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07年,他与广州的一名企业家合作,将其剪纸作品印在瓷器上,这一工艺获得了2007年深圳文博会民间技艺传承奖。
    黄凤珠是揭阳一中的美术老师,她继承传统剪纸技艺,却摆脱了传统剪纸常用的单色,把现代设计的理念融入剪纸艺术中,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上大胆创新,具有传统而现代、朴实而浪漫的特色。其剪纸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展览并获奖,曾应香港潮州商会邀请,赴港表演剪纸艺术;谢燕珊的作品构图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她创作的《良辰美景》获2007中国剪纸展银奖,其它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
    纵观揭阳剪纸的发展轨迹,在形式上,传统剪纸色彩单一,题材主要有动物、植物和文字,以剪刀铰出为主。大多是用上辈艺人的稿样进行熏制传承,也有部分较有创作激情的艺人不凭样稿,随心所欲、自成佳构。现代剪纸不仅拓宽了题材,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视觉冲击力。如今,揭阳剪纸的刀法技巧、色彩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手法阳剪、阴剪兼有。阳剪作品线条极其纤细、短小、圆润,剪纹干脆、利落;阴剪作品线条浑圆、细密、整齐。作品布局上疏密对比、轮廓清晰。在色彩表现上,既有单色剪纸,也有多色剪纸。多色剪纸还包括衬(套)色剪纸、彩(染)色剪纸。
    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创新,揭阳剪纸业已形成了线条柔美、秀丽明快、工整细巧的风格特点;其细腻入微的线条、疏密对比的布局,使作品具有了较强的装饰性和工艺性。而勉于追求艺术境界的揭阳剪纸艺人,正在这个充满朝气的大时代中,不断寻找更加深刻的艺术语言。

你是本文的第633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4、10、8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