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外马路

如今的外马路

如今的外马路

1920年代明信片上的外马路

拍摄现场

今年,新春的外马路格外热闹,许多市民结伴而来,在这里寻找昨日的足迹,寻找汕头埠往昔的集体记忆。

2023年1月25日正月初四晚,政协汕头市委员会和汕头融媒集团联合摄制的10集文化专题《聊猎外马路》开始在汕头电视台首播。片子就像一位年轻人走进了熙攘的人群,在荧屏凑起了卯年新春的热闹,像一道悦目的菜肴,凑上了新春欢聚的餐桌,增添了互诉阔别的年味,又像一条引信,在互贺新春的氛围里,引燃了汕头人对往日时光的回忆。

挖掘史料,一条外马路串起古今

高级工艺美术师、汕头大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副院长侯陆勋教授就每个晚上陪着老妈看完每一集片子,一起畅聊外马路那些有趣的往事。他小时候的家就在新华电影院附近。侯教授觉得片子挖掘了不少史料,用外马路串起了古今,有创新。他不仅在朋友圈推介每集的专题片,还在转发的时候为每集配上篇幅不短的随笔,回忆父亲用自行车接送他上学,少年时参加新春大巡游扮演藏族小伙边行进边表演,而家人就在自家阳台观看巡游等等的情景,每一篇都是那么酣畅,情节、细节、光影、声响……历历如电影一般真切。

千百个在外马路长大的汕头人就有千百个发生在这里的人生故事、家族故事。

广东省政府原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是汕头人,他对上世纪50至70年代外马路上的每座老建筑、老铺面都十分熟悉。在看了《聊猎外马路》之后,他对片子挖掘了一些新史料,史实上也没有大的硬伤给予点赞,认为汕头融媒集团“做了一个有意义的工作”。同时,他还主动为编导出谋划策,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并鼓励多挖掘一百多年来先人长辈为汕头埠留下的众多研究成果,系统深入地诠释和利用原有的史料和成果,用宏观的视野兼备微观细节,在更高的站位上讲好汕头的故事。

原来汕头著名的三联书店的前身就是位于外马路的启明书店,专题片勾起了原汕头三联书店总经理李春淮深深的回忆。他说,早年在外马路市政府对面图书馆的院前经营“启明图书服务部”,服务部以图书馆前的“启明”石雕取名,著名雕塑家唐大禧的代表作“启明”也是外马路一景。而好多汕头人对“启明书店”印象深刻,正是从这里起步,后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才引进成立了汕头三联商务服务中心,也就是市民们常说的“三联书店”。李春淮对片子点赞有加,还提供了不少新的史料线索。

文史专家郑鹤龄认为,专题片的选题是一个好课题。外马路是汕头内涵最丰富的一条马路,有很多亮点、历史故事可以深挖。

片尾歌曲,潮籍音乐人集体演绎

音乐人沈丹扬教授是《聊猎外马路》片尾歌曲《晨光照入外马路》的词作者。他有近20年从事东西方音乐艺术交流和传播工作,曾任环球音乐(中国)国际市场副总裁,现是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今年春节,因为专题片勾起的回忆让他又到外马路逛了一圈。他原来的家就在崎碌尾。他说,外马路在历史、文化等方面均称得上是汕头最具代表性的道路。这次《聊猎外马路》片子的确是抓住一个好选题。

沈教授以前每次回汕过年,都喜欢在天气好的清晨去外马路散步,随手拍下晨光下“温婉安静”的外马路,日子一长竟成就了一个“晨光照入外马路”相册文件。有一天,他翻看照片时想到应该为外马路写首歌,情之所至,“春日行在外马路,昨夜春雨湿了土……夏日行在外马路,大华路口天乌乌……秋日……冬日……”,凉水铺阿伯起茶炉、阿嫲收衫裤、豆花婶讲古……一个个熟悉的意象自然地从笔尖流淌出来,朴实无华的词句把人带入习以为常的鲜活场景里,道出了汕头人心中对外马路的难以割舍的情怀。《晨光照入外马路》成为电影《带你去见我妈》的插曲,这次他授权作为专题片《聊猎外马路》的片尾曲,由本地年轻音乐人郑伊洋编曲,汕头籍歌手黄堃演唱的是“温婉版”,许多观众都表示,柔美的旋律和歌声让片子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元宵节前,《聊猎外马路》的编导及时推出了《晨光照入外马路》完整版MV,播出后被广泛转发。特别受年轻人的喜爱,有网友说:“听了几次,我都会唱了!”“我欲再去聊猎外马路!边听歌边猎!”

谋划已久,带“网感”年轻态表达

专题片《聊猎外马路》的策划由来已久,早在2020年元旦就已经开始谋划,外马路从二十世纪初到80年代,一直是汕头市区的主干道,也曾是汕头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卫生中心,叠合着开放与包容、文化与技术、历史事件与日常生活等多重维度。编导们在不断地学习、研究、比对、走访、考证的基础上,梳理资料、提炼主题、商讨表现方式,最终拟定以“海港、商埠、实业、医事、摩登、启蒙、思潮、风云、城市、新生”等关键词为各集主线,以外马路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为坐标,时间为脉络,用“聊猎(边逛边看、边聊边寻)”的方式和视角,去讲述马路与建筑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通过路与建筑的变迁,去管窥汕头城市历史画卷,向观众展现汕头这座城市从被动开埠到主动开放、从边陲渔村到通商口岸、从落后城市到繁盛都会的发展历程;同时,带着观众在当下去寻找历史,感受历史在每个人身上的传承,从而获得启示,引发具有现实价值的思考,生发探寻未来的动力。表现手法上,编导们通过现实人物切入历史叙述,以更为轻松接地气的叙事风格、带“网感”年轻态的表达方式以及用更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加以呈现,有意识地将外马路作为IP并推给受众,特别是推给年轻的受众,让外马路的故事广泛传播并产生积极影响力。方案得到集团领导的肯定和批准,还获得汕头市政协的认可和支持。

人数最多,拍摄嘉宾涵盖老中青

《聊猎外马路》也是目前汕头融媒集团制作的、参与拍摄嘉宾(包括本地外地专家学者、外马路新老街坊)人数最多的一部系列专题,涵盖了老中青。90多岁的外马路老居民林辉老人出现在最后一集,老人家精神矍铄、热情健谈,有一股老骥伏枥的劲头,继续用笔讲述她与外马路的故事,令人钦佩;上世纪80年代移居香港的汕头人纪觉英先生,是香港特区邮学会会长,片子拍摄时恰巧来到汕头,也与本地的邮友热情参与拍摄,回忆讲述自己捐献的“解放暂用”邮票背后的故事,为片子增色不少。参与拍摄的绝大多数嘉宾、街坊在最后一集也都集中重现,一份份专注,一张张笑脸,就若外马路的阳光,让人温暖。

专题片引发了市民的热议,更体现了市民热爱汕头、关注汕头、建设汕头的情怀,必将让更多人去了解汕头、认知汕头、爱上汕头。

(本文照片由节目组提供)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