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潮汕解放,潮剧进入全面改革的新时期。 1950年3月潮汕文艺界联合会(筹备会)成立,林山为主任,吴南生、林澜等33人为委员;4月8日,文联召开第一次潮剧座谈会,决定成立潮剧改进会(筹委会),林山为主任,谢吟为副主任,设编导组和秘书组,着手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进行“改人、改戏、改制”的潮剧改革工作。按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确定的“戏曲节目审定标准”,戏班主动停演某些庸俗、低级和有色情细节的旧剧目。改进会团结编导人员、艺人创作和编演新戏,首先出现的是《长城白骨》。1951年周恩来签署《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改人、改戏、改制的任务进一步明确。潮剧新编历史剧有《韦昌辉》、《闯王进京》、《生死恨》等上演。新编的现代戏《洪厝埔血案》、《江秀卿》、《汕头老虎廖鹤洲》和移植改编的《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王秀鸾》也相继出台。1951年6月28日、29日,在大观园戏院召开废除童伶制、烧毁卖身契大会,各潮剧团400余人参加(其中童伶62人),当场焚烧老玉梨、老三正顺香29人的卖身契,其它各班童伶卖身契也先后焚毁;艺人翻身当家作主,老源正、老正顺等六大班先后成立工人委员会,改革班主所有制,选出演职员信任的人员负责管理剧团;用成年人扮演生、旦角色,招收培养青年演员,姚璇秋、范泽华等一批新演员先后崭露头角。剧团进行政治文化教育,设置文化教员;一些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剧团,担任编剧、导演和文化教员,提高艺人的文化艺术修养。魏启光、王菲、林劭贤等参班编剧,郑一标、吴峰等倡导新的导演制。1952年,在1950年组成的职业剧团通讯处基础上,成立职业剧团联合办事处,处理剧团剧场关系等问题。在潮剧改进会主持下,《潮汕人民斗争史——一集<许阿梅铁山起义>、二集<火烧马院桥>》等新剧在各剧团上演,同时又注意发掘优秀传统剧目,1952年9月广东省代表团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赴武汉,潮剧《陈三五娘》(《大难陈二》一折)获节目奖和音乐奖。12月潮剧学习中南和全国戏曲会演精神,开展春节演好戏活动。 1953年4月,广东省、广州市戏曲改革委员会成立,潮剧改进会易名为广东省戏曲改革委员会粤东分会,谢吟、吴伙、林紫先后为正副主任。潮剧改革工作既注意发掘整理传统剧目又注意现代戏移植改编上演,既做好新文艺工作者和老艺人的团结合作又积极培养年轻演员,在原童伶出身和新吸收的青年中培养一批接班人。1953年春,举办首届旧剧观摩会演,涌现《扫窗会》等一批剧目,着重研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统一问题。同年12月《扫窗会》、《辩本》、《搜楼》、《失印》参加“广东省戏曲改革工作汇报暨汇报演出”,得到好评。1954年11月,潮剧《妇女代表》、《渔上渔歌》、《打花鼓》、《李唔直》参加“1954年度广东省戏曲汇报演出”,又得到广泛的赞誉。1955年传统戏《荔镜记》由谢吟整理,正顺潮剧团首演,1956年《苏六娘》由张华云(执笔)、谢吟整理新编,都引起省内外文艺界的注意,《荔》剧还到广州中山纪念堂及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演出,1957年的《剧本》月刊发表潮剧本《苏六娘》。 1956年广东潮剧团成立,同年举办潮剧演员训练班,这是潮剧发展的标志。一批经历几年戏曲改革涌现的艺术骨干集中从事潮剧艺术的提高和培养新进人才。广东潮剧团由林澜、郑文风、郭石梅任正副团长,调集正顺、三正、源正、怡梨、玉梨、赛宝六大班著名艺人卢吟词、洪妙等,新秀姚璇秋、萧南英等和名导演郑一标、编剧魏启光、乐师陈华等组成。训练班由剧改会和职业剧团办事处创办,吴伙、谢吟等为管理委员会成员,陈炳光为班主任,谢大目、徐坤全、林和忍等任教。