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潮州笔架山窑白釉鲤鱼壶
研究潮州窑的人,大多偏重于研究北宋时期笔架山窑的器物。其实南宋时期,笔架山窑还是窑火兴旺。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以后,大规模的北人南迁,这些逃难的民众之中,也有一些是制瓷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来到,给潮州的制瓷业带来新的力量。当时,笔架山窑和对岸的洪厝埠窑,都有新的器物烧造出来,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青釉双鱼洗,就是当时比较有名的品种。笔架山窑还造出白釉鲤鱼壶,制作技术采用湿泥模印成型,其尾、鳞、鳃、眼、嘴、齿,鲜活伶俐,两瓣对接粘合,然后再安接流、把、壶口,底足椭圆平面,形象迫真。窑工们巧妙地将一件普普通通的水壶,塑造得生命跃然,使其在静中变动,惹人喜爱。鲤鱼壶的传入,应该是从唐代的三彩鱼型壶改进来的,在我们所见到的这类器物中,有唐代北方窑的三彩鱼型壶和五代北宋初年江西吉州窑的酱釉鱼型壶。但造型都笨拙浑圆,毫无神韵,只有南宋笔架山窑的鲤鱼壶最为传神。 笔架窑在南宋初期,因为窑烟污染潮州城内的开元寺,而歇火搬迁它移的传说和各种推测,都是错误的。笔者十几年来,从韩江出水的古瓷器中看到大量的南宋时期的笔架山窑器物,例如:花瓶,执壶、碗、碟,塑像等。北宋时期,潮州瓷器主要外销售的国家是波斯湾一带,南宋时这个市场萎缩,但并不是海水退却和河床变浅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北方蒙古族在兴起,成吉思汗西征到波斯湾地区,控制着这个地区的很多国家和部落,而这些国家和部落正是潮州瓷器的长期客户,这片幅员辽阔地方受到蒙古族的侵略,潮州瓷器在这个地方的市场也就消失了。有人据此而认为南宋潮州笔架山瓷衰落,其实不是这样,潮州瓷南宋时失去波斯地区的市场,却又开拓了东南亚一带的市场。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