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潮汕地区每年到了元宵节前的数天,许多会扎花灯且脚手勤快的人便忙于生产节日花灯了。其中那些平时没有其它什么收入的老年人、残疾人,更多的是依赖长时间的生产囤积,抓紧机会在这段时间里赚上一笔钱,留着贴补平日里的生活费用。至于那些专业扎制灯笼的人,则他们并不看重这个节日的赚钱机会,这同他们平日也生产白事、丧事时使用的灯笼,人们嫌他们的花灯里带有晦气而销路受滞有关。实际上,扎花灯远比扎普通灯笼来得容易,只要肯花费一点精神和时间,几乎是人人都会扎,小孩子也会扎;笔者就是在读小学二年级时从同学处学会扎花灯的。它只要用竹枝或木条先扎成个井字形,再以这个井字形为基础在它的周围扎些枝条成为一个空心的多边形架子。在这个多边形架子的中间设置一个烛台;并在这个空架子的外面糊上彩色纸。然后又给其装上吊绳和手柄。到使用时移入点燃了的蜡烛就成了。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元宵灯。但其它的也不外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罢了。若要它再漂亮些,还可以给它的纸面描上花草图案。也可以在花灯的底部加上飘带等等。

    到了元宵节前的几天,各城乡的主要通道旁,各住宅区的人气兴旺点,都会有小摊子贩卖元宵灯,小孩子们会围着各种形态、各种色彩的花灯团团转。上世纪50年代的元宵灯很便宜,那些简易形的花灯每盏只要二三分钱就能买得到。同以前不同,目前市售的元宵灯多为塑料制品,并且是用二节电池和一个灯泡代替了原来的蜡烛;售价已在二三元以上。但它省事并且不怕风不怕雨,只是它们千篇一律,失却了许多原野味及其它难以说清的韵味。但是,现在元宵节晚上偶尔见得到的大型花灯、彩灯、走马灯等等,仍须经由手工扎制而成。

你是本文的第132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8-02-17
作 者: 陈业建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