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千多以前,潮阳的县治在临昆山南麓(今和平镇练北乡地面),到了唐代元和年间,县治迁移至东山下的新兴乡(今棉城兴归地面),下面讲的,便是移县治、建县衙时的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 话说当年潮州剌史韩愈到潮阳灵山寺回访大颠禅师后,在潮阳县尉史虚己的陪同下,视察了潮阳县治。韩愈在考察了潮阳的民情风俗、地理环境和生产状况后,认为临昆山一带村落零散、人口不集中,且距府城潮州有一百五十多里,翻山越岭,交通不便,不大合适做县治,韩愈把这个看法对史虚己说了,史虚己深有同感,他告诉韩愈,老百姓也有这个看法,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称土的传说:有位神仙,变成一个老人,带着一只狗,每天早上日出时,便出现在昆山坡上,狗在山坡觅食,老人则用竹筒装土,再用小秤子称土,并把从别处带来的土两相称量比较,日暮时,老人和狗便沿着小北山脊往东奔去。有一天,老人称完土后告诉人们:昆山地轻,东山地重。老人说罢,带着狗又朝东而去,从此不再来了。 韩愈听罢,微微一笑说:“韩某虽不信神仙,但这神仙称土的传说却道出百姓的心愿啊!” 一连几天,韩愈勘察了绵亘于潮阳境内的小北山走向。小北山属赤兔山脉,但见赤免西来,跳跃向东,临昆山为其右侧护翼,主脉继续延伸,终止于东山前的一带平川上。这一带平川濒临南海,左右有东山西山开屏列幛,前后有练江榕水护绕萦迥,聚山水灵气,据海陆要冲,村庄错落,渔耕相兼,政令通达…… “妙啊!”韩愈不禁赞叹,“果然是东山地重,这里确是群龙会首之地啊!” 于是,东山脚下最大的村庄——新兴乡,便被定为潮阳新县治。 县治定了,县衙定在哪里呢?如果说县治是“龙首”,那么县衙便是“龙睛”了,潮阳官民对选衙址一事很看重,出于对韩刺史的敬重和信赖,大家都认为这“龙睛”还是由刺史大人来点才准,而韩愈也兴致勃勃地想为潮阳选一处好衙址。可是,没想到选衙址一事却使韩愈为难了。 原来,韩愈选中了一处非常合适的地点,那是靠近新兴乡北面的一个小平岗,这小平岗是赤兔山脉的终点,位居要冲,势如卧虎,俗称“虎地”,此处若建起县衙,正是龙点睛,虎生翼。可惜的是,小平岗已有所属,是新兴乡范氏家族的墓地。听史虚已讲,岗上主墓葬的乃是“始劈榛莽于潮阳”的晋代郎官范昌谷。若此处定为衙址,墓冢便得迁移,而世风却极重墓葬风水,迁坟移墓可不是件轻易的事,何况这里是风水宝地,又是不寻常的墓葬。韩愈想避开虎地另选衙址,可看来看去,皆不合适,为一县之大局着想,衙址确实非虎地莫属! 怎么办?韩愈想来想去,忽然想起了一个关键人物,此人便是史虚已不止一次对韩愈称赞过的范氏族长、范昌谷的裔孙范思颙。韩愈心想,如果范思颙真象人们所说的那样胸襟豁达、慕义好施,那定虎地为衙址应是可行的,于是,韩愈决定先见见范思颙,摸摸他的底。 却说范思颙对大文豪韩愈仰慕已久,此日听说韩大人有请,喜出望外,欣然往见。范思颙见韩大人礼贤士民,平易谦虚,心中更加钦敬,而韩愈见范思颙睿智洒脱,学识过人,则暗喜在心。两人谈诗论学,一见如故。当话题转到选择衙址一事时,韩愈开口邀请范思颙一起勘选衙址。这其间的用意是,让范思颙参与定虎地为衙址,许多难题便可迎刃而解了。而范思颙见刺史大人对他如此器重,非常高兴,当即应命。 翌日,范思颙便跟着韩愈和史虚已一起勘选衙址了。一路上,范思颙因为韩大人对这一带地理环境的分析见解多与自己相同而兴奋不已。可是,当韩大人领头转出新兴乡,直奔北面小平岗时,范思颙不禁心头突突乱跳。