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九号馆举办的广东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汕头市参展的剪纸屏风《二十四孝》以其独特的艺术创意,精美的图案,高超的剪技,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获得较高的评价,经专家们认真评审,此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的殊荣,这是工艺美术师黄少琼近半年心血的结晶,让人为之叹服。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四孝”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图文内容几乎家喻户晓,在传统工艺美术的木雕、砖雕、石雕、泥塑、陶瓷和刺绣等很多艺种上,都常见以这一题材作为表现内容。今读的《二十四孝》是用剪纸来表现,以围屏为形式,可谓别开生面,这在潮汕地区至今尚属少见,艺术创意独特,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件作品中的每一幅宽26厘米、高33厘米,如果将其连接起来就是一幅达6.24米长的画卷。黄少琼有着扎实的美术、书法功底,深谙剪纸的创作规律,为创作这套作品,她用了大量时间认真读书,查阅有关资料,反复思考,加深对每一个典故的理解。然后再根据剪纸构图、技法等有关特点,精心设计,采用带格架边框式构图,以柔软的大红宣纸为载体,用手中的一把小铰刀剪制而成。每幅作品的外框统一用“回”纹图案装饰,用纤细、简朴的线条“勾勒”出男女、老少等人物形象,尤其是娴熟地运用人物形象的剪技,以写实的手法,通过人物的手势和动态的配合,细腻刻划人物的感情,人与人之间都有准确的视线投向,使之富有感人的艺术力量。或“描”上建筑物、厅堂陈设,或“绘”出树木、花草、鸟禽、走兽、水族等背景,衬托主体,画面上疏密相间,虚实相生,动静有别,富有节奏感和美感。作者在运用艺术语汇和工艺手段上也恰到好处,每一幅作品都注意点、线、面的交错,表现的物象中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根据不同画面分别用上锯齿、月牙、水、云、万字、回、朵花、金钱等传统纹样,使用细而流畅的“阳剪”线条勾勒人物形象,保留树木、山石、建筑物等面积的用“阴剪”,或“阴阳剪”相结合,用横、直、斜、弯等线条,使画面黑白明显,体现出了刀味和纸感。就拿这幅《乳姑不怠》来说,画面上表现的是厅堂一角,左下角的婴孩坐在竹椅里玩耍,上方的一扇门和帐幔掩映后面的眠床;右上面露出八仙桌的一半,上摆插花瓶,挂着“百善孝为先”的字幅。在前面的是年事已高,牙齿脱落,满面皱纹,佝偻着身体的婆婆,坐在圆凳子上,右手拄着拐杖;左侧站立的儿媳妇唐氏轻解罗衣,正在给婆婆喂奶,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正与侧、直与弯、高与底、站与坐,既形成对比,又互为呼应,情趣顿生。剪纸的各种表现技法、符号、图案在画面上得以充分体现,剪工十分细致,线条婉转流畅,极富艺术感染力。 这《二十四孝》作品若是各自独立成幅,就显得单薄,但要组合成一个整体,却需要一面很大的墙壁才能悬挂展示。黄少琼通过一番认真思考,根据屏风是中国古代居室内重要的家具、装饰品,既能表现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也包含了人们祈福迎祥的深刻内涵等特点,大胆采用屏风作为表现形式,将二十四幅剪纸作品集于四扇围屏之上。她自己设计图样,请木工师傅用鸡翅木制作屏框,每一扇屏宽38厘米、高176厘米,每扇屏心以木条间隔,屏上下两肚饰以雕刻纹样。这样屏的一面可装上三幅,两面为六幅,四扇以锯齿形放置在地面,既不占空间位置,又便于人们欣赏,传统剪纸与古典家具屏风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整件作品既强调屏风装饰性的一面,又着重剪纸本身的艺术效果,融实用性、欣赏性于一体,不但有实用价值,也赋予屏风以新的美学内涵,视觉效果极佳,成为极具地方传统特色的工艺精品。黄少琼是国家级“非遗”名录潮阳剪纸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件剪纸屏风《二十四孝》作品是她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的确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与心血,金奖殊荣真是来之不易啊!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