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舞:独一无二的广场舞蹈 文化习俗 图1张
       ▲1937年,“蜈蚣舞”赴香港参加演出,盛况空前。(资料照片 袁笙 翻拍)

    时而蜿蜒爬行,时而穿梭盘绕;姿态生动有趣,表演独具一格。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海西门蜈蚣舞。

    历经100多年的发展演变,澄海西门蜈蚣舞已发展成完美而独特的民间广场舞蹈,成为澄海最具代表性的动物舞蹈之一,在研究潮汕传统文化和祭祀民俗中具有特殊历史价值,并被美国舞蹈家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广场舞蹈”,深受行家里手和民众侨亲喜爱。

    除在当地民俗节日和大型庆展活动登场表演外,西门蜈蚣舞还曾应邀到广州、香港等地参加演出,并到新加坡参加国际性文艺演出。1997年,西门居委因蜈蚣舞获“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美誉。2008年,西门蜈蚣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 状

   “蛰伏”两年

    期待“出洞”

    8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澄海区西门居委永和园“蜈蚣舞”传承基地。“蜈蚣舞”第五代“掌门人”、今年59岁的西门居委居民陈喜顺,正在和乡里的老人们一起探讨“蜈蚣舞”。见到记者,老艺人们都打开话匣子,向记者聊起“蜈蚣”话题来,记者因而了解到西门蜈蚣舞的现状。

    从10岁开始,陈喜顺就认识并接触蜈蚣舞,与蜈蚣舞打交道已有数十载。提起蜈蚣舞近况,陈喜顺告诉记者,西门“蜈蚣”最近一次表演,也要追溯到2008年农历二月十六的乡庆节日,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那次表演后,西门蜈蚣就进入“蛰伏”期,从未“出洞”表演。而按照蜈蚣舞隔三年就在村里表演一次的规律,如没接到其它方面的表演邀请,西门蜈蚣舞最快也要等到2011年乡庆节日,才会“出洞”表演。

    在记者要求下,陈喜顺带引记者一行观赏了正在“蛰伏”的“蜈蚣”。在陈列大厅里,长达20多米的“蜈蚣”,整齐地安放在大厅中央,“蜈蚣”头部两侧有一对弯牙,身躯采用硬、软布框衔接而成,伸屈自如,里面悬吊特制的灯烛及焰火装置,尾部则呈剪刀型。

    虽然整条“蜈蚣”看起来色彩斑斓、工艺精细,让人称奇,但陈喜顺告诉记者,其实“蜈蚣”并非出自哪名工艺大师之手,而是他们一点一滴、齐心合力自行制作而成。据介绍,整条西门“蜈蚣”造价大约数万元,需要篾、竹、滕、铁丝、纸等材料制作,工艺繁琐。每次都有10多名人员参与制作,完成时间大约一个月。每次演出后,因焰火喷射等原因,“蜈蚣”经常“挂彩”或受损,因此“回窝”后经常要进行修补或翻新。

    陈喜顺告诉记者,西门“蜈蚣”近来虽然少出来表演,但大家还是会不定期凑在一起,探讨改进蜈蚣舞话题,有时间大家也会在空地上练练动作,不让技艺生疏。到临近表演的日子,所有队员就会提前召集进行训练或彩排,以最娴熟的技艺和风采呈现给观众。

    综 述

    百年“蜈蚣”独具一格

   “蜈蚣舞”发源于汕头市澄海区西门居委,已有100多年历史,是澄海著名的民间绝艺。

    清代光绪年间,西门民间艺人陈成锦因蜈蚣爬行的姿态,萌生创作灵感;几经探索,他终于创作蜈蚣躯体及舞蹈动作的雏形。后来,历经几代艺人的艺术加工和现代电器的结合,遂创作成今天风格独特又十分完美的民间广场舞蹈。

