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家庙1.jpg

蔡氏家庙2.jpg

蔡氏家庙3.jpg

龙湖大衙村是革命老区村。位于该村中兴路中段的蔡氏家庙,为澄海县五区(外砂)大衙农会旧址。记者走访红色旧址,探寻革命先烈开展斗争活动的足迹。

★现场探寻 两次翻修内部结构保存完好

穿过蜿蜒的村道,记者来到蔡氏家庙,宽敞的潮汕传统“单背剑”建筑格局、厚重的石门楼、房梁及屋檐上色泽鲜明的彩漆木雕装饰……端庄气派中透出历经世事沧桑的古韵古迹。这里原为大衙蔡氏宗亲的大宗祠,“树老家风古,池深世泽长”的门联,向我们述说着蔡氏世代宗亲浓厚的家国情怀,将我们的思绪带回那段峥嵘革命岁月——

大革命时期,1926年初,中共澄海党组织建立后,澄海群众运动蓬勃发展,大衙农民积极响应,成立五区(外砂)大衙农会,会址设在蔡氏家庙内,时任澄海县五区农会常务执委的蔡蔚为农会负责人之一。1926年5月,中共澄海支部改称中共澄海县特别支部,并在农会基础较好的大衙村等地建立党支部,隶属澄海五区特别支部。

解放战争时期,外砂、新溪、鸥汀等地的地下民兵组织有很大发展,在基础较好的大衙村,地下民兵更是活跃。“大衙成立地下民兵连,民兵人数增扩至近100人,由于人数增多,部分民兵活动在蔡氏家庙内开展。”大衙村党委副书记蓝梓光介绍,地下民兵在日常生活中掩藏身份,秘密为中共地下人员和武工队提供粮食、驻地,配合开展武装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蔡氏家庙一直作为大衙村党支部、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学习、开会、活动的场所。据介绍,蔡氏家庙分别在1990年、2011年两次进行翻修,内部结构保存完好,如今成为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以及老年人协会活动场所。深受先辈红色精神的熏陶,红色基因在当地村民中代代相传。蓝梓光感慨道,正因为见证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和崛起,为了人民的安定生活而赴汤蹈火、前赴后继、英勇作战的这段战争岁月,村民们对如今的美好幸福生活格外珍惜,不忘缅怀先烈、感恩奋进。

★红色足迹 护送学警到凤凰山革命根据地

作为革命老区村,大衙村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中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一个重要活动点,于1993年被广东省民政厅确认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这里,曾发生一个个革命故事。

1949年4月,解放战争正如火如荼进行。当年4月16日,汕头学警中队队长卓积基率队起义,全队学员76人,携轻机枪2挺、“三八”式步枪58杆和其它装备,经大衙投奔解放区凤凰山,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的收编,这一事件在当时轰动了潮汕。

在护送卓积基学警中队起义部队上凤凰山革命根据地等行动中,大衙村地下民兵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4月16日,大衙地下民兵在中共地方领导许士杰、余锡渠、李树民等同志指挥下,秘密迎接起义队伍和共产党领导的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进驻大衙,并将大部分人员安排在蔡氏家庙临时驻扎,于当夜在武工队和地下民兵护送下,过大衙渡口转上凤凰山。事后被南社一乡公所丁发现大衙当夜有一批外人进出,密保县联防大队即派300多人包围大衙,局势甚是紧张。危急时刻,蔡氏宗亲利用在国民党地方高层的人脉,进行了斡旋。当时蔡崇光(澄海国民党政府主任秘书)和蔡炳昭(外砂区保安副队长)出门搪塞,缓和局势,避免了一场风波。这次学警起义,影响很大,特别是起义队伍近百人,一夜之间顺利通过三县一市各个关卡,震撼了国民党当局,内部互相猜忌,惶恐不安。事后,汕头市警察局长等一批警官受到处分。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