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货大楼(南生公司)
老明信片中的汕头埠
汕头大厦旧址(永平酒楼)
汕头是著名侨乡,海外乡亲众多。汕头埠很多涉侨(海外移民)文物遗迹位于今金平区范围内,具有起始年代早、时代跨度大、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保存较好等特点。
航线相关遗迹
金平乃至汕头侨乡社会的形成,源自先人下南洋。据《潮州府志·首卷》记载,自清朝起,这一带的海域逐渐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重要节点。特别是1860年汕头开埠后,位于现今金平区小公园街道的旧汕头港逐步取代澄海樟林港,成为中国东南近海和远洋航线的区域性货物集散中转港和航线补给港。史料记载,1860至1949年间经汕头港口岸前往港澳和东南亚的人数约140万,其中多数是潮汕人。
与航线、船舶相关的遗迹,是涉侨文物遗迹的核心部分。此类遗迹包括海港设施和航线遗存两大类。其中海港设施分为港口码头、监管机构两类,航线遗存分为航标地标、沉船遗址两类。金平区这类遗迹主要集中在海港设施。
旧汕头港拥有天然港湾可以停泊轮船,再借助接驳船经韩江溯流更可深入粤东北、闽北、赣南,有着货物集散的广阔腹地。另一方面,就清末民国时期的轮船航行能力而言,从汕头港航行抵达香港、广州、上海、曼谷等地,分别仅需数天至一周,这是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因此,旧汕头港曾经楼船万国,盛极一时,相关的港口码头遗迹,见证了昔日的辉煌。此外,韩江沿岸还有少量的江河内港遗迹,为梅溪河支流沿线的相关接驳码头。
1870年前后,汤姆逊、黎芳等一批摄影家来到汕头,拍摄并流传下来一批照片,展现当年汕头港忙碌的场景。这也是涉侨文物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移民,离不开监管机关。清代在中央设总理衙门,在地方设海关道,管理外交、外贸和移民等事务。清咸丰十年(1860),潮海关成立。1950年,潮海关更名为汕头海关。位于金平区的潮海关旧址,包含潮海关钟楼、高级帮办宿舍、低级帮办宿舍、外马路副税务司公馆等历史建筑,于1898至1922年间先后建成投入使用。2019年10月,潮海关旧址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建筑见证了汕头这座百载商埠外贸和移民的发展和变迁。
外贸相关遗迹
海外移民和海外贸易历来是相伴相随的。早年,红头船漂洋过海,基本都是人货混载,船舱里,乌压压的货和人挤在一起。搭乘红头船的人,大多数是被迫背井离乡下南洋谋生的人,也有一些是从事贸易的行商,以及输送货物和侨批的水客。与外贸金融相关遗迹,也是涉侨文物遗迹的组成部分。
20世纪初,随着汕头商贸业的发展,一个以华侨投资建设为主体,以“小公园”为核心,以“四永一升平”和“四安一镇邦”为主要街道的商业中心逐渐形成,这片范围内汇集了大量市场(商行)、金融机构和酒楼旅馆,其旧址保存至今,小公园开埠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开埠的34个城市里唯一一个至今保存完好的开埠区。
市场(商行)包括大量的行街、商铺、百货大楼旧址,展示出汕头商业繁盛的近代埠市风采。据民国学者谢雪影编著的《汕头指南》记载,1934年,汕头埠有工商登记的经营进出口货物商号至少一百家以上,很多商铺都聚集在小公园区域内,形成行街。《汕头市志》也记载,“20世纪初年,汕头仅出口商就有4大家,分别为南商、暹商、南郊、和益等4个公所。在民国十七年(1928)之前,凡北部各省产品,如豆、酒、冬粉、干果等,皆由汕头转运出口,故南商营业可谓是生意兴隆。”当时汕头埠还有由华侨或侨眷投资建立的“四大百货公司”——南生、振源、平平、广发。众多的商业旧址遗迹,在汕头华侨史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机构包括区域内数量众多的各家银行、银庄(钱庄)、侨批局、保险公司以及典当行旧址。开埠后,随着华洋商业日臻繁盛,私人银庄(分汇兑庄与收找店两种)、侨批局纷纷设立,国内外各大银行及保险公司也纷纷在汕头设立分支机构,使汕头埠成为近代粤东乃至岭南地区金融机构最多、类型最齐全的商埠。据史料统计,从晚清至1933年,区域内汇兑庄有62家,银业庄有147家,收找庄130家。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侨批局、典当行及各大保险公司在汕设立的分支机构。汕头埠是国内涉侨金融机构旧址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酒楼旅馆数量众多。《汕头指南》一书记载:1934年,“汕头市区菜馆有风记、华记等16家,酒楼有中央、中原、永平、陶芳、楼外楼、亚洲6家;饭店有光兴、合记等23家;旅馆酒店有中央旅社等28家;客栈有倍盛等130家;西餐饮冰有14家(其中4家附设)”。以汕头大厦旧址(永平酒楼)为例,其建于1933年,三开间八层建筑,至改革开放前一直是汕头最高的楼房。民国时期,汕头发达的酒楼业中有“中央好架势、永平好布置、陶芳好鱼翅、中原好空气”的说法,汕头大厦“除进口电梯外,还有进口灯饰、象牙筷、玻璃器皿和铜转炉,房间全是酸枝餐桌椅,的确是一派好布置”。南来北往的客商,多在此下榻休息,宴请宾客,洽谈生意。迄今,海外不少老一辈侨领还念念不忘当年回乡下榻汕头大厦的情形。