1956年10月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成立,一批潮剧艺术家入会,谢吟当选为副主席。1957年潮剧第一次到北京汇报演出并在京、沪、杭公演。5月15日在怀仁堂汇报演出,潮剧演《扫窗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并接见演员,“潮音今已动宫墙”(田汉诗),《辩本》、《扫窗会》、《闹钗》被誉为“三块宝石”。从建国初开始,潮汕地区业余潮剧团活动十分活跃,1953年后半农半艺的半职业剧团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55至1957年间各县专业潮剧团纷纷建立,如玉春香、榕江、元华、梅正、一枝香、正天香、稻香、怡香、玉正、饶平等潮剧团接连组成。潮剧的普及和提高两方面都有发展。广泛收集艺术资料,收到传统剧目一千三百多出,音乐曲谱一批,《潮剧音乐》公开出版。潮剧第一部电影艺术影片《火烧临江楼》与香港片商协作也于1958年摄成放映。 1957年下半年开始受“大跃进”的影响,潮剧活动也出现了浮夸风,据省存统计资料,1958年上半年,汕头专区产生剧目416个,其中现代戏277个。但同时,也以国庆10周年献礼为动力,组织了一些重点创作,陆续产生了一些较好剧目,如1958年9月全省现代戏会演,潮剧有《党重给我光明》、《革命母亲李梨英》(后易名《松柏长青》),1959年夏省艺术会演有《辞郎洲》、《芦林会》、《刺梁骥》新编的古代戏和整理的传统戏,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完美方面都受赞许,且历演不衰。 1958年12月,广东潮剧团和三正、源正、怡梨、玉梨、赛宝联合组成广东潮剧院,下分五个演出团;1959年5月,在原演员学习班基础上成立广东汕头戏曲学校;潮安、揭阳、潮阳、普宁等县也先后成立潮剧艺术学校或训练班,培养潮剧新人。1959年以广东潮剧院一团为基础组团赴京作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10月27日在怀仁堂汇报演出《辞郎洲》,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观看并接见全体演职员,随后,剧团在沪、宁、杭、赣公演,剧目备受好评,与各戏曲剧团接触和交流,并向梅兰芳、荀慧生、盖叫天等著名艺术家学艺,提高了表演艺术。1960年春中共汕头专区戏曲总支制订《关于提高发展潮剧意见三十条》。至1963年传达贯彻毛泽东关于文艺的批示,潮剧有几年繁荣提高时期,在物质生活条件较差时,潮剧艺术却有“黄金时代”之说。1960年5月广东潮剧团作建国后第一次赴香港公演,1960年10月受国家委托组成中国潮剧团到柬埔寨王国访问演出,为国际文化友好交往出力,向海外侨胞展示改革十年的潮剧新面貌;1960年由各潮剧团青年和戏校部份学生组成青年剧团,7月参加广东省青年演员会演,《闹开封》、《赵宠写状》等剧和张长城等一批演员受到赞誉。当时,粤东潮语区已有省市、县级职业潮剧团18个,闽南区也有县以上潮剧团5个,演出一派繁荣;好戏多有出现,艺术质量提高,整理和研究潮剧艺术蔚为风气,艺术基本建设性质的工程多有动工或完成。新整理的《告亲夫》、《刘明珠》、《闹开封》、《王茂生进酒》和前一时期整理的《荔镜记》、《苏六娘》、《芦林会》、《刺梁骥》等戏拍摄成戏曲艺术片;《柴房会》、《剪辫记》、《赵宠写状》、《井边会》、《龙井渡头》等一批长短传统戏受到广泛欢迎;《江姐》、《龙舌涵》等现代题材剧目也历演不衰。理论研究工作也大力开展,1961年和1962年,由当时潮剧院院长林澜主持先后组织了谢大目、方廷章、谢清祝、徐坤全、杨树青等一批前辈艺人于新兴宾馆开展丑行和旦行表演艺术的发掘,进而分行当进行研究整理,同时,先后举办全剧种的丑戏、旦戏会演,编成《潮丑表演艺术》和《潮剧花旦表演艺术》两本书稿;从收集的1300多个旧剧本中选择880多个整理归档并辑录剧本内容编成《潮剧剧目纲要》;出版《潮剧曲谱扫窗会》和编印《潮剧音乐资料汇编》(共七册);还收集到一批服饰、舞台美术和潮剧历史源流的资料和实物文献。