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板画是汕头工艺美术园地里的一株奇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及省的展览评比中屡获大奖,为汕头赢得了荣誉。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一辈的名师或已作古,或已年迈,致使此艺种沉寂多年,技艺也频临失传,令人叹惜。今年11月在省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工艺美术作品展示会上,汕头工艺美术师曾粮参展的作品中就有一件是瓷板画,10多年后汕头瓷板画再度在省展上“露脸”,格外引人注目。

    这件《泉荡秋涛万壑鸣》粉彩瓷板画作品宽115厘米、高60厘米,画面上重峦叠嶂,云雾缭绕,古松苍劲,瀑布飞泻,气势磅礴;右边的一条石铺砌的小路,顺山延伸,奇石峋嶙,泉水流淌,古寺或隐或现于白云雾霭之中,形成极其清幽宁静的环境;一高士站立在山石之上,安闲自得,举目仰望,手抱着琴的童子位于旁边,正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静美,其妙无比。画面上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意和境相谐,情与境相生,展现出一幅绚丽的山水画卷。作品选用景德镇产的瓷板,质地细腻,洁白平滑,画面构图上采用中国画的“平远法”,空白较多,表现出画面的宽阔、远大的气势,并运用远山、云雾,营造出层次丰富的效果。画面中对近景的山石、树木的勾勒,人物的动态和衣纹线条的刻画十分精细,而为达到“万壑鸣”的诗意效果,着重强调了对流泉动感的刻画,利用陶瓷颜料“玻璃白”的特点,不但有色彩明暗关系的变化,还可用手触摸得到的立体感,韵味盎然。绘画上吸收了宋代山水画的技法,并运用现代绘画的一些表现手法,使山石的立体感和整体关系得以充分细致的表现,处处见笔的“皴”法运用和线条勾勒。而在用色上却增加赭石的份量,使画面的色彩有所变化,更加体现出“秋”的特征。人物、楼阁、庙宇的点缀,不但在色彩上活跃画面的气氛,也使观赏者能在画中找到一些富有诗意的亮点,产生美好的联想。

    在瓷板上作画和在宣纸上绘画是截然不同的,这件粉彩山水作品的填色是一种难度很高的工艺,有别于“新彩”技法,它不是单色平塗,要运用几种色相不同的色料,在填色保持一定厚度的基础上产生明暗和色相的变化,而且要在没有任何直观效果的前提下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需要纯粹的工艺制作经验才能完成的形式,也就是其独特之处。所以,在构图、作画时就得考虑到画面填色的可行性,将画面自然地分割成较小的可一次性填色区域,以降低工艺难度,并选择在空气湿度较大的季节来给这件作品填色,以延长颜料的干燥时间,从容地制作大面积画面,真可谓是工精艺巧。欣赏这件粉彩瓷板画新作,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更见曾粮工艺美术师彩绘技艺之高超,不禁为之赞叹,期盼着他更多的精作面世,为汕头艺苑添上新彩!

你是本文的第107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8-11-23
作 者: 曾广锡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