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瓷观音塑像 文化习俗 图1张
                                   ▲宋代潮州笔架山窑青白瓷观音像

    在整个宋代所有的艺术作品中,瓷器的雕塑最能体现出大美,至美的艺术境界。观识潮州笔架山窑青白釉观音塑像。其釉色质感上,除了崇玉、尚玉之外,窑工还利用材质的自身变化进行装饰,使其釉汁温润,剔透晶莹。

    不难看出,窑工们用铁制或竹制的刻刀、针刀篦刀,三种工具刻制纹样装饰,其刀法深浅倾斜,宽窄长短,宛转自如,人物面部先贴后雕,鼻、嘴、眼皮、眉头,都用刻刀,先重后轻,凹凸自然,眼皮的偏锋刀法,落刀轻快,使两头细而中间宽,形成明亮的月牙,使眼睛耿耿有神。栩栩如生。整体的线条,采用半刀泥的技法,挺拔流畅,深浅有致,形成深凹的线条,积釉厚亮,浅薄的条线,积釉明快,颜色深浅相应。线条的变化都能在釉面看得清清楚楚,使人感觉清晰生动。青白瓷在宋代当时,有人称隐青、影青,其实都是在追求一种自然天成的艺术意趣。

    在历代的瓷器雕塑艺术的题材中,最多的是观音塑像,观音因主张随类化渡众生,不分贫贱富贵,贤愚低下,被尊称为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

    我们研究古陶瓷,包括研究观音在内,都是把遥远的古代所存在文化,向后推退至今天,这些传下来的文化,之所以能传下来,因为它能够满足今日人们的生活需要,发生它潜在的历史功能。

    几年前,笔者在潮州涸溪乡收到本文照片中的观音塑像,因为它在入窑烧造时已经遭到损害,头部粘贴在胸上,笔者用切割小刀通过一天时间,把头部切离开来,粘在脖颈上,使其成为完美的整体,但是切割伤害,使观音的手、脸、鼻、嘴严重破损,要按原来的造型复原,笔者又花了两天时间修补复原,遗憾没有拍摄原先件的照片,以备存用。该塑像收藏在潮州市收藏家李炳炎家中。

    潮州宋代笔架山窑的瓷器的艺术,也和当时全国其它大窑场一样,不满足于感官的愉悦,不屑于华丽漂亮,而是以简古、淡泊,寄予于美的表现,使其在静穆和枯寂中体验自然的神韵。

你是本文的第80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9-11-29
作 者: 洪锦波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