潮剧行当脚色,从古代七角到近百年演化繁复,经研究整理,归纳为丑行十类(项衫丑、官袍丑、踢鞋丑、裘头丑、褛衣丑、长衫丑、武丑、老丑、小丑、女丑),旦行七类(乌衫、蓝衫、彩罗衣、衫裙、乌毛、白毛、武旦),生行五类(小生、文老生、武生、武老生、花生),净行二类(文乌面、武乌面、丑乌面),对各行各当的表演特点有所规范,有利于继承和发展。对于废除童伶演生旦制度及成年男小生唱声不适应传统的同腔同调问题,实践和研究中尝试各种改进办法,如何发展男小生也引起多方关注。 1963年下半年始,潮剧和全国各剧种同样“写现代、演现代、唱现代”,现代戏从百分之几十逐步增加,到1965年竟达到百分之百。地区、省和中南区连年举办现代戏的会演和专题演出等活动,汕头曾有《焦裕禄》和《滨海风潮》的专题演出和中南会演剧目移植演出等。也有一批较好的现代戏出现,如参加1963年11月的省支农会演的《江姐》、《雾里牛车》、《滨海风潮》,和1965年参加中南会演的《万山红》等等。剧团除正常演出外又分小分队(“乌兰牧骑”)深入农村和山乡,艺术人员自1964年2月的“编剧、导演学习班”到1965年11月的“集训”,人员从96人到 1023人,以“活学活用”逐步代替艺术活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潮剧经历了十年劫难,从批判《风雨三迁》、《关于提高发展潮剧意见二十条》开始,继而全盘否定传统艺术,多年积聚的剧本、艺术资料、图书照片、录音唱片等被以“封资修黑货”名目销毁;艺术骨干挨批遭斗,关进“牛栏”,有的致伤、致死。1968年广东潮剧院、戏曲学校和各县市剧团全数撤销,艺人遣散改行或送“五七”干校劳动,只留少数人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所演节目小型多样,重在“突出政治”。1970年组建“汕头地区潮剧团”,各市、县潮剧团也先后恢复建制,历年移植《红灯记》、《杜鹃山》、《沙家澡》、《龙江颂》、《海港》等“样板戏”,1973年复办戏曲学校,也以“样板戏”为教材。否定传统艺术的流毒未清除,新剧目出不来,潮剧景况萧条。 1978年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原剧院及各市、县剧团一批艺人先后归队复业,吸收和培养一批新人,优秀传统剧目恢复上演,新创作了《彭湃》、《七日红》、《恩怨宋家妇》等现代戏,逐步开放上演了《辞郎洲》、《金花女》等古代戏。1979年10月至1980年4月、1981年11月至1982年2月,两次应邀组中国广东潮剧团赴泰国、新加坡和香港演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理论研究工作重新开始,收集残存资料如《潮剧花旦表演艺术》、《潮剧传统剧目》等编印成册,出版《潮剧艺术通讯》、《声色艺》等刊物和小报。1982年整理重编《张春郎削发》、新编历史故事剧《袁崇焕》,在国内外皆受赞誉。业余和半职业潮剧活动亦重新兴起。揭阳县业余潮剧创作相当活跃,出现了《李队长筹粮》等一批优秀的小戏。传统艺术的复兴和创作的繁荣,使80年代的潮剧又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广东汕头戏曲学校也于1981年恢复建制,在当时戏曲队伍青黄不接的情况下,采用长短期相结合等多种培养方式,迅速地培养出一批表演团体急需人才。教学基础建设也得到较快发展,建迁新校址,重新系统编写专业教材,采用折子戏连串形式,既丰富教学剧目,又解决了实习演出剧目。1981年参加全省艺术教育工作会议汇报演出,《穆桂英》一剧得到省文化厅肯定,《羊城晚报》发表了“改得好,教得好,演得好”等文章。戏曲教育工作得到迅猛恢复和发展。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全剧种的各个艺术部门,去芜存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开拓出一个繁花似锦、业绩辉煌的年代,使她昂然屹立于艺术之林而深受海内外潮人所喜爱。然自80年代起,在电视录像等多种新文艺形式竞争冲击之下,潮剧艺术在继承革新、生存发展以及如何培养年青观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