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的新塘、坪溪,潮安县的凤凰、大山等乡镇山区妇女,历来有戴“帕仔”的习俗。戴“帕仔”,就是取一块一尺见
方的蓝色粗布,先将一面摺成两寸过缘,再摺成对半,打系于妇女的高髻上。
    这一带山高地瘠,男人多往外地或过洋谋生,历来妇女便担负起又耕又织的双重劳作。白天下田劳动,夜里在家纺织,这已形成了一种习俗。男人下田倒会被人耻笑为没出息。
    戴“帕仔”轻便实用,这里是产茶之乡。凤枞”,岭头的“奇兰”,深坑的“白叶”,皆是远近驰名。种茶采茶也多是妇女的事。采茶时节,她们结伴上山,戴着“帕仔”,既不怕风吹又不会挡住视线。低采高摘,十分灵便。
    戴“帕仔”源于何时何因,众说不一。据老辈人讲,此种风俗来源凤凰山顶石古坪村的畲族人家。传说昔年石古坪村的始祖是狗头王,畲族妇女出门戴“帕仔”是为祖先遮羞的。原来狗头王生下了“盘、篮、雷”三个儿子。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外地妇女都不愿嫁到石古坪。为了传代,他们便向天公祷拜,准予就地通婚。后来,他们同汉族的关系也日趋密切了,久而久之,畲汉两族便做起亲戚来。因为戴“帕仔”有许多好处,所以这种习俗便从石古坪村的畲族传遍了凤凰山区一带。
    随着年代的变迁,戴“帕仔”已逐步被戴草帽、塑料帽、布帽所代替,但在偏僻山村,还时有老妇女依然习惯戴“帕仔”干活。
    

你是本文的第2517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俗大观》
作 者: 詹克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