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姐妹花1.jpg

红色姐妹花2.jpg

在龙湖区外砂镇林厝村,提起“深祖家塾”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那是“红色姐妹花”高梧清、高修一的旧家,也是中共澄海区委成立处。记者日前来到深祖家塾探访,实地感受这座大宅第里面蕴藏着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现场探寻 中西和璧的潮汕宅第

穿过林厝几条巷子,便来到位于高厝巷的深祖家塾,入门左侧的墙面上,一块党旗模样的牌子上有“中共澄海区委成立处旧址”(高修一家)几个字眼,其左边是一块介绍高梧清、高修一这一对“红色姐妹花”革命事迹的展板。

可以发现,深祖家塾整座大宅院坐北向南,气势恢宏,共有三进门,一进门为外阳埕(此门向西南方向斜开),二进门为内阳埕。一进门的门板已消失不见,只剩下空洞的门框,二进门是潮汕传统祠堂式双开门,正上方写着“深祖家塾”四个字,墙面有彩绘、漆画,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穿西装的天使”灰塑、西洋男女人物彩绘、手持枪械的外国士兵等物像的出现,反映了那个时代外来文化在当地的影响。步入家塾内部,可发现它的平面布局为潮汕传统民居中的“双背剑”格局的变形,正中为一座“四点金”,左右搭配两条火巷与两排从厝,从巷和一般的不同,为阁楼式建筑,在当时还算少见。

据介绍,深祖家塾是经营南北行生意发家的两兄弟高振朝、高振丰共同倡建的,兄弟俩在民国初期创办了“裕发元”商号,北上采购大米、豆类等返汕销售。1916年,这个大家庭高振朝的长子高永生生下一女,取名高梧清,7年后妹妹高修一也降生在这里。1922年,随着家族人口不断增加,高氏兄弟决定修建供族群居住的大宅院“深祖家塾”。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高家在东北的生意宣告破产。经济陷入困境,高梧清被迫从汕头友联中学辍学,深祖家塾也无力聘请家庭教师,在家塾中学习的高修一也失学了。面对家里这群“失学儿童”,高家的长辈在高氏家塾办了家塾,自己教学。高修一从此开始接触到一些文学名著、进步读物,她开始把对失学的苦闷、对半封建家庭窒息气氛的不满与当时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抗战爆发后,报纸传播的抗日救亡思想更令她受到触动。可以说,深祖家塾也是高修一走上红色革命道路的思想摇篮。

★红色足迹 “姐妹花”走上革命道路的“摇篮”

深祖家塾既是高梧清高修一的家,同时也是中共澄海区委成立处。1938年上半年,澄海青年抗日救国会负责人之一王慕真,带领宣传队来到外砂庆成学校(高氏宗祠内)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其时,青年教师高梧清在王慕真的教育培养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地一些进步青年也向党组织靠拢。高梧清入党后,积极开展串联活动。同年9月,外砂青抗会成立,会址设在蓬沙书院。这段时间,高梧清的家——深祖家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地下活动点,共产党员们在这里开会,办学习班,协助县青抗会开展演剧,宣传抗日工作。

1939年,高梧清发展她的胞妹高修一入党,随后派往苍山工作队参加革命,成了中共地下党活跃分子。高梧清、高修一姐妹最终成长为潮汕地区“红色姐妹花”。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的高修一先后在澄海、潮安、饶平等地参加地下革命工作。1945年,高修一担任中共隆都区委南美支部书记,并联系三洲支部工作。1945年7月下旬,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地下武装斗争,加强对澄城及周边革命力量的领导,经高修一积极活动,中共潮澄饶县委在深祖家塾召开会议,成立中共澄海区委,书记庄明瑞、组织林派杰、宣传温锐之、民运余锡渠。1948年,高修一走上凤凰山参加游击战争,担任过区妇委宣传科长、区妇女副特派员、区委委员、中共潮梅特委机关文书、《自由韩江》报编委等职位。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粤东行署公安局科长、汕头市图书馆馆长等职位。2005年8月,高修一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

在高修一离休后出版的个人诗文集《澹泊集》中的“我的人生道路”篇章里面,高修一这样回忆她最初的爱国观念:“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我偶尔可看到一些报纸,知道国难到来,报纸还报道了南洋群岛有些爱国青年回国参加抗日救国,有些甚至牺牲在战场上。在我脑海里,开始印上个爱国家的观念……”在这本书中,高修一以自述的语言叙述自己从改名、到当小先生、一股东风吹进家塾里、艰苦的锻炼等故事,如一面飘扬的红旗吹拂而过,高修一以一生的努力为社会主义文明祖国增添了些许光彩。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