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戏童是从古代到五十年代初期一直流传于潮汕城乡的一种游艺活动,活动时间多在农历八月,尤以中秋节前后最为普遍。一般说,农村比城镇更为盛行。据笔者了解,关戏童的活动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其一是游戏型。活动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在村边或屋前的空地上,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围扰一起,先由主特者往田间捧回一块土,置于香炉之中膜拜之。然后,推出一位孩子作为“脚色”,蹲于中央,拈香闭目。其余的孩子,各人手执香火一柱,上下左右晃动。香火有如鱼贯荧飞。众人一边挥动香火,一边齐诵咒语。“脚色”在香火、烟雾和节奏和谐却又十分单调的咒语所构成的特殊氛围中,昏昏然似欲睡去。至香落,“脚色”跃起,按大家指定题目,手舞足蹈,唱歌演戏,不能自己。所唱内容,多为当时流行的民间戏曲段落和群众所熟悉的民间民谣。时间短则三几十分钟,长则一两个钟头。最后,大家齐唤“脚色”名字,并唱这样的一首煞尾歌:“日落西山是黄昏,家家户户人关门。鸡鹅鸟鸭上寮(回窝)去,劝你同身回家门。”于是,“脚色”醒来,游戏结束。
  其二是舞台型。活动前,先在田野上搭起戏台。活动时,在台上置一领草席,烧一束纸钱。主特者手执木杖登台,将木杖拄地,并口念咒语。接着,“脚色”们陆续上台,手角木杖。他们一触木杖,旋即倒地,如睡如醉。工作人员将他们抬进后台,主持者宣布即将演出剧目。台上乐起,“脚色”们虽双目仍然紧闭,却能跃身而起,并走出前台表演(但不能唱)。他们随着后台的伴唱和音乐节奏,闭目做戏,表演得惟妙惟肖,常常令观众频频喝采。
  毋容置疑,关戏童这项民间游艺活动是潮州民间歌舞和民间戏风的一种载体,它对于潮剧的形成产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由于这种活动带有巫术的色彩,所以自然使人对它产生一种神秘感,觉得扑朔迷离。一些看过关戏童的老人,至今谈论起来,还觉得余兴无穷。至于关戏童中带有巫术色彩的那些成份应当作何解释,我一时确实也讲不清楚,还是留待专家们去研究吧。

你是本文的第1928位读者
来 源: 《潮州乡音》丛刊(二)
作 者: 林有细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