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国佐,字钦翼,号班王,一号旧庵,揭阳榕城(西门)人,明代天启七年(1627)举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出仕四川富顺县知县、兵部郎中等职,有《蜀弦集》、《百洲堂集》等诗文存世,是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人“潮州后七贤”之一。但许国佐为其亲祖母建造专用祠堂——许氏庶祖祠的故事,则是潮汕地区鲜为人知的彰显孝道的史话。 许氏庶祖祠是我国传统女祠中的婆祠(女祠包括节烈祠、祖姑祠和婆祠),位于榕城西马路许氏宗祠东北侧,坐北朝南(与宗祠朝向相同),是潮汕传统“四点金”院落建筑。祠堂前有小阳埕,阳埕前侧为许氏临街(西马路)民居,西侧为许氏明经第(坐西朝东,建于清代后期),东侧为庶祖祠和明经第开阔进出口。祠堂门匾阳刻“许氏庶祖祠”5个行书大字,据说是许国佐亲自题写。祠内建筑古朴素雅,东西厢廊外墙各开一圆形“子孙门”与火巷相通,后堂宽敞,正座设有女祠主牌位,堂匾失考。许氏庶祖祠大约建于明代崇祯丁丑年(1637),是许国佐为其亲祖母金陵贞勉余氏建造的专祠。余氏乃许国佐祖父许公望(许守愚长子,举人,仕湖广祁县、福建顺昌知县)侧室,故其专祠称为“许氏庶祖祠”,俗称“婆祠”。余氏原为许公望侍婢(俗称“赤脚”、“走鬼”),金陵人氏,因在许家一次危难变故中能倾力救护许公望嫡子(许公望之妻卢氏育有六子),使其转危为安,深受许公望赞赏而被收娶为侧室(余氏育有二子,排行第七、八:长子许有寷,即许国佐之父,号万石,庠生,过继许公望早卒无子的五弟许公期为嗣;次子许有宣,号旭石),她的裔孙称她为“祖婆”。据说,许氏庶祖祠是目前揭阳地区尚存的唯一一座建造于明代的婆祠,也是揭阳地区建造时间最早的女祠之一,于2005年2月被列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许氏庶祖祠也属于另一类型的祠堂——生祠,它是许国佐在祖母余氏祖婆还健在时就为她建造的(余氏卒于崇祯十五年(1642)),时间当在重修许氏宗祠的同一年(1637)或稍后不久。生祠是为健在的人建造的祠堂,里面供奉的是祠主的长生牌位,有祈寿祝福的意义,祠主去世后则改用神主牌位,用以祭祀,祠堂性质也随之变为普通祠堂。据许氏族谱载,西门许氏宗祠原是其八世祖许守愚(许国佐曾祖父,举人,仕南京池州东流知县)晚年开始营建的许氏祖祠(祀许氏榕城始祖玉窖公),但在万历戊寅年(1578)未就而卒,万历庚辰年(1580)由其子孙续建竣工。约60年后的崇祯丁丑年(1637),许守愚之孙许有寷(官至庆州通判)见宗祠颓废,遂“割产葺之,增置祭田,俾祀事无缺”,进行重修(清版《揭阳县正续志。懿行》)。其时,许国佐已在兵部任职官,父子皆仕宦显达。但宗祠重光、家族荣耀之际,许国佐父子却心存愧憾,因为宗法礼制有“赤脚(阿婆)不能入祠”的规定,即许国佐的祖母余氏阿婆百年之后,她的神主不能进入许氏宗祠配祀供子孙祭拜。其时许国佐父子在名分上虽属许公期裔孙,是余氏的“侄子孙”,但实为母子祖孙,血缘亲情天伦之属。所载,许有寷过房承嗣时尚幼,其生父母“教督之者益至”(《揭阳许氏族谱》)。许国佐为了报答祖母余氏的养育之恩和消除父亲的顾虑,遂将许氏宗祠东侧一“下山虎”宅居拆除,为祖母建造一座“双背剑”生祠建筑——许氏庶祖祠。在古代宗法文化中,建造祠堂属于报本追源、尊祖敬宗的重大举措,而为庶祖建造生祠更是彰显孝道之举。许国佐父子修宗祠、建生祠的做法,演绎的是崇孝报本的美德。 许国佐一生彰显孝道。继为余氏祖婆营建生祠之后,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许家余氏祖婆去世,为了表达对祖母血浓于水的亲情孝心,遂将位于揭西灰寨一座有“丝线吊金钟”美称的小山丘买下,送给叔父许有宣作为余氏祖婆的专用墓葬地(余氏墓今尚在)。南明隆武元年(1645)朝廷许以高官征用,许国佐则以父有寷有疾不就。同年,揭阳武生刘公显所率“九军”攻陷揭阳县城,烧杀劫掠,许国佐之母江氏被劫持。许国佐于是亲往“九军”大营,愿以身代母,赎回娘亲。因拒与“九军”合作起义,于1646年惨遭杀害,时年42岁。清版《揭阳县正续志》均称“时以为死孝云。”在明清时期潮汕历史文化名人中,许国佐被誉为忠孝典范代表人物。近代岭东知名画家、诗人孙星阁(十万山人)有诗《咏先贤许国佐墓》赞曰:“有明一代老诗人,吟到蜀弦百转声。揭岭有公山有骨,千秋忠孝记成仁。”《诗经》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世易时移,重提先贤许国佐建造许氏庶祖祠等彰显孝道的史话逸事,但愿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正能量能得到当代人们的了解和传承,使中华孝道这一传统文化中的“首善”(百善孝为先)能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
你是本文的第441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13-09-23 作 者: 谢若秋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