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有个姓安的来普宁当知县。上任时,京城里当大官的亲戚,交代他将来返去时,应给他们买些潮州货。如白过雪、薄过纸的白苧布(夏布)。
     安知县上任到普宁。谁知普宁是个新置的穷县,当官的赚无钱。过了任要回去,缺钱买物送人情,就想了一条计策,吞食朝廷钱银。他想城内有座昆头山,城外东面有座马头山,西面有座赤岗山,城内有青屿,东瓜屿、苦竹屿这些村落,就写了一个奏本,报说普宁城有三山五屿,一条大河横在东面,百姓商户出入,真是艰难困苦。欲建百里桥,需一万两银,普宁县小缺钱,请朝廷拨钱来建桥。奏书写好后,派差役带列京城,交给他的皇亲,奏知皇帝。皇帝看到奏本后,问这个皇亲有没有这些事?这个皇亲立即奏知皇帝,说这全是实事,朝廷要给臣民恩惠,应拨钱建桥。皇帝听后准奏,叫管钱的大臣拨—万两银为普宁县城建桥。
     安知县接到钱后,即叫石匠动工建造,在东门外小沙溪架起一条只三洲的石桥,并在石板上:刻了一百坎。还在东面桥头,竖块大石碑,刻上“百里桥”三个大字,过往行人,行到这条小桥这样短,却起了个这么长的桥名,感到很有趣,一过桥,就念“百里桥”、“百里桥”。这样一来,桥名就传遍四乡六里,“百里桥”便成为普宁县邻近著名的桥。

你是本文的第1980位读者
来 源: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广东卷普宁资料本》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