文化相关遗迹
近代以来,既有大量华人下南洋,也吸引了大批洋人远道而来。人员往来,商业交易带动了文化交流。现存的宗教建筑、文化遗址、侨宅建筑等,也是涉侨(海外移民)文物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汕头濒临南海,靠海吃海,祈求神灵保佑航海平安和渔业丰收的海神信仰在本地非常普遍,主要祭祀妈祖。汕头埠的妈祖庙俗称“老妈宫”,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992年重修,是本地现存最早的建筑之一。早年,渔民驾船出海前,都要在这里祭祀,乞求平安;潮汕人过洋前,也会来这里拜别,包一点香灰和泥土带上,以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里也成为早期华侨回来寻根的标记,具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后来,一些人也在南洋建设庙宇,祭祀妈祖。妈祖信仰,为海外移民提供了精神支撑,也成为海内外宗教文化交流的一条主线。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陆续来华,基督教也经由香港传入汕头。清咸丰六年(1856)2月,英格兰长老会国外宣道会派人来汕,在升平路一香烛店租住,行医并传教。后购得海边竹脚地建锡安堂,于同年11月竣工,名为“锡安礼拜堂”,成为汕头市区第一所礼拜堂。当年的外马路南边是海,海边有一片竹,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竹脚礼拜堂”。随后,教会在这里建设了学校(即现在的正始中学)、孤儿院和福音医院,客观上推动了近代汕头教育、民政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相关旧址,也是文化交流的见证。
开埠之后,汕头得风气之先,电影、戏院、照相馆等西方文化娱乐纷纷登陆。清宣统元年(1909)六月二十三日,为英皇加冕之日,侨居汕头的英国人集资在崎碌的葱陇村放映无声电影,以表庆祝,这开了汕头放映电影之先河。据《汕头市志》记载:“至潮汕解放前夕,汕头市区有大观园、大同、大光明、胜利、新观、中央等6家影剧院。”西方电影和戏院的传入,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开阔了汕头人的眼界,了解到更广阔的世界,鼓励了更多的人下南洋,闯世界,求生存,谋发展,推动了民国时期汕头埠又一次移民高潮的到来。
小公园开埠区的沿街有一大片骑楼建筑,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多数是早年华侨返乡投资建设的。骑楼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商住合一的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骑楼主要由上楼下廊两大部分构成。骑楼的下廊就是人行道,上楼一般是住家或仓库。骑楼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充分展示了汕头百载商埠的人文历史风貌;同时,骑楼也是海外游子对故乡记忆的载体,华裔新生代会在这里寻找祖辈的痕迹,记住自己的根。
涉侨文物遗迹是历史的印记,是侨乡人民和广大侨胞共同创造的侨乡特色文化珍宝,是保存侨胞对家乡鲜活记忆、增进侨胞与侨乡联系的重要渠道。同时,涉侨文物遗迹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侨乡特色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交流,树立“文化中国”“文化侨乡”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也是大有可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涉侨(海外移民)文物遗迹的普查和保护,不断深化侨乡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强侨乡地区文化创新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底蕴和后劲,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建设美丽中国、文化中国。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