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储备券的侨批.jpg

1942年,汪精卫伪政权的中央储备银行在汕头创设分行,并发行储备券(也叫新国币、新币),强制在沦陷区流通,并规定,国币2元只当储备券1元。其时,华侨从国外寄回潮汕沦陷区的国币批款,每寄百元,立时就只剩下50元。之后,储备券随着日寇在华战势日衰而每况愈下,到了1945年,变成每4元储备券兑1元国币。日本投降后,更是一落千丈,时民国政府规定,储备券禁止流通,限定向中央银行兑换,每200元储备券换1元国币,时1元国币实际已失交易价值。故储备券也被潮汕民间戏称为“途死纸”。

1939年6月21日,汕头沦陷,时汕头各批局均转移至澄海、揭阳等地。同年年底,才有一些批局陆续回汕。此时东南亚虽还未沦陷,但侨批寄至国内沦陷区,就很麻烦,一方面是邮路受阻,批信须绕道运送;另方面,日伪政权对批局强制检查,批银强制兑换成储备券方可分发。如图是一件用帮单抄写的批笺,此批笺寄发国不知,时间也不知,寄达地是潮安秋溪都长远楼村。是由陈维明寄给其弟陈添合收的批,批款储备券200元。还有一件:此件也没有写寄发国,寄达地是潮安江东井美乡。寄批人谢瑞雄,收批人谢世杰。此批是用批局预印好的格式化批笺填写的,左上角印“外付新币”四个字。批笺上盖有“中华民国卅三”(即1944年)和“西洋/ 彩成领银/ 须带老批”两款红色文字戳记。

太平洋战争暴发后,东南亚各国相继沦陷,批业基本断绝。此时期,泰国因投降日本,华人经济虽备受严重打击,但侨批业仍得以苟延残喘;新加坡及马来诸地,批业则基本停顿,后来只有日本人操纵的台湾银行,可继续经营侨汇,但华侨财产已被日寇搜掠殆尽,哪还有钱可寄?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