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康熙年间,潮阳赤寮有一秀才,名叫张皇士。他科场失意、两袖清风,为养活家小,只好到邻乡当一名私塾先生。一天,正愁微薄的工资难以养活七个儿子,想卖掉第四子张勋时,老邻居张伯却匆匆走进私塾门连声道喜。皇士问:“喜从何来?”张伯说:“秀才娘产下一女,你现在有七男一女,正应七星伴月之说,不是大喜么?”皇士长叹道:“虽是吉兆,但家贫如洗,如何养活他们?这个学馆的东家很喜欢随我到这里读书的老四勋儿,我正想把勋儿送给他呢。”张伯连忙阻止道:“这千万不可。儿孙自有儿孙福,既生之则养之。何况阿勋眉清眼秀,天庭开阔,地阁饱满,长大必然成才,怎可送人?”在老邻居的谏阻下,张皇士终于打消了卖儿子的念头。 不几年,张勋已长成身材伟岸、相貌丰满的少年。他聪慧机敏,孝悌谦恭,勤谨好学,毅力过人,乡人都说,张勋将来一定金榜题名,他父亲也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可是十四岁那年,他父亲积劳成疾,突然仙去,张勋只好辍学谋生,跟着乡人于黄昏出门,翻山越岭到桑田去贩鱼。在桑田买了鱼就星夜挑过岭,鸡叫三遍才跌跌撞撞把鱼挑回家。放下鱼担,马上挑起尿桶到溪边挑水浇菜。天一亮又快步回家将贩来的鱼虾挑上肩,走乡串巷叫卖,直到过午才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将带着鱼腥味的银两交给母亲买米度生。 这样,不管霜风雪雨,还是炎夏酷暑,张勋终日在赤寮到桑田之间的山路奔忙着,在赤寮、贵屿、铜盂等地来回穿梭、挨家逐户叫卖着。渐渐地,四乡六里的人们纷纷传说着:这个赤寮少年做生意忠厚,不短斤欠两,价钱不二,童叟无欺。因而邻近乡村的人们都争相向他买鱼,当买不到张勋的鱼时,才勉强向其他鱼贩子买。张勋成为练江北岸人人欢迎的鱼贩。 转眼间,张勋到桑田挑鱼叫卖已有十多年,桑田圩所有鱼行的老板都发现,这个赤寮后生相貌不凡,脚手勤快,交易公平,又讲信用。他一走进鱼街,老板们争相与他打招呼,把他迎进自家的鱼行。桑田最大的鱼行老板黄长者更是独俱慧眼,他发现:张勋的鱼筐一放在他黄家的鱼行里,他的鱼行当天的生意就特别热闹;张勋的鱼筐不放在他黄家的鱼行内,他的鱼行的生意就非常冷淡。张勋的鱼筐放在哪家鱼行,哪家鱼行生意就红火……这一切引起黄长者的思索。他想,莫非此人有福相?莫非他是个“财王”?有一个晚上,黄长者的妻子无意间问丈夫说:“你平时少喝酒,为什么今晚喝了三杯,莫非有什么喜事?”见妻子动问,黄长者就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她,然后说:“今天,全桑田的鱼是我家卖的价钱最好,也最先卖完。这完全是张勋为我带来的福气啊!” “这样说来,这赤寮后生果真是个福人,将来必定大富大贵!他今年有几岁了?” “最多不超过三十岁。” “何不把我家女儿许配给他?” “女儿命理过硬,要刑克丈夫,别连累人!” 为人厚道的黄长者有一女儿,聪明娴淑,秀外慧中,但算命先生说她命带铁扫帚。开始,黄长者夫妻都不相信算命先生的话。后来,女儿年届及笄之时,凡来谈亲事者皆家遇巨变,婚事一谈成,男方不是突然病故就是家庭破产。因此,桑田、华阳一带的乡人都说黄长者的女儿是扫帚星下凡,再也无人敢来谈亲事,黄家女儿也一直待字家中,至今已近八载。 一听丈夫说女儿命理硬,不可连累人,妻子就抢白道:“女儿命理硬,就应找有福之人来相配!难道你要将女儿长留在家,这岂不害她一生?” 黄长者听后,沉吟半晌,然后低声说:“说来也是。” 第二天,黄长者就对他的账房先生面授机宜,要账房先生伺机为女儿做媒。 此时,张勋年届三十,上面三位兄长都成家立业,下面三位弟弟也已长大成人,小妹正待字家中,母亲正为他未有家室而愁眉不展,自己也因影响三个弟弟成家而心事重重。