他完全明白他老祖宗墓地的重要地理位置,这“虎地”为衙址,乃是天造地设!倘若大人选中此处,他该怎么办? 只见韩愈来到小平岗墓地,环顾四周后赞叹道:“好一块风水宝地?”接着便问史虚已:“这是谁家墓所?” 史虚已觉得奇怪,几天前他已和韩大人来过这里,对这里的情况韩大人都已了解了,为什么今天还要明知故问?但他没再细想,只是恭敬地回答:“这是范先生家族墓所,主墓葬的是范氏先祖、东晋郎官范昌谷。” 韩愈听罢,趋至范昌谷墓前,看罢碑文,深施一礼道:“晚辈南阳韩愈参拜老前辈。” 范思颙见状,忙上前谢过韩大人,只听韩愈感慨万千地说:“范先生,令先祖于前朝便历尽艰辛,劈榛莽于潮阳,真不容易啊!若无令祖开化业绩,何来今日韩某移县治之举?”一番话听得范思颙思绪翻腾,韩愈又喃喃祷颂道:“韩愈祈前辈在天之灵,一如既往,护佑潮阳政通人和,兴旺昌盛!” 听得此话,范思颙不由心中一震。 韩愈没再说下去,逗留片刻后,几个人各怀心事地离开小平岗。 第二天,韩愈有事回潮州,上船前,他神情庄重地对前来送行的史虚已和范思颙等人说:“选衙址事关一县大计,本来我已选中一处好地方,可惜那地方看起来是动不得的,只好请诸位再行勘选定择,望诸位以大局为重,慎重为之。” 众人齐声应诺,范思颙却心事重重,默然无语。 送走韩愈后,范思颙寝食难安,他心中明白,韩大人看中的地方便是他老祖宗的墓地,如今,此事该如何处置?迁坟献地吧,对范族来说,实在有为难之处,保地不迁吧,又有碍一县之大计。范思颙进退维谷,一连几天,他的心象压了一块大石一样地沉重,思绪又象一叶小舟在激流漩涡中打转。 这天夜里,辗转难眠的范思颙来到先祖的墓前,他抚碑祷拜,祈求先祖为他指点迷津。万籁阒寂中,时光仿佛倒转了,他似乎看见晋代衣冠南渡时,先祖受命入潮,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奔波劳瘁于潮阳大地…… 岗下一声鸡鸣,把范思颙从历史的长河中唤回,此时头脑格外清醒,他想,先祖当年为开化蛮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他的后代子孙,怎能心胸狭窄而只顾一族之私?想到此,范思颙豁然开朗,终于做出重大决择,迁坟献地! 天亮后,范思颐请来族中父老长辈,向他们讲述勘选衙址的经过,阐明迁坟献地的得失,众位族亲父老在范思颙的启发感召下,也深明大义,同意迁坟献地。 当范思颙把准备迁坟献地一事告诉史虚已时,史虚已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他没想到韩大人迟迟没说出的“动不得”的地方,就是范族这不寻常的墓地,更没想到范族竟要迁出风水宝地上的祖墓来建县衙! 史虚已急忙修书向刺史大人禀报此事。 韩愈接到书信后立即动身赶到潮阳,一见范思颙便一把抓住他的手说:“知我者,范先生也!先生高义,令人敬佩,然迁坟事关重大,还请先生慎重。” 范思颐缓缓说道:“韩大人,思颙已与族亲父老再三考虑商议过了,范氏家族应秉先祖遗风,焉能以一族之利而误一县之计?何况范族也是潮阳县民,潮阳兴,范族也兴,献地一事,我族意已决,请大人放心定址吧!” 听了这番感人至深的话,韩愈还用说什么呢?他只是紧紧攥着范思颐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几天后,范族在小平岗举行迁墓大祭并迁葬范昌谷于西山山仔墘。 不久,在韩愈主持下,小平岗上举行了县衙奠基大典。县衙建成后,潮阳县治便正式迁到新兴乡了。此后,历经一千多年的岁月,潮阳的县治和县衙一直没有再变迁。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