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侨眷写信动员海外亲人寄化肥回国支援
华侨写批信回家劝家人出让田地扶贫济困
侨眷向海外华侨描述家乡田园精耕细作并获得丰收的情况
中国心·赤子情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侨胞们牵挂家乡现状,对国家各种新的政策措施热切关注。侨批研究学者辛镛近日发掘出几封反映解放初期潮汕农业生产状况的侨批,既有侨眷向海外亲人汇报家乡近况,也有华侨对家乡新政的看法和建议,海外游子爱国爱乡的桑梓情怀,在字里行间以及实际行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虽然离家万里,但家乡出现的新变化,仍是华侨最为关心的事情。不少侨眷在回批中,都会及时将家乡的点滴详细告知,以慰亲人的思乡之情。
这封由陈妙椒寄给海外惟贞兄的回批,以较多的篇幅描述了家乡田园的情况:“……俺之田园牛路脚种蔗,拔仔园尾亦是种蔗,落本一概着六万余元,现此时作恺祖一块五分地种粟,只数时雨水太多粟甚好,在只九月半才好收种,五分外地番薯,只九月初亦好收外,亦是黄豆园地,汝每月所寄之家批有时收成之园货免使着,多是余积在块俺家中,各等四事汝至切免用挂虑为要……”
这封回批大意是介绍家乡田地种植的农作物以及收成的时间;讲述有时候田园获得丰收,寄来的批银用不上都存起来了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家乡的亲人虽然经常有“番批”接济,但并没有坐享其成,依然十分勤劳,日子过得不错。
辛镛认为,潮汕地区素来人多地少,农业素以精耕细作著称,俗话说“种田如绣花”。群众在精细管理方面下足功夫,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更多品种的粮食,以满足需求、应对风险,从这封侨批就可以看出,其家里的田园就分片种植了蔗、粟、番薯、黄豆等多种作物。
扶贫济困 劝家人出让多得田地
1950年10月至1953年4月,广东省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引起海外华侨的关注。按理来说,分土地自然是越多越好,但这封从南洋寄回给母亲的侨批却十分特别,苦口婆心地劝说家人将多得的半分田让给穷苦的邻家,以帮助乡亲度过难关。
这封侨批写道:“……对于近日领回之半份田,在事前既非公众意见,自动补还而係……男非不晓俺係清贫之家,但在目下居家人口较少,且有外汇接济,日常生活当可稍得安然渡过,正所谓比上虽然不足比下却也有余。况玉体素来瘦弱,当然不能过度劳作而损身心,所以在俺家少此半份田之收入,对经济方面定无大碍;而在其他贫穷之家,同时较有劳动能力者,倘得多领此半份田,则其经济情形当见较为好转……”
侨批中讲述的是,土改中这家人本来已经通过争取,多得半份田。但海外侨胞却劝说家人将这半份田让给穷苦的邻家,并分析其理由:自家人口少又有外汇,少半份田的收入对经济没有什么影响,加上母亲身体瘦弱也不能太过操劳;家境贫穷又有劳力的家庭如果多得半份田就不一样了,可以有效改善经济状况。
辛镛认为,这封侨批言辞恳切又极有说服力,体现出一位海外侨胞同舟共济、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怀,而这也是众多海外侨胞的共同品质。
支援国家 动员海外亲人寄回化肥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化肥仍需进口,耗费了大量的外汇,于是政府便推出了号召华侨寄化肥回国支援的举措。
这封寄给华侨“镇河大哥”的批信写到:“……在俺国内商品肥料多是外来,目前俺乡肥料不到供应,故俺乡蓬中大队开会请到华侨家属开一个会议,写信给旅外侨胞在年底或新年欲寄家批或者寄给亲戚,可寄至香港伟东行代办田料来俺大队,再又(由)大队算款还俺家内并补一些米及鱼肉证得到有利于侨属,而彼寄直接更加有利……”
这封澄海本地侨眷写给海外亲人的回批,就是动员华侨响应政府号召,寄钱到香港购买化肥寄回大陆,侨眷可获得额外的米及鱼肉证补贴。
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生产落后,我国对外贸易入大于出,侨汇起到了抵补平衡国际外汇收支的作用,华侨寄回家乡的批银,虽然是接济家人,但这些外汇也间接支援了国家建设。华侨和侨眷对利用侨汇支持家乡的行动,都非常积极配合,体现了爱国爱乡的桑梓情怀。
专家点评
潮汕濒临南海,千百年来,先人借舟楫之便,出没于波涛之间,耕海牧渔。清代以来,红头船商帮纵横四海,享誉中外。虽然出外打拼,但潮汕人却有着浓郁的土地情结和乡土观念。
大地生长五谷百草,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潮汕平原河网密集,人口多而土地少。稀缺的土地资源,使潮人更重视购买、开发、利用、保护土地。潮汕农业讲究精耕细作,潮汕文化重视耕读传家,即源于此。
深厚的土地情结,造就潮汕人的乡土观念和地域观念。那些远离家乡的潮人,无论身处何方,都对自己祖先曾经留有足迹的那片土地怀有眷念,都对那片土地上的亲戚朋友怀有眷念。作为潮汕人,即便是面对异地他乡素昧平生的人,只要对方会说潮汕话,就是“胶己人” ,会立即以“老乡”相称,双方都像遇见老朋友一样的亲切。
翻阅汕头侨批馆所馆藏的10多万份批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海外游子十分关心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并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可以说,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基于源远流长的潮汕文化,基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土地,正是文明的原点。
(辛镛)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