一闻账房先生之言,顿时喜上眉梢,忙回家禀明母亲,母亲立即点头应允。黄长者得知张家应承婚事,怕夜长梦多,旋择吉定婚、送聘。说来也怪,与张勋定婚之后,黄小姐这把铁扫帚不灵了,它非但不会扫去张家的人丁,也不会扫去张家的财气。而且,由于张勋每到桑田必到黄长者的鱼行,黄家的鱼行生意更加兴隆了。人们都说,黄小姐所带的铁扫帚扫入无扫出,把桑田所有的鱼行的钱财全扫进黄家;也有人说是张勋这个福人给黄长者带来了福气。桑田的鱼行老板们一个个嫉妒极了,他们眼里喷着嫉妒的火,恨不得把黄家鱼行烧掉;也恨自家老婆不争气,没有生下一个象黄小姐一样的女儿,来偷走张勋的心,把张勋夺过去。黄长者夫妻则暗心欢喜,商量着为女儿安排一份陪嫁外,还准备一箱银子让女儿过门时带去。 张勋完婚后,黄长者一方面出于对女婿的爱惜,一方面怕女婿心有旁骛、被旁人看中而把福气带给别人,因此把女婿叫到桑田帮他经营鱼行。张勋在岳父的鱼行帮忙年余,使鱼行财源滚滚。次年除夕,张勋回家过年,妻子于枕边问:“到鱼行帮忙一年多,年终结账了,阿爸分给我们多少利润?”张勋说:“除了工资外,加一个红包,里面装银票二百元,哪有红利?”妻子听后默默不语。有顷,她悄声说:“靠人不如靠已,帮人发财不如自己做生意。” 春节过后,张勋挑着鱼筐到岳父的鱼行对岳父说:“为了照顾家庭,管好田园,准备干老事。”黄长者再三挽留,张勋还是辞去鱼行的职务,买了一担鱼,乘夜挑回赤寮,又开始了中断一年多的走村串巷的卖鱼生涯。 有一天,他从桑田挑鱼回家,有点疲劳,倒下就睡。刚入梦,耳边就有人对他说:“萝卜二耳听霜降,刚出行嫁叶的萝卜水不要浇太多。”他口应声“好”就翻身起床,以为睡过头了,细看,妻子正酣睡着,望窗外,一钩新月正对他露着笑脸。他的睡意一扫而光,就挑着尿桶往溪边挑水浇萝卜。浇了萝卜苗,天还未亮,就顺便到溪边挑一担水回家冲洗猪栏。来到溪边,见一只白兔蹲在水边,忙放下尿桶,向白兔扑去。白兔“扑”地一声从他脚下窜逃。他追至山脚,眼看白兔藏身大石下,已无路可走,就伸手抓去,谁知白兔一晃不见了。细寻找,见大石缝中露出一点白色,想是白兔藏身那儿,他口中低语道:“这回你走不了啦!”说着把手伸进石缝,一摸,吓得满头大汗,忙把手缩回说:“圣人宽宥,弟子无知!”原来他摸到一个装死人骨头的灵瓮!正想站起身回家,却见灵瓮里银光闪闪,忙借着拂晓的微光定睛细看:是一瓮白银!他喜得心头直跳。把白银倒进尿桶,拔几束青草盖上,然后挑回家。 不久,他用这些天降之财买了一批田地。家庭宽裕了,但依旧过着挑鱼叫卖,勤劳种田节俭过日子的生活。 隔年的一个拂晓,张勋浇完了菜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正倚在床上小憩,猛想起还有一块菜地忘记浇水,就强打精神,挑起尿桶出门。来到溪边,一匹白马在溪边饮水。他想,是谁家的白马断缰了呢?应把它牵回村里,交还失主。他把一担水挑上溪岸,正要转身牵马时,白马不见了,只好自顾挑水浇莱去。第二天清早,他又在溪边见此白马,但一眨眼又不见了。一连十多天,天天如此,他犯疑了,连声说:“怪,怪!”回到家里,妻子见他口里总是不停地低声说:“怪,怪!”就问道:“怪什么?什么怪?”见妻子动问,他就把十多天来的奇遇告诉她。妻子听后说:“这可能是天要降福于张家。待我缝一条裙子,你明早往挑水浇菜时,把裙子带去,若白马出现,你即放下尿桶,将裙子披于白马身上。” 第二天,四更刚过,张勋腰缠裙子,挑着尿桶来到溪边,白马正低头饮水。他见状大喜,忙按妻子的吩咐,将裙子披盖在马背上。裙子一盖上,白马一闪不见了,却见裙子披盖在旁边一棵老树下的地上,翻开一看,竟是一马槽!马槽里全是白银!大喜之时,力气倍增,一马槽白银装满二尿桶。足足有三百多斤,张勋竟快步如飞挑回家。 于是,他先后勤勤俭俭地为三个弟弟办完婚事,再购置一批田地,并为小妹准备了一份嫁妆。 