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帘画、花篮画是竹帘或花篮面上,彩绘上吉祥字画,花纹图案。
    竹帘和花篮都是民间日常用品,历史应是很久,未见有明确的考证。据传竹帘画始于唐朝,盛于明代。明、清时代,潮汕竹帘画以粉为颜料,勾勒填彩,主用粉黄、粉红、粉绿、粉蓝或粉橙等颜色彩绘;题材以人物、花鸟、博古为主,多以祥瑞为主题;其风格朴实浑厚,凝重清雅。1946年,汕头联昌美记商号接受香港联号委托,在潮州投产竹纱餐帘,开创了潮汕地区竹帘画的专业化生产。
    竹帘画的表现技法有写意的,也有工笔的;写意的笔法简炼豪放,墨色洒落;工笔的,线条婉转多姿,工整精致,形象逼真。
    竹帘画的制作,要经过多道工序。首先要把竹子切削成小如灯芯的篾条,再把篾条用酸氧化钠的液体浸洗熏蒸,晒干防蛀,用纱线编织成有各种花纹的竹帘。编织时用力要均匀,使竹帘结构坚固严谨,剪边之后,用人工逐张绘上不同的画图。
    彩绘竹帘画,潮汕地区有普遍的基础。民间普遍应用竹帘,竹器店都卖彩绘竹帘。从前竹器店老板各自聘请民间画匠绘画,没有规模生产和少有精品,水平参差不一。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成立工艺美术厂社,聘请画家和名匠进厂作画授徒,规模化生产和精品才逐步出现。
    潮州、汕头、潮阳、澄海、揭阳都是竹帘画的主要产地。1957年,汕头市成立了工艺美术厂,生产部分素地竹纱帘绘画出口,同时仿制日本产喷漆竹帘画出口德国。1959年为适应国际帘画需求量激增,采用了“雕通版刷”新方法,先将画稿复印于坚韧的纸板上,再对画面的形象细部进行分析和局部雕通,制成雕通板,彩刷时,将版样固定在木板或桌面上,依原画稿的形象和色彩的浓淡、虚实,使用扁笔、毛刷,分别运用轻、重、按、提等笔功,将原稿形象复印于帘面上,继而再由具有绘画基础的技工,用笔墨对画面的线、点、面等部位进行点缀加工,使画面统一完整。采用雕通版制作,大大加速了帘画的生产速度,职工日人均彩印量从原来的3幅增加到16幅。这是竹帘工艺生产的一次飞跃。
    潮州竹帘厂的竹帘质量,一直很受海外客户的好评。该厂把竹帘画织进了竹帘:那去皮的篾青竹枝被精漂得色彩纯净又保留一丝淡淡的竹子本色,显得素雅柔媚,然后用色加画;另一种或棕白两色相间,就显得质朴醒目又大方。竹枝有圆有方,织纱有白也有五彩相间,织纱花纹图案清晰纤细,有的一个编号就有10种花色变化,如一幅小小的竹餐帘,编织的图案布满帘面,纤巧精细,纱色丰富多彩,一片餐帘就象一幅斑斓的云绵,一朵奇特的鲜花。该厂还把竹帘制作从原来的“二踏七行白帘”,发展为“二踏间色”、“多踏提花”,并大大增加了竹帘画的图案,成为竹帘画中多姿多彩的重笔。潮阳仙城镇新城工艺厂也是生产竹帘画的名厂。该厂曾经绘制过许多传统题材,如“天女散花”、“文君听琴”等精品。有一幅《熊竹》的挂帘,画面背景是苍劲的修竹,大小熊猫在竹林下嬉戏。这幅竹帘画是画师赵南光绘制的,为了创作这幅竹帘图,他专程跑广州动物园观察熊猫生活,绘出了10多幅有关熊猫生活的速写。有时为了创作一幅竹帘画,还要阅读很多书籍和资料。1985年,美国客商前来洽谈,要求挂帘和窗帘要绘上丹麦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内容,画师们一连几天阅读安徒生的童话著作。此后创作了100多幅内容各不相同的“巧童话”,美国客商非常满意;之后增加了一批订货。
    花篮画与竹帘画是同一类项的绘制工艺,只是前者绘在竹帘上,后者彩绘在花篮上。竹帘销售于海内外,而花篮这一民俗用物仅销售于本地和少数华侨。其产品也多由竹器生产者自绘或聘请民间画匠彩绘。也有彩绘得较精的,如一些大“竹(木盛)”,往往有较精细的描绘,但传名的极少。作为工艺美术品,人们常只记起竹工艺而忽略了彩绘。

你是本文的第1473位读者
来 源: 潮汕工艺美术
作 者: 郭马风、魏影秋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