    西门“蜈蚣”舞在演出时,18名艺人身穿衬衣,黄色裤,腰系绿彩带,小腿扎绑带,左红右绿,脚着轻便鞋。由舞彩珠的艺人带引,舞蜈蚣的艺人藏于腹下,弯腰屈腿,运用民间的“双下堂”、“丁字马”、“弓步”、“观音坐莲花”等动作操纵,使“蜈蚣”蜿蜒爬行时栩栩如生。

    在夜间表演时,“蜈蚣”躯体灯光明亮通透,两眼绿光闪耀,红色的尾巴高高擎起,摆动自如,在高潮迭起处,“蜈蚣”从嘴里喷出烟火,更是生动传神。在《龙摆尾》、《飞凤衔书》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潮州鼓乐伴奏下,舞蹈刚柔相济,动人心弦,加上烽烟缭绕的焰火助威,场面雄伟壮观。

    西门蜈蚣广场舞蹈由蜈蚣出洞、伸腰、蟠柱、捕食、咬脚、翻肚6个舞段组成。由于融音乐、舞蹈和武术为一体,观赏性强、场面壮观,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当地乡社“社日”保留的表演项目。

    展 望

    走出家门“舞”出风采

    陈喜顺回忆说,在最为旺盛的时候,澄海曾有过多条“蜈蚣”齐舞场面。1937年,蜈蚣舞还获邀到香港参加庆祝英皇加冕盛会,轰动香江。不过由于抗战,民生艰难,蜈蚣舞随之沉寂。1985年,陈喜顺等人才重新发起组织制作,蜈蚣舞才得以传承。

    据悉,在蜈蚣舞的首任“掌门”陈成锦那个年代,所舞的“蜈蚣”只有11节,动作也只是简单的“蟠柱”,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现在的蜈蚣更大了,舞出来的花样也更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蜈蚣舞加入了蜈蚣出洞、蜈蚣伸腰、蜈蚣捕食、蜈蚣咬脚、蜈蚣翻肚等新动作,这些都是大家一起商量才想出来的。

    陈喜顺告诉记者,舞蜈蚣的队员都是业余的,队员中有老板、打工仔、农民等等。一般而言,“蜈蚣”的每一节都有三个人在那里替换,头尾因为花的力气大,所以会多两三个替换的人。如果要进行表演的话,包括锣鼓之类的人员加在一起要160人左右,最多时可达300多人。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蜈蚣舞同许多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一样受到了冲击。陈喜顺说,要引“蜈蚣出洞”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出动这条蜈蚣的话,需要的人员太多了,设备运输也较难,所以资金成为主要问题,随便出动一次,至少都要十来万,这也是近来蜈蚣舞少外出表演的主要原因。

    但陈喜顺坦言,条件具备的话,他们其实很乐意将西门蜈蚣舞带出去,在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表演,向世人充分展示西门蜈蚣舞的独特魅力和风采。

    话 说

    亟待扶持

    薪火相传

    陈喜顺(“蜈蚣舞”第五代“掌门人”):蜈蚣舞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蜈蚣舞是我们乡里的传统,发扬壮大蜈蚣舞,是我们的责任!

    1962年,我们舞过一次蜈蚣,然后就收起来了。后来改革开放了,觉得可以用这个来娱乐,所以我们又重新开始舞蜈蚣了。1985年之后,舞蜈蚣就比较多了,每隔一两年都会出来表演。但事实上,没有长期、稳定的经济支持,我们连蜈蚣也做不出来的,何况出门去表演。

    目前,蜈蚣舞的几名骨干表演者年龄都已超过50岁了,有的甚至已过了花甲之年,虽然最小的只有22岁,但总体而言,蜈蚣舞队员年龄层次还是呈现老化情况。在传承方面也出现一些难题,其中保护和演出的经费是主要问题。

    希望蜈蚣舞能够发扬光大,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蜈蚣舞的扶持力度,研究采取可行保护措施,使蜈蚣舞的内容与艺术形式,得以全面稳妥地保护,让蜈蚣舞代代相传、好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你是本文的第105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都市报》2010-08-28
作 者: 郑成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