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捏戏文:惠山泥人世家喻湘涟王南仙口述史》 最新 图1张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手捏戏文:惠山泥人世家喻湘涟王南仙口述史/王文章主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
    (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
    ISBN 978-7-5117-0035-3
    Ⅰ.手…Ⅱ.王…Ⅲ.①喻湘涟—生平事迹②王南仙—生平事迹Ⅳ.K825.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67165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然衍变发展中呈现的形态是丰富多样的,这决定了我们采取的保护方式也应是多样的。但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类的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应当是一种恰当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这些技艺的持有者将自己本身的技艺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的手段,既可以因此而获得劳动的报酬,也可以因此而使技艺传承,并在自己的作品与使用者的对应中,使技艺的继续与创新具有激发创造智慧的基础。这套“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丛书”,记录了这些传承人技艺传承的历程,他们的技艺如何精湛,以及他们对技艺的思考;展现了他们如何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使这些不同的技艺在传统的浸润中也融入了新的艺术元素,并得到人们的喜爱,而他们也因此具有了持续传承的经济基础。

目录

总序
口述人喻湘涟、王南仙简介
喻湘涟与王南仙都是50年来从未离开惠山泥人艺术的坚守者,她们从未中断彩塑生涯。喻湘涟专攻捏坯,王南仙专攻彩绘;两人合作近40年,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对搭档,是当今惠山泥人大师中最有代表性的彩塑艺术家。

第一章 惠山泥人的历史
惠山泥人也叫无锡泥人,当代又称“惠山彩塑”、“无锡彩塑”或“无锡惠山彩塑”,是以产地冠名的著名民间工艺品。大约起源于明代晚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一、惠山的风俗养育了泥人
二、惠山的水、牌坊和祠堂
三、惠山泥人的历史传承

第二章 喻湘涟与王南仙的手捏戏文生涯
喻湘涟侧重于塑,王南仙侧重于彩。这种彩塑分工的合作方式在中国彩塑界为惠山所独有。两位大师秉承前辈传统,坚守传统阵地,体现出难能可贵的艺术追求。经历了近40年的协作,两位大师的合作关系已经达到了“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程度。她们的作品凝聚着二人共同的艺术理想,体现了共同的艺术成就。
一、一对40年的搭档
二、喻湘涟的家族史
三、喻湘涟的捏塑师承
四、王南仙的彩绘泥人生涯
五、在泥塑彩绘训练班和泥人厂的日子

第三章 喻湘涟谈泥人的捏制
惠山泥人手捏戏文的捏坯技术比较复杂,不仅需要熟练的捏坯手法,还需要作者对戏曲本身、对彩塑本身的理解与判断。彩塑作品不仅仅是对舞台形象的记录,它是作者将最精彩的戏文情节进行再创作的结果。
一、手捏戏文技法概说
二、泥土与工具
三、手捏戏文十八法
四、造型程序与方法
五、结束语

第四章 王南仙谈泥人的画技
王南仙详尽描述了惠山泥人传统彩绘的设计思想和彩绘方法、装饰方法。惠山泥人的彩绘以“新、清、齐、爆”为最高境界。除了用颜料彩绘之外,惠山泥人还需进行精心的装饰,行话叫“装銮”。通过装饰,达到“闹猛”的效果。
一、惠山泥人传统彩绘基础知识
二、彩绘的原料与配制
三、彩绘的工具及其功能
四、彩绘程序及基本技法
五、惠山泥人的传统装饰技法
六、惠山传统泥人中常用的图案
七、泥人的保护

第五章 大师谈泥塑艺术
关于惠山泥人,无论是历史遗留的优秀作品,还是现在创作的优秀作品,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其中口传心授的经验和方法所蕴含的创作思想、审美趣味以及一套完整的手工技艺,都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一、惠山泥人绘与塑的关系
二、惠山泥人的艺术特点
三、惠山泥人的流派问题
四、惠山泥人与戏剧
五、惠山泥人现在面临的传承问题
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

第六章 大家的评说
王南仙与喻湘涟多年来辛勤耕耘于惠山泥彩塑艺术之中,对惠山手捏戏文的继承、创新与弘扬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并以其艺术实践的优秀成果享誉于海内外,王南仙、喻湘涟都具备杰出传承人资质。
喻湘涟、王南仙年表
后记

你是本文的第860位读者
来 源:
作 者: 喻湘涟 王南仙 王连海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