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家乡,端午佳节一近,各个村庄就要准备赛龙舟了。赛龙舟是一年之中的盛事,每个村庄都必须认真对待,能在龙舟赛上取得好成绩,将会成为村民至高的荣光,同时也说明该村的人年轻力壮,劳力充足。

  榕江自西向东,如一条纽带,将家乡十几个村庄揽在身边,蜿蜒而去。如果将榕江从源头提起,每个村庄其实就是一个个的小铃铛,叮当作响,余韵悠长。榕江孕育着我们的童年,从小,我们就是在榕江的波涛里嬉戏成长的。而五月初五端午节,则是榕江最热闹的日子,这时候的榕江不仅是一条母亲河,它还承载着村人对故人、对传统文化的缅怀和继承。

  每个村庄都有一支龙舟队,由村里的青壮年组成。龙舟的做工也有讲究,好的龙舟,气势恢宏,凛然霸气,一旦入水,推波掀浪,如真龙潜水。平常日子,龙舟被包裹严密,放在祠堂里,待端午一到,才在隆重的仪式中请龙出庐,颇像三国时的三顾茅庐。这天,村里少有的热闹,大伙都不干活,就聚在村里看龙舟吉时露脸。

  赛龙舟还未开始,队员们先在江里热身,而江两边早就已经挤满了人。每个村庄,男女老少都倾巢而出,足足把榕江装饰得如镶了花边,舞动了起来,远远一看,真如龙一般了。

  当然,也有不仅仅是出来看龙舟的,年轻男女们,在端午这天还可以安排相亲,只是场地不必在室内,双方家长安排他们一起出来,在榕江边,借看龙舟之名,实则瞄准对象观颜察色。等龙舟赛过后,成与不成,就看双方一句话了。也有本来看人不行,却由于场面欢快,一时开心,就点头应承了的,这可就承蒙端午龙舟的福气了,日后夫妻必能幸福,白头到老。

  端午相亲的风俗起源于家乡潮剧里的一段美好姻缘,潮剧名戏《王双福》云:一介文弱书生王双福在端午这天出来看龙舟,邂逅了千金小姐张翠锦。王双福一边看龙舟一边吃粽子,吃了粽子还举手抓袖擦嘴巴,头上观台阁里的张翠锦看其不顺眼,随手扔下一面手巾,赠予擦嘴。王双福误以为女方献爱意,回家后茶饭不思,单思成疾。最后其姑母从中帮忙,几经周折,终于和张翠锦结为连理,百年和好。

  这出戏在家乡甚为流行,人们都相信真有其事,就把端午这天视为相亲的吉日,成功的几率肯定大。当然,也有在这天看后告吹的。但人们还是宁愿相信,因为相信的不再是迷信,已经是一种文化了。

  突然,江面鼓声大作,预示着龙舟赛就要开始了,人们纷纷往江边挤,稍有不慎也有落到水里去的。龙舟赛进行时,相亲的人暂时也把儿女情长放一边了,趴着前面人的肩膀,吊着头颅往江面上勾。大多时候其实只是闻其鼓声,听其呐喊,不见龙舟身影,而鼓声越激烈,众人的喊声越大,证明冠军也即将诞生了。

  赛龙舟结束后,人们最想看的是那些划龙舟的年轻汉子,他们袒胸露肩,汗流如注,看起来极为洒脱,尤其吸引年轻女子的眼神。她们躲在不远处的树丛里,左一眼右一眼,就是为了看看划龙舟的汉子,但又怕那热忱的心思赤裸在村人的目光下——如此情愫,多美好,也唯有童年时期的家乡,堪可珍藏、回味了。

  如今的家乡榕江,虽然每年端午也都有赛龙舟的风俗,但毕竟外出人多,闹热程度没有先前那样足了。而端午相亲一事,更是在日渐式微。

你是本文的第1638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10-06-15
作 者: 陈再见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