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们要给潮汕歌谣来一个定性,那便是一、地方的;二、民间的。由于潮汕具有较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反映在歌谣中如地名有潮州、潮阳、池湖、意溪、枫溪、贵屿、冠陇(“冠陇姿娘好打扮”)、阴塘(“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阴塘”)、湘子桥等等;反映在称谓、人事上的有丈姆(岳母)、仔婿(女婿)、大家(婆婆)、家官(公公)、亲姆(亲家母)、赤脚(婢妾)、织结、布田、收冬等等;反映在风俗上的有舂圆、炊棵、迎灯、上山(拜坟)、过纸(扫墓时祭献银纸)、抢孤(抢取施孤祭鬼时的供物)、过番等等;反映在名物上的有脚缠(裹脚布)、弓鞋、水布、粟苫(晒谷的竹席)、盖瓯(加盖茶杯)、糜饭(粥饭)等等:再加上其它的方言土语,比如目汁(眼泪)、心肝(心)、门脚(门口)、溪埔(溪边)、冲冲潮(气急)、动动戏(摇晃)之类,显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对本地人说,这是十足乡土味泥土味的,因而倍感亲切;对外地人说,这完全是异乡奇俗,因而觉得神秘和新奇。潮汕歌谣的民间性,表现在它跟草根阶层结下不解之缘,由他们歌唱,而也为他们歌唱。唱的是普通民众的亲情、爱情和人情,他们的悲喜歌哭,他们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他们的常识和大众理性。他们也迷信,也有认识误区和人性弱点,即使唱出了这一些也是可以理解和可以原谅的注④。直到如今,我们还没有发现上层文人有意参与涂饰、改作或篡改的事实,也许这正是潮汕歌谣的大幸。 关于歌谣内容的分类,在全国或潮汕都是个尚有争议的问题。丘玉麟将潮汕歌谣分为愿望、失望、同情、赞叹、吟咏故事、即景抒情、讽刺、诙谐、喜剧、悲剧、游戏歌11类,金天民分为谣谚、讴歙、畲歌、附录(其它)4类,马风、洪潮分为悲歌、欢歌、情歌、劝世歌、祝愿歌、讽刺歌、诙谐歌、述戏歌、儿歌、渔歌、青娘歌、名物歌、过番歌13类,陈亿诱、陈放的《新集》与孙淑彦、王云昌的《选注》都有自己分类的标准,暂时无法统一也不一定急要去统一。我们准备按照周作人在1922年提出来的分类意见,即将歌谣区分为情歌、生活歌、滑稽歌、叙事歌、仪式歌、儿歌6种,再加上潮汕特有的过番歌,一共7种,分别就它们在当地歌谣中的比重,它们反映出的社会面貌和文化内涵,它们的特点(如果有的话)等等,进行一番初步的审视。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