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姚铎——一幅封面照片背后的真实故事(上) 最新 图1张
                      ▲李亮(左)、陈德惠(中)和李习楷(右)合影

   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年轻时就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陈泽根据早年发生在潮汕地区的革命故事,写下了《刺姚铎》一文,深切纪念当年的革命先辈和他们为党的事业奋不顾身的英勇精神。这篇传奇故事中目前健在的主人公都已是90多岁高龄的老人,文中李习楷、李亮、陈德惠都是有70多年党龄的老同志,他们当年所做的许多革命工作都不为人知,本文中所披露的许多细节也是第一次见诸报端。2004年12月,多年未见的3人重聚,留下了这张难得的合影。

  本报将分3次连载这篇语言生动、情节曲折的传奇故事,将潮汕地区当年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呈现在读者面前。《刺姚铎》根据当年的真人真事写成,该事件当年曾震动了潮汕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相信许多读者读了这篇传奇故事后,会对革命前辈为党的事业和人民解放而奋不顾身的精神有更多的了解和敬佩。

  在中国人民庆祝抗日战争60周年的时候,汕头市老游击队员联谊会出版的《老游击战士》封面,刊出一幅由李习楷、李亮和陈德惠在耄耋之年叙晤的珍贵照片。他(她)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峥嵘岁月中,为党的事业和潮汕人民的翻身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毕生心血,在对敌斗争中的一些传奇故事,早在潮汕和粤东民众中广为传颂。

  国文教师

  1944年初秋,校址设在揭阳学宫(孔庙)的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开学了。上午9时,在学宫东厢的三年级甲班教室内一片静寂,40多个男女学生正翘首以待。这时,校长黄昌祚带来一位身着浅色西装约30多岁的中年人同上讲台,并作简短介绍说:“陈庆宇老师担任你们新学期的国文课。”话音一转说:“他是一位知识丰富、阅历深广的难得老师,你们应该认真听课,好好学习。”说完还特别对着他点了点头,礼貌地离开教室。

  当学生们正静寂地等待听讲第一课的时候,可老师出人意料地翻了一下课本、念了一两段课文之后问:“同学们都能看懂吗?”“能看懂!”许多同学几乎齐声回答。“好!那你们回去自己看吧!”他闭上课本,离开课文,用亲切的潮汕话,讲述目前抗日战争的形势,说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惹上强大的美国,又不自量力出兵侵占东南亚,战线过长,眼下潮汕真正的日军不多,大部是汪精卫的伪军,如今日军的实力,与抗战初期比较,已是“强弩之末”,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

  他翩翩的风度,中速的语言节奏,随手拈来的比喻,给学生们上了内容十分新鲜的一课;特别是那些年纪较大的女学生,目不转睛地听得津津有味,对这位学问渊博的新来老师留下更加美好的印象。

  在揭阳简师,国文是重点课,作文是国文课中重中之重,每周至少要写一篇,老师上课时出题目,下课收卷(一般两节相连约一个半小时),中间还在课堂上来回巡视。所以,有不少同学都把作文课视为畏途。这次新的老师有新的方法,要同学写生活中“一件难忘的事”的记叙文,并扼要解释说,可以写自己、写家庭、写社会中所见到的事件,可写事实、或带议论和感想,可以用同题,也可自己另定题……经一启发,同学们都感到作文较为宽松、较易入题,兴趣也渐渐增加。

  陈庆宇来校上课的时间不久,似乎对揭阳县城的一中、真理、简师学校特别是学生的经济生活情况十分了解,对当时在三校学生中广为传播的“一中阿爷,真理阿舍,简师乞食”的顺口溜也不陌生,意谓揭阳一中是公立重点完全中学,读一中要有钱缴学费还要一定分数线;真理是一间私立的教会中学,只要能交得起高价学费便能入校;而县办简师则不但不收学费,而每学期每月每人还可补贴10公斤大米(实际上4年才发到一个月,其余都被级级官员和校长贪去),学制4年毕业后教小学,学生特别是男生家庭都较贫穷。因此,陈庆宇的讲课针对性很强,常联系潮汕经济生活状态掌握多数学生的心理。有一次,他在批改学生作文中,看到有一篇反映潮汕1943年大饥荒,田园失收,饥民外出逃荒,有的穷人把刚出生的女婴丢在河墘被野狗咬食的惨状,点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的现实。他为文章写了评语在班里表扬,博得许多学生的拥戴,认为他敢揭露现实鞭挞腐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老师。

  仇杀?情杀?