说起张勋的小妹,全赤寮人都说她有福气,因为人们都说她父亲生七男一女,是七星伴月,有七颗星来相伴的月是最珍贵的。算命先生也说,此女的命格属贵格,因此,四乡六里的有钱人家争相托媒来说亲,经过几番选择,母亲决定将女儿许配仙波乡刘家为媳。但母亲怕女儿把张家的福份拖走,就按算命先生的吩咐,准备了一领乌被单,女儿上轿时,将乌被单盖于轿顶,并交代张勋的大哥一边盖乌被单一边念:“乌云盖月。” 小妹出阁那天,暴雨大作,四点金厝的天井积满雨水,花轿由大门外移置前厅,但新娘要上轿必定要走正门正路,天井又全是水,怎么办?只好在前厅与后厅中间的天井上铺上一道木板桥,大哥牵着小妹的手由木板桥上通过,到前厅上轿,以免弄湿鞋袜。时辰已到,媒婆陪着小妹从房里出来,大哥正要牵小妹上轿,见天井上铺的木板桥太窄,不能二人并排通过,眉头一皱,负责铺木板桥的人会意,就说:“啊,木板桥太窄——”另一人接口就说:“再架家块”(即再铺一块木板)此话与潮州话“再嫁一个地方”谐音。说人无心,听人有意,聪明的小妹听后连鞋带袜涉水走过天井,上了前厅,边走边说:“我只走一次!”众人皆说小妹聪慧,张勋也为小妹的聪明而微笑。小妹上轿时,张勋的大哥遵母命突然拿出乌被单盖于轿顶,盖后念道:“乌云——”张勋未等大哥的下文,即与小妹异口同声地抢着说:“飞过月更明!”一时间,他大哥连声说:“对,对!乌云飞过月更明!”他母亲在房里听后感叹地说:“天意,天意!” 小妹出嫁,弟弟成家,张勋把家中的田产让兄弟们经营管理,自己把眼光盯在海水养殖业上。他从韩江口到榕江口,从龟头海到牛田洋;访问了饶平的养殖户,拜访了惠来的渔民;他到滩涂里摸(鱼兆)鱼,在礁石上剥石鲍,他学会了乌耳鳗的捕捉方法,学会了膏蟹的养殖技术……他的足迹遍及潮州沿海各地。这一年,他看中了桑田的海水养殖,就来到老丈人的家。黄长者的邻居吴老大一听说张勋到来,就走过来坐谈,三句不离本行,一谈起做生意吴老大就长呼短叹起来。原来,吴老大是专门养红肉的大头家,他的红肉埕养殖的红肉粒大壳薄,销路很好,几年来赚了不少钱,成为桑田数一数二的大户。几天前的一个晚上,他的红肉埕上的红肉突然卷成番薯畦状,然后象一条长龙似的卷向大海,全埕的红肉一眨眼间全部走光了,到手的钱银成空!正埋怨命乖运蹇之时,他的账房先生匆匆到他的耳边对他说:“听说……”吴老大大喜,忙到黄长者家找张勋。听了吴老大的话,张勋心中一动,然而却平静地说:“我们到红肉埕去看看。”在红肉埕实地观察之后,吴老大问:“怎么样,我们合作经营吧?”张勋沉思一阵之后说:“好,这红肉埕算有我一份啦。”声音刚落,只见潮水滚滚,一条长龙浮上了水面,细看,卷成番薯畦状的红肉在海面上滚动着卷进了红肉埕!同往的黄长者和吴老大都傻了眼,张勋却喜得朗声大笑!这一年,张勋的红肉埕大丰收。这件事一传开,赤寮、桑田以及附近的商家都来求他合做生意或联合经营鱼塘和海上养殖场。凡与张勋合作的商号,生意都很好,年年大赚。从此,不管张勋同意不同意,张勋知道不知道,商家们都在自己的生意中为张勋立下股份,年终分红时,商家按股份将张勋的红利送来,张勋一头雾水,不肯收下,及至说明原委,他才知道这些老板们并未得到他的首肯而私自为他名下立股份。据说,当时也有少数财迷心窍者,为得到张勋的福份而以张勋之名入股,年终时,红利自饱私囊,结果次年的生意大败。 经过十年多的经营,张勋一跃成为潮阳四大富豪之一,人们都称他为“财王”,财王张勋的名字以及他的轶事也在潮阳各地传开了。 有商业意识的张勋,看到赤寮原来的小市场已不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经过一番筹划,他先出资将原来的余厝埠市场收购下来,接着鼓励赤寮的乡民、乡绅群策群力将小市场扩大,将浮涧街改建为直街,遂后建了米街、布街、糖粉街及蔬菜、水果、柴草圩场。