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声本是街巷的叫卖声。一声“杏仁茶来——”,或“豆花——”的呼唤,总会使夏天昏沉沉的孩子们振奋起来。
潮剧舞台有一些特别的市声,它是用不同的物体敲击出来的特殊声音,代表着各自的行业。《蝶恋花》的特务化装成卖饺面的小贩、手敲竹板,口唤“食饺面啊!” 竹板是饺面担的象征。当年的汕头,永和街或永安街或永平路,每当夜里,便有清脆的竹板声一阵阵。住在楼上的娘们舍不得移动莲步,喜欢在窗口,用一个竹篮,放一个搪瓷锅,还有钱币,用一条绳子慢慢坠下来。卖饺面的阿伯给你装个八分满,又慢慢吊上去。当她们正在美滋滋地品尝那鲜美汤水的时候,竹板声又幽幽飘起。 《柴房会》的李老三,《吴知县三探国舅府》的吴知县都是货郎装扮,拿小摇鼓。 小摇鼓是孩子手中玩弄的那一种。一听见摇鼓声,缺番纱、兜、胭脂、水粉的女人们都来了,摇鼓是货郎的象征,潮汕人把它称为“卖摇鼓”或“摇鼓担”。 《蓝太爷断案》的蓝鼎元为了查案,扮成郎中,手拿小摇铃。《岳银瓶》的秦桧心腹何立,作了奸细,扮成江湖游医,暗通金国,也手摇铜铃。铜铃成了郎中的象征。 《荔镜记》的陈三挑磨镜担,敲击铁板。李公告诉他:先二声,后八声,“二八”佳人便出厅。 甜食担,必有一面“钦仔”。甜食担卖的是“糖丸”、“糖扣头”、“狗扣糖”这一类甜食。钦仔俗称“迟绽”。这也是孩子们最盼望的声音。有一句潮汕谐音歇后语:“甜担(谁说的)——卖迟绽”。 卖草、豆腐花的,都用割草豆花的铜片扣缶钵或瓷碗。尽管有些人的草豆花装在木桶中,仍然用一个陶钵盛清水,用来洗碗。招呼顾客时,便用铜片扣钵和瓷碗,发出动听的乐音。所以,潮汕歌谣唱道:“五六扣草,七月去抢孤”。五六月草最当令。卖草用了一个“扣”字,也很形象。 还有卜卦先生们都“扣骞”。舞台上的周不错、万家春、添德、添来,个个手拿一面特制的小铜“骞”,一路上不用开口,不时发出“骞—骞—”的悦耳声音。只有《国舅陈北科》中的周不错,父女到贵屿卖卜,请招财爷(签筒)之后,无人光顾,其女杨桃建议来呼唤:“卜龟卦、卜圣卦、卜天时、卜地利、卜婚姻、卜六甲……”像叫卖青菜一样,这其实只是舞台上的笑科。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