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春意》(瓷板画) 曾粮
“汪派山水瓷画”是景德镇乃至全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一支瓷画艺术流派,由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之一、瓷画巨匠汪野亭先生创立并以其姓氏命名。2008年在景德镇陶瓷拍卖会上,一块“汪派粉彩山水瓷板画”拍出112.7万元。今年6月30日的《参考消息》还专门介绍了“汪派山水瓷画”第二代传人、现代陶瓷一代宗师汪桂英的名作《江山如此多娇》通景瓷瓶。今文中的粉彩双面釉瓷板画插屏《桃源春意》、《云山清韵》,就出自汪桂英之儿子、高级工艺美术师曾粮之手。作为“汪派山水瓷画”第三代传人的曾粮,已扎根汕头20多年,声名远播,这是他一件刚问世之作,让您先饱眼福。 这件瓷板画插屏选用产自景德镇的圆形双面上釉瓷胎,直径90厘米,这是目前烧成工艺最难的瓷器制品之一。因为随着体积和重量的增加,难度也会成倍增大,像直径如此之大,平整与光洁度如此之好的双面釉瓷板,属非常难得的瓷板精品。而且彩绘两面圴有画面的瓷板,须特制一种框架,使瓷板能在很少的几个支点上完全架空,待彩绘完成后,方能小心地将瓷板取出来烧制,可见其工艺难度非同一般。作品还配上红木雕花边框、底座,整体高达160厘米、宽110厘米,瓷板的洁白与红木沉稳的颜色相映生辉,显得高雅华贵。作品画面采用高远法布局,山石结构作小斧辟皴,笔法细秀健劲,刚柔并济;设色以淡绿为主,秀丽明润,既表现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又颇具“汪派”的风格。《桃源春意》画面上表现的是山川溪流桃花夹岸盛开的景色,令人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产生一种富有诗意的联系与共鸣,此画第一层主景为下方小溪两岸风光,左边是大小石块相连的山脚,溪水中多卵石,平坡滨临溪水,后面山岗陡立,烟雾迷蒙,空谷清幽。对岸的山峰势伏雄奇,一条小径右边傍山,左边临溪,弯弯曲曲向远处伸展,岸边几户人家坐落在茂林修树中,一老者正策杖于板桥上,前来走亲访友,使宁静的氛围产生了一点生动感。两岸的山峰上苍松柯干虬曲,叶茂枝繁,苍郁沉秀;岸边是桃花簇簇,垂柳依依,花红柳绿,争妍斗艳,遥相呼应,各显芳姿,一派春光明媚之景象,使人爽心悦目,心驰神往,叹为仙境!第二层为起伏绵延重重叠叠的山峦,山腰间云烟缭绕,山坡顶端小松树高下参差,一座凉亭坐落在坡上,其右边朦胧的石壁上流下一条清泉,泻入下面溪潭中。这座山冈的后方为第三层,亦见山脉上部清晰下方朦胧,山谷中云升雾涌,烟云的空白既托出了山的高、深,又拓展了空间,虚实相生,层次丰富,使画面显得意境绵渺,含蕴深婉,真可谓咫尺千里,足见瓷画之表现力。瓷板的另一面画题《云山清韵》,描绘了云雾山中的景色,既显山势嵯峨,亦见回崖跌宕。画面中的前景、中景圴进行了较仔细的刻画,树木、山石、流水结构清晰,描绘到位,使大画面保持了精致细腻之处,近景实而不塞,远景虚而不空。画中还点缀了小桥、曲径、亭阁及正在谈古论今、纵览云飞的人物,使观者产生一种可居、可游的欲望。画上题款的诗句“平时识得山居趣,画上便欲山中住。岚气袭人翠可餐,如入深山最深处。悬崖激石泉声流,苍林蓊郁烟光浮。纤尘不到万壑静,仙居何必寻瀛洲。”更是对此画的意境进行了文学化的诠释。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