  1944年10月2日,星期一。上午8时半,简师学校三甲班的同学照常来到学宫东厢的教室等上国文课,照例等待分发经老师批改的上周作文。可左等右等毫无消息。有同学到教务处询问,都说不知。到校长室说校长不在。不知谁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得到消息说:陈老师得急病住院了。

  得什么病?住哪医院?很快,消息像炸锅一样传遍全校。可版本有同有不同。同的是:不是病,是枪伤;不同的是枪伤原因:是抢劫?个人恩怨报复?还是三角恋情杀……众说纷纭。很快,住院地址也知道了,但学生目前不能去看,什么时候可去,等待通知。

  一周之后,三年级甲班的学生终于得到告知,可以分批去真理医院探望。

  真理医院位于县城北门马衙渡口南侧,前身是清末美国基督教会一位女医生创建的真理医馆,只设门诊。后来才改名真理医院,扩建楼房,增设住院部和设置病床,是当年揭阳一带外科手术水平最高的医院。陈庆宇受伤后便住在医院二楼的一间单人病房。这天上午10时,当简师学生通过外面便衣守卫进入病房的时候,神态完全清醒的陈庆宇半躺在床上,微笑着向大家点了点头。在笼统随意地问完学校和班里的一些学习情况之后,便撩起印有“真理医院”字样的宽大上衣,指着侧背的一道约10多厘米长已经缝合的红色疤痕解释说:“只有一颗弹头,当晚便顺利取出了。”在场有的女生从来没见过这种情景,特别是她崇敬的老师受到这意想不到的创伤,心里很难过,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陈庆宇反而轻松地安慰说:“没事!没事!这只是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过几天我就出院了,继续给你们上课。”

  这时有一个护士进来,劝大家不要跟病人说太多话。于是七八个涉世未深的男女学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她)们尊敬的老师的病房。

  他们都很年轻,小的才十五六岁,大的也不过十七八岁,多数出生于贫困家庭,都有一颗朴素的同情心,用美好单纯善良的心看待人间一切事物。他们哪里知道,就在他们的身边,他们的老师、课室、学校、县城和榕江平静无波的水下,正蕴藏着一场善与恶、美与丑、血与火的震撼着潮汕、兴梅地区的生死复杂的斗争。

  双重衔头

  陈庆宇,原名姚铎。1909年出生于澄海县城关镇。16岁在澄海县立中学读书时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后历任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宣传部长、中共潮梅临时特委书记。1941年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2年5月26日,南委组织部部长郭潜在曲江一个秘密交通站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后叛变,次日即带领特务逮捕了粤北省委书记李大林,接着又带特务连续逮捕廖承志、南方局副书记张文彬、宣传部长涂振农、广西省委副书记苏曼等30多人,南委领导机关受到严重破坏,中共中央立即决定南委领导的地区除敌占区游击区外,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共组织一律暂时停止活动,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已暴露身份的党员一律转移。因此,南委书记方方决定姚铎暂时撤到敌占区澄海他的家乡隐蔽,然后乘船到上海再转赴新四军部队工作,并嘱组织交给姚铎一笔充足的旅费。

  姚铎到澄海后,把乘船赴新四军一事丢诸脑后。整天和当地的敌伪警察局长、区长和县长混在一起,吃喝嫖赌,同流合污。甚至把苏北区区长的小姨太也勾引到汕头姘居。这样,澄海敌占区党组织负责人周礼平、李习楷定期筹给他的生活费用如杯水车薪,只好动用北上路费,路费很快用光,便大卖他村里的姚氏公田。最后,竟想盗卖党组织秘密埋藏下来准备重建武装时使用的枪支,幸为保存机枪的同志所拒并及时报告周礼平。周礼平反复劝导无效,只好逐级向上级请示。

