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是汕头为数不多在全国较有影响的红色革命遗址之一。深入研究、挖掘红色交通线汕头中站的史实,对传承保护、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色交通线建立背景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的大革命遭到失败,南昌起义打响了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中国各地革命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全国出现了13块以工农武装割据为主要特征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其中,由毛泽东、朱德领导创建的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实力最强,故被党中央确定为中央苏区并成立中央局,但随着各革命根据地斗争的蓬勃开展,各地与上海党中央、各地之间、革命根据地与地方党组织的联系问题日趋突出。为此,1930年,党中央决定成立交通局,并由交通局负责建立党中央打通根据地的交通线。当时,中央交通局正式建立了长江、北方、南方三条交通站线。北方线、长江线各分为3条支线,南方线分为4条支线,即上海—香港—厦门—漳州—龙岩—永定,上海—香港—汕头—澄海—饶平—平和—大埔—闽西,上海—香港—汕头—潮安—松口—梅县—蕉岭—寻乌—安远—会昌—瑞金,上海—香港—汕头—潮安—大埔—青溪—永定进入瑞金。前3条支线先后被敌人破坏。南方线又称华南线,即史学界常说的中央红色交通线。这条交通线初期有水陆两条,水路由上海—香港—汕头,沿韩江乘船经潮州—大浦—三河坝,转汀江至茶阳,到青溪虎市汀江航运终点虎头沙,走山路经多宝坑、洋门、党坪、铁坑、伯公坳进入福建永定桃坑,经上杭、长汀到江西瑞金。陆路由上海—香港—汕头,走饶平黄岗到大埔东部苏区的枫朗合村,进入福建永定,经上杭、长汀抵达江西瑞金。
在汕头建站的原因
在汕头建交通中站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汕头发生革命较早,革命基础好。二是汕头的水路、陆路交通都很便利,有利于人员物资的输送。三是汕头是繁华的商埠,华洋杂处,百业并存,易于人员的化装往来。
汕头交通站的历史贡献
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中站的建立意义重大,主要贡献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护送干部,保证了大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进入中央苏区。二是输送物资,为苏区革命斗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三是传送资金,帮助解决党中央经费困难的问题。
通过汕头交通站护送干部规模比较大、人数比较集中的有3次。第一次是1930年冬到1931年春夏间。党中央为加强中央苏区力量,决定调任弼时、刘伯承、叶剑英(走黄冈线)、项英、左权、徐特立、邓发、张爱萍、肖劲光、伍修权等一百多人经汕头前往苏区。此次护送由位于镇邦街7号的中法西药房分号汕头交通站承担。第二次是1931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后至1932年,第三次是1933年1月前后,这两次的护送由位于海平路97号的华富电料行汕头交通站负责。此外,鲜为人知的是,汕头交通站还负责护送中央苏区的干部到其他革命根据地工作。据有关史料记载,1934年6月,时任红二十二师师长程子华参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筠门岭战斗后,受党中央委派,从江西瑞金通过红色交通线,经过汕头交通站,然后辗转到达鄂豫皖苏区后,任红二十五军军长。
汕头地方党组织对交通站的支持帮助
汕头交通站虽然是中央交通局派人来汕设立的,但为了确保交通站能够顺利运转,党中央明确指示交通站要取得当地党组织的帮助,并明确指示东江特委要支持汕头交通站的工作。为此,汕头地方党组织主要从情报收集、交通员选派、领导干部护送、物资转运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华富电料行设立站稳后,东江特委即派交通员到南京旅社通过汕头交通站的罗贵昆,与站长顾玉良取得联系。顾玉良由交通员带领,经过一番曲折,与东江特委负责同志见面后,约定了往后联系的地点、暗号和交通员。从此以后,从上海来的同志和物资,经过交通站的联系之后,由东江特委的交通员护送到中央苏区。如1932年冬,中央交通局派交通员熊志华从上海运送电台配件到闽西苏区,途经汕头交通站并住宿在南京旅社,当晚国民党警察、宪兵三次前来搜查,东江特委派来掩护的的交通员老彭、老陈扮成旅社“伙计”,巧妙应付帮助熊志华闯过险境,安全地把电台配件送到苏区。但交通员老彭、老陈则由于叛徒告密被捕。类似生动事例不胜枚举。
(题照:红色交通站旧址三楼照片墙展示着护送过的一百多位革命者 康洁 摄)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