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木雕:我国木雕工艺史的一枝奇葩 文化习俗 图1张
                                                《八哥芹菜》林行能 作

   2008年6月,揭阳木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雕是揭阳源远流长的民间手工技艺,由于大多要施以金漆或彩绘,所以也称“金漆木雕”。在我国传统木雕工艺的各个流派中,揭阳木雕因其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技艺、鲜明的地方特色,尤显得戛戛独造。
  2004年,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第二次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全部荣归揭阳,著名木雕艺术家林行能名列其中。揭阳木雕的艺术高度可见一斑。
  揭阳木雕,源远流长。上世纪80年代,在揭西金华镇发掘到新石器晚期独木舟一条,其两舷有简单的越式图案,这是目前已知的揭阳最早木雕作品。
  唐初,三山神庙的崛起,开始汇集揭阳木雕的艺术精华。北宋元丰时期(1078~1085),揭阳木雕就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南宋绍兴十年(1140),随着揭阳县衙、揭阳学宫的相继建设,木雕饰件大量使用,地方特色遂基本形成。清代末期,揭阳木雕的种类与强项已达高峰,其中建筑木雕、神龛、神轿、馔盒、木狮的创作,都在岭南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
  光绪间所建广州陈氏家庙(书院)的木雕精品,许多出于揭阳匠人之手。至上世纪40年代,达到空前繁荣、鼎盛。建国后一段时间,揭阳木雕以供应出口的木狮、挂屏为主。改革开放后,随着大量古建的修缮、仿古建筑的兴起,建筑装饰木雕得到复兴,同时,适应市场需求的木雕摆件也成为创作的大项。
  清朝中期,名匠黄开贤首创《半畔蟹篓》,并创造“毛尾”雕刀,解决了多层镂通的技艺难题,为当今闻名中外的“虾蟹篓”立下大功。当代名匠郭映腾、林应足的佳作《梅花喜鹊》,工精艺巧,富丽堂皇,现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广东厅;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的木雕艺术家林行能,作品《百鸟朝凤》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由多位艺人合制巨型作品《贾元春省亲》,以大观楼为主体,分四个层次幽深壮阔展现大观园全景,在亭台轩馆、假山曲径、金窗玉槛、瑞木鱼花等景观中,活跃着贾府58个性格、神情、姿态各异之人物,可称揭阳金漆木雕代表作,现悬挂于九龙“好世界”酒家。揭阳金漆木雕的另一代表作《双凤朝牡丹》,现悬挂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
  “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民间艺术
  揭阳木雕通常是同建筑物、家具、神器结合在一起,作为它们的装饰或构件。其种类繁多,主要有木狮、宣炉罩、馔盒、神轿、屏风、人物等。相信大家闭目回忆,就会发现早已见识众多的木雕作品,只是有时不加注意罢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木雕艺术的踪迹。木雕艺术给人们留下多少温馨的、富于美感的回忆!
  揭阳木雕风格粗犷、疏朗、古朴,多饰以金漆或彩绘,具有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布局匀称、刀法繁而不乱等特色。
  如果单论题材,则内容非常丰富。多以人们喜闻乐道的历史、传说、戏曲、花鸟虫鱼为主。木雕作品上最常见的吉祥物(如莲花、蝙蝠等)、建筑装饰的半畔蟹篓、工夫茶具、水族群像、传统潮剧剧目内容(如《三国演义》、《西厢记》)等,都体现了滨海地区的风情与社会情态,反映了人民祈福心愿和审美观,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通雕”技法成就揭阳木雕的历史地位
  揭阳木雕的用材主要有杉木、樟木和红木。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有全贴金的金漆木雕,五彩描金的彩雕,清一色髹红(或黑)的漆雕和保持原木纹理的素雕等,其中以金漆木雕最为出名。其制作过程是在樟木(或杉木)上凿粗坯,然后精雕细刻,再经磨光,层层髹漆,最后贴以金箔。根据雕件题材、面积、位置等,或以“黑色装金”,或“五彩装金”,经过这样制作的作品,不仅辉煌灿烂,且能抗潮避蛀,经久不致崩裂变形或腐朽。
  与用材的特点有关,揭阳木雕有着丰富的雕刻技法,主要有:沉(凹)雕、浮(凸)雕、圆(立体)雕、通雕(多层)和锯通雕(单层)五种,以通雕为突出特色。其风格形成过程有着鲜明的历史阶段,大约经历了1200年而至清代光绪年间定型。榕城北门关帝庙拜亭半边蟹篓木雕的创作,开启了潮汕地区建筑木雕以通雕为主要表现手法,潮州木雕特色随之逐渐形成。  

你是本文的第1530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09-03-22
作 者: 简乐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