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 淳朴自然——汕头香稿塑摆件《张果老》欣赏 文化习俗 图1张
                                  ▲张果老 (香稿塑) 黄斯毅

     八仙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尤其是明人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所述八仙过海故事,更是脍炙人口,无论老幼妇孺,对八仙故事均津津乐道。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是唐代道士,叫张果,“老”字是尊称,常倒骑驴,传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将驴折叠起来,藏于巾箱中。在木雕、石雕、刺绣、泥塑、砖雕等许多工艺美术传统题材的创作中都以之为素材,并非少见。

    这件《张果老》作品乍看似乎是泥塑,其实是已有百年历史的香稿塑,是潮汕地区工艺美术中独有的一门艺种。眼前这匹驴体矮小,耳长,鬣毛短,高8厘米,长13厘米,比例准确。仅有9厘米高的张果老银须飘拂,侧身倒骑驴,脸露出笑容,敲打着渔鼓,似乎在唱着:“娶妇得公主,平地升公府,人以可喜,我以可畏。”显现出一种玩世不恭的神态。作者在塑稿之前依据设计的图形扎胚定型,首先用一段段稻草包扎为躯体,按大小确定铁钱粗细,分剪卷纸,作为人物与坐骑的四肢插进草身;其次定出四肢与关节,用纸粘合,加强关节的坚固和定型,为捏塑打好基础;再者是将稿泥涂于纸胚上,注意避免纸胚受湿软化。先塑驴的四肢,固定体态,然后从下至上逐渐捏塑,每一次都必须晾干后进行。在捏塑粗胚之后,名师刻求雕塑艺术写实的基本功,也追慕民间泥塑纯朴自然的概括力,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写实中去掉繁琐,在繁琐中寻找概括。尤其是对人物动态进行提炼,比例合度,衣纹处理上线条流畅,以虚拟实,面部表情刻划细致,别具个性,形神兼备,特别讲究神韵。整件作品用手工捏制,不上色彩画,保持香稿的“原汁原味”,极富民间艺术朴素的乡土气息和非俗的气质。作者是年已七十七岁高龄的工艺美术师黄斯毅。

    制作如此一件精美的香稿塑作品,要把稿树皮劈碎晒干,舂碾后用绢筛筛出粉末,按比例将香稿末与水掺和,并搅拌成团,使用时把少许稿粉加水调成糊状。然后要经过图形设计、扎胚定型、稿泥捏塑等若干道工序塑制而成。从事香稿塑艺术已六十个春秋的黄斯毅,朝朝暮暮,寒来暑往,从未停止过创作构思,放下手中的工具,在实践中大胆地追求,近些年来先后创作的《济公斗蟋蟀》、《潮阳英歌》、《乳姑不怠》等不少精品,在广东省第一、二、三民间工艺精品展上屡屡获奖,2008年他还被命名为“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然而,这位和蔼可亲,颇受同仁尊敬的名师已年迈,此门技艺后继乏人,令人深感惋惜!

你是本文的第653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0-09-26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