  1943年底,潮汕地下党负责人林美南接到中共南方局的指示,将姚铎护送至重庆八路军办事处。1944年春节过后,潮汕地下党负责人之—的普宁特派员吴南生,根据林美南的决定,“陪”姚铎取道兴梅粤北,经10多天的长途跋涉,到达重庆红岩南方局即八路军办事处。

  他们在南方局招待所住了将近半年,和各地到重庆准备转延安的同志一起参加学习。这年夏天,林伯渠、王若飞代表中共从延安到重庆参加国共谈判期间,王若飞在内部作了延安整风学习情况的报告,谈到了“抢救失足者运动”的具体内容。这时,南方局准备利用谈判时机,输送一批干部到延安,大家闻讯都十分高兴,唯独姚铎思想紧张,情绪低落。数天后的一个早晨,姚铎借故与吴南生吵架,大闹一场后趁势奔出招待所,中午也不来吃饭,大家遍寻无踪,过了几天仍无消息。根据姚近年的种种表现,估计已投靠国民党。

  不出所料,姚铎借故离开招待所后,即投奔国民党中统局,很快受到信任重用,接受在南方组建中统特务的反共秘密——组织“中国共产党非常委员会”的重任。同时任命他为国民党中央党部专员,令其立即返回潮汕,抓住南委被破坏后我党组织仍未恢复这个极好时机,用恢复组织活动名义,以党组织领导人的身份,建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非常委员会”诱骗两年前分散隐蔽的潮汕地下党员上钩,一网打尽。

  1944年8月上旬的一天,一架国民党飞机载着一位身穿银灰西装有着“中国共产党非常委员会特派员”陈庆宇和“中国国民党广东省调查统计工作专员”陈继先两个不同衔头的姚铎,从重庆直飞广东北部山城韶关,这是他的老同事新搭档原南委机关组织部长郭潜(现在中统机关改名郭乾辉)特别安排的。他感到特别惬意,想不到事过两年,变化竟如此巨大,柳暗花明,前途似锦,此去潮汕,将可大显身手,想到这里,竟掩不住踌躇满志。

  他下了飞机提着轻便行李,直往位于市区的“谦庐”。

  这是一座秘密的高级宾馆,设备齐全,国民党特务机关东南亚的情报机构便设在这里。进出“谦庐”的人物也绝非常人。他是以国民党“统计专员”身份才有资格入住,但他还有一张“共产党人”的面具。这里条件虽然舒适,但不能久留,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第二天便离开宾馆,坐车前往兴宁转揭阳,化名陈庆宇,以进步知识分子面目出现在揭阳简师任高年级国文教员。

  闭气假死

  姚铎叛变未到揭阳,潮梅党组织负责人林美南已收到重庆吴南生发来的信函和明码电报:“逆子不孝,卷款潜逃,望注意其变卖家产。”林美南即召集李碧山、周礼平和揭阳地下党负责人王武等商讨对策,决定由周礼平为总指挥,王武在第一线策应,处决叛徒姚铎。

  1944年9月底,由周礼平组织的蔡子明、许杰、李朝道、许悦标、余石5人,化装成小商贩,从敌占区潮安江东佘厝洲出发,由革命母亲李梨英引路,通过潮汕平原敌伪和国民党的林立岗哨,进入榕城。农历中秋节深夜(10月1日),他们带着地下党提供的两把手枪和匕首斧头,顺着事前观察好的路道,潜进简师学校东畔环城路侧一幢亭阁二楼姚铎的住处,见他躺在厅上还未入睡,便迅速上前先用冷兵器刺姚,不料姚铎反应极快,在扭打挣扎中还抓住一支匕首柄,蔡子明马上对着他上身开了一枪,姚铎立即卧地屏息不动装死,蔡子明上前摸着他的鼻孔,见气已绝,便带着行动小组立即撤离榕城,乘夜奔返潮安江东佘厝洲报喜。

你是本文的第1071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1-06-12
作 者: 陈 泽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