市场建成后,规定每逢旧历二、五、八日为圩期,订立了敬外客、守信誉、禁小偷、禁强买强卖等规章,并于市场内开设坐收商号,专门收购过了中午尚卖不出的货物,大大方便了远道肩挑来上圩的卖货人和外地来购买成批货物的客商。从此,赤寮商贾如云,热闹非常,成为县内有名的圩市。 富起来的张勋还能饮水思源。他自幼在赤寮长大,深知赤寮“一场暴雨,山洪成灾;三日炎阳,赤地千里”这个“日曝寨”的乡民之苦,所以,他广谋筹措,起早摸黑地研究山川地势之后,就慷慨出资,开凿东沟坑排洪渠;筑坑仔灌溉渠,截引大沙坑水源来灌东西洋的大片农田,为赤寮百姓解除早涝的威胁,成为千秋佳话。 乾隆十七年,海阳县蝗虫肆虐,两造失收,饿殍遍野,张勋闻知,亲押大米十船,前往赈济灾民。潮州知府周硕勋甚为感动,亲到码头迎接,并邀张勋到府衙谈心,赠送了他亲笔题写的“惠济乡民”的牌匾,海阳的饥民也送了一桢“世行其德”的牌匾。遂后,周硕勋几度巡视赤寮,目睹张勋带头兴修水利后赤寮五谷丰登的新貌,当即挥毫,题写“谷饶”二字,并通知县衙,将“赤寮”这个乡名改为“谷饶”。 不久,潮州知府周硕勋借鉴张勋兴修水利的经验,在海阳兴修水利,由于缺乏资金而动用库银。有人告密,朝廷即要派人来查账,周硕勋亲到潮阳各富户借款以垫还国库。富户们想,借钱给知府,等于肉投虎口;将来向知府讨钱等于往虎口中夺肉,因而一个个婉言谢绝。周硕勋到赤寮之前一天,就有人来警告张勋:千万不可借钱给知府。来人走后,张勋细想:周知府是一外地人,到潮州为官,置纱帽于不顾,私自挪用国库银两兴修水利,这种以百姓利益为重的官员少有啊!我怎忍心看他因而被治罪呢?正低头沉思,他的孙子张铿进来,见状就问:“祖父何事不乐?”张勋把事情的原委说了,张铿又问:“把钱借给知府后会影响我们的生意么?”“毫无影响。”小孙子就说:“祖父呀,我们不也是兴修水利和救济穷人么,周知府也是为穷人呀!”张勋一听,大喜道:“张家大幸也。”第二天,周知府来到谷饶,张勋热情款待并留知府在张家过夜。次日,周知府向他言及库银之时,张勋说:“大人放心,所需之银两,张某已全数装在船上。”周知府惊问:“我还未言来意,你怎么知道我要向你借钱?”张勋说:“大人忧国忧民,解民难之义举早巳扬名潮州,朝廷派员查账之事,我也略有所闻,我细想,大人定把张某视为知已,因此,昨天已为大人准备了这一笔银两了。” 由于张勋慷慨解囊,周知府如释重负。回府城后,朝廷派来查账的官差也到,周知府免了被治挪用库银之罪。数年后,朝廷核准海阳县的水利工程,拨来兴修水利的经费,周知府亲押银两到谷饶交还借款。至此,周知府也把张勋视为莫逆之交。 与周知府的交往,他深为周知府学识的渊博而惊叹,自己也暗下决心:务使子孙仓廪实且通礼仪,衣食丰而知荣辱。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需兴学育才!乾隆二十年,张勋掏出二千两白银,创办了“贵山书院”,并置学租三百石为常年办学经费。建书院期间,潮州知府周硕勋多次前来指导并为书院题名,现在墨迹犹存。 书院建成后,平时嫉妒张勋的人即向朝廷告密,诬说赤寮看人建王宫龙殿图谋造反!乾隆皇帝即派钦差来潮州查处。钦差来到府城,周硕勋大惊,急忙派人到赤寮,要张勋在书院中塑韩愈、释迦牟尼、十八罗汉的塑像,自己则陪钦差到潮州各地游山玩水,以拖延时间。待钦差吃喝玩乐、寻花问柳过瘾之后,才陪到赤寮碴看书院,钦差见书院实为韩祠和佛庙,只好回京复旨,风波也告平息。 事后,张勋感慨地说:“幸周知府相救,否则张氏家族休矣。” 其妻黄氏说:“这是你平素积德行善,助人为乐的报应啊!” 正是由于张勋有积德行善,克已待人,勤俭拼搏的品德,为他的后代立下了榜样,他的子孙也以他为千秋典范,因而张勋的后代人文荟萃,财丁兴旺,成为谷饶的望族,张勋的奇遇及其行为也传颂千古。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