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浮雕《金蕊流霞》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第六届中国葫芦文化艺术节在运河古城聊城举办,来自河北、山西、河南、辽宁、北京、天津及聊城本地的近200家葫芦制作工艺单位参加展览。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志开携带10多件不同造型和图案的作品赴展,其中的《金蕊流霞》参与了精品葫芦大赛的评比并获得金奖,这也是他在前两届分别获铜、银奖后得到的殊荣。在此次参评的数百件作品中,潮汕地区乃至广东就仅有郑志开的作品参与,能在这名师云集的大赛上摘得金奖,的确是非同一般,显示了他的雕刻技艺水平之高超,值得笔者为之撰文介绍。

    葫芦雕刻,顾名思义就是在葫芦上刻字雕画,成为集自然拙朴和高雅精美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品,它既增加了葫芦艺术价值,又彰显了葫芦庄重典雅的特色。葫芦雕刻中有针刻、沉雕、烙刻、彩刻等等多种表现技法,传统的葫芦艺术有“惜刀如金”之说,以尽量不破坏或少破坏皮质为佳。郑志开获金奖的这件《金蕊流霞》作品是在继承葫芦刻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借鉴潮汕地区竹木雕刻的技法,大胆创新,采用浮雕进行刻画的,独具特色,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这是一个在济南艺友家藏了五年以上的长棒老葫芦,皮呈深土黄色,高65厘米,作者去年获得此造型大气的葫芦后,花费了大量时间反复构思,查找资料,将象征吉祥的菊花、幸福的蝴蝶作为表现内容,用中国画的构图法,注意疏中有密,虚中有实,动静相融,互为对应,布局下重上轻,留下空白。又结合葫芦的特点,上下两端分别用菊花头和花叶装饰,使整体显得稳重。在类似陶瓷通景的画面上13朵不同品种、不同形态的菊花娇艳挺拔,花头或掩或露,风姿绰约;花叶扶疏,错落有致,与在花间扇动翅膀,翩翩起舞的6只蝴蝶,形成动与静的强烈对比。而且还缀上7枚不同字体、或沉或浮的印章,这似乎就是一幅工笔花鸟画,“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之诗文跃然于葫芦上,令观者为之赞叹!

    这个葫芦刻作品除了画面构图外,其引人注目的还在于采用浮雕刻技艺,它不同于常见的针刻、微雕、烙画等技艺,匠心独运。葫芦皮与肉的硬、密、韧度有着极大的差别,其皮十分坚硬,皮下常是松软,厚度一般不超过1厘米,可作为雕刻的也就在2至4毫米,最里一层的葫芦瓤不适合雕刻,这就要求雕刻时要屏息静气,娴熟地掌握用刀的力度,否则将前功尽弃。作者在葫芦上画出图案后,要在上面刷上一层蛋清,以避免手在使用刀具时将其弄模糊。而雕刻开线时将与图稿无关的全部去皮,用圆磨头将底地打成沙地状,更好地衬托画面,使光滑的线条与粗糙的底地形成对比,对凸起的每一条线还得细心修复,使其起伏不一、高低有别、圆滑细腻,并用平头刀对一些细部进行刻划;此后又对每条线进行研磨,用玛瑙刀压线花,使其坚实,不留下刻刀的痕迹。而对花叶、蝴蝶翅膀的脉络纹理刻划,却先去掉一层薄皮,后再压花,显其变化多端;每条花瓣同样也得压花,使其富有层次感,流畅柔美,生动逼真。看似简单的这件作品,其实需经审料、构图、绘稿、开线、去皮、打底、修细节、打磨、押实、封蜡等若干道工序,历时一个多月才得以完成,从而使整个葫芦既有刻刀的镌刻趣味,又有工笔画的情致雅韵,凸显古雅而奇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葫芦刻并不是潮汕地区的传统工艺,几乎很少有人在专业从事这一艺术创作,这或许是笔者孤陋寡闻。三十多岁的郑志开非出身于艺术之家,全凭自己潜心钻研,执着追求,不断探索,十年与寂寞相伴,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今天取得的荣誉,为潮汕民间艺术百花园增添了一株新葩。郑志开1999年毕业于石家庄和平医药专修学院,后回汕头随父从医。2002年从小就喜欢艺术的他对葫芦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放弃所学的专业,“痴迷”于民间艺术,他购买书籍学习基础知识,四处寻找葫芦,自制刀具学雕刻,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勤学苦练,从简单到复杂,从沉雕到浮雕,各种技法的运用得心应手,独具特色的浮雕作品也陆续在全国性葫芦刻展览上“露脸”,深受同行名家大师的赞赏,在北方从事葫芦刻的人士中大都认识汕头这个“葫芦秀才”,真是“十年磨一剑”啊!

你是本文的第544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2-11-04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