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历史的见证物——明本潮州戏文
    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粤东、闽南、香港、台湾,以及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的比较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本世纪30年代以来,流存于海外的明代潮剧本的发现,以及明代艺人手抄南戏剧本在潮汕出土,潮剧的渊源得到了史料佐证的论说。
    1936年,我国历史学家向达,在《北平图书馆馆刊》上,发表《记牛津所藏的中文书》一文,首次介绍存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潮剧明代刻本《班曲荔镜戏文》(即《陈三五娘》剧本)。戏文的全题《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牛津大学所藏的这个刻本,因“最后一页有残缺,不能知道此书究竟刊于何时”,但向达认为“就字体各插图形式看来,类似明万历左右刊本”。
    1956年,梅兰芳和欧阳予傅倩率中国京剧团到日本访问,在日本天理大学的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一个是藏于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的《重补摘锦潮剧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藏于天理大学的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与英国牛津大学所藏的《班曲荔镜戏文》是同一刻本。但该本保存完好,末页是明世宗朱厚燠年号,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藏于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的《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大全》,没有刊刻年号,但据专家考证,系明代万历年间刻本。
    1964年,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主任、汉学家龙彼得教授,在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又发现潮剧的另一个明代刻本,这就是刊于明万历辛巳(公1581年)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大全》。这个“新刻增补”的潮剧本,不称《荔镜记》,而称《荔枝记》,是与《荔镜记》同一故事内容的不同演出本。这个刻本是“新刻增补”本,说明在万历之前,已在原刻存在了。
    1958和1975年,在揭阳县渔湖和潮字县凤塘两地的明墓中,相继出土《蔡伯皆》(即《琵琶记》)和《刘希必金钗记》手抄剧本。手抄本中夹杂不少潮州方言,如“你们”称“恁”,“我们”称“阮”,“什么”称“乜”,“刁难”称“吊割”,“好东西”称“好物”等。说明这是一个以潮州方言演唱的艺人演出本。
   《荔枝记》、《荔镜记》是以潮州民间故事编写,结构完整、手法娴熟、用潮腔演唱的剧本,说明潮腔在嘉靖年间已趋于成熟,那么,它形成的年代,自然应在嘉之前。前到什么年代呢?有的戏曲研究专家根据有关的史料,认为“明中叶以前,泉潮腔已很盛行,它有独特的剧目和演出形式,流传在泉州、漳州、潮州一带”。“明中叶以前”,即15世纪初,距今已有500多年了。如果从《荔镜记》刊刻的嘉丙寅(1566年)算起,潮剧历史的绝对数字,也有430多年了。
    潮剧特色所在——唱腔音乐
    1、潮剧唱腔的类别与罕见的调式
    唱腔音乐是不同剧种区别所在。我国现有335个戏曲剧种,其区别主要是唱腔音乐。潮剧与其它剧种的区别,主要也是唱腔音乐。潮剧的唱腔,包括曲牌、对偶曲和小调。
    曲牌,艺人也称为牌子曲,主要见的曲牌如《石榴花》、《红衲袄》、《四朝元》、《锦堂月》、《下山虎》、《皂罗袍》、《山坡羊》、《斗鹌鹑》等,都是比较古老的传统曲牌。曲牌唱腔根据结构及节奏变化的不同分为头板曲牌,二板曲牌和三板曲牌三种。
    对偶曲,艺人称为子母句曲。对偶句是由上下句组成旋律腔句,上下呼应,上句是子句,下句是母句,唱词多为七字句,间有五字句、三字句。对偶句有二板慢、中、快,三板慢、中、快;一般都遵循潮州方言语音的规律,依字择腔,字音明朗清晰,旋律流畅,易于演唱流传。
    小调,是来自民间的小调、小曲,如《桃花过渡》的《灯笼歌》,《郑元和落难》的《螃蟹歌》,《薛仁贵出世》的《采茶歌》,《骑驴探亲》的《骑驴歌》等。这类小调轻松活泼,以小锣小鼓伴奏,富有生活情趣。
    潮剧的唱腔有一个其他剧种罕见的情况,就是“调”。潮剧的唱腔分有“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五调”、“反线调”等。这里的调是指一定的音阶组合,比如“轻三六调”,属五声音阶56123。
    2、别具一格的帮唱
    潮剧唱腔有一个特点,就是帮唱。帮唱不是潮剧独有,但潮剧帮唱形式和手法,有独特之处。
   当代一些剧目中,有通过帮唱对人物行为加以评议的,如广东潮剧院二团演出的现代剧《银锁怨》,写田母的几媳临产,田母为求男孙心切,请瞎子算命,这时出现台帮唱:
  茫茫尘世一条河,处处迷津风浪多;
  有眼人不识人生路,无眼人偏知路坎坷!
至于有音无义的衬腔帮唱,在一些小调唱腔中,仍保留着,如《桃花过渡》中,桃花与渡伯对歌,每一段的结尾,都有“黎呀黎”的有音无义的帮唱。
    3、具有时空意义的锣鼓科介
    潮剧的伴乐与潮州音乐有密切关系。潮剧的伴乐包括弦诗、笛套、杂曲、唢呐牌等,基本上都来自潮州音乐。他们被子舞台吸收之后,作为唱腔或道白之间的过渡音乐,起着烘托唱腔、铺垫剧情、渲染环境,以及表现人物情绪的作用。
  在潮剧的伴乐中,打击乐的锣鼓科介是很有特色的部分。潮剧的每个锣鼓科介,人一定的乐器组合、节拍和结构;按其使用功能,分有开场锣鼓,身段锣鼓、唱腔锣鼓和专用锣鼓。
    4、潮剧的乐队与独特的乐器
    潮剧的乐队分文场(畔)和武场(畔),文场即管弦乐,武场即打击乐。
  在潮剧文武场所有的乐器中,有几件是潮剧独有或有特色的乐器,如二弦、椰胡、曲锣(即小斗锣)、深波和号头。其制作和使用有潮剧独特的风格。
    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表演
    1、从“演人不演行”说起
    我国古代的剧本,不管元代的杂剧也好,明清的传奇也好,有一个现象,就是所有剧本的唱词和道白,不标明某个人物的唱或白,而标明生唱、生白,或旦唱、旦白;潮剧也如此。潮剧的行当从大的方面分类是生旦丑净四个行当。各个行当的身段动作,一般来说是来源于生活,但却不是生活的处然形态,而是已经艺术化、舞台化的动作,概括起来,有几个特征:
    程序性:舞台上所有的行当,一切身段动作都有程式规范,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举手投足都要落在舞台的音乐节奏中,比如手的活动区位,就有“花旦齐肚脐,小生在胸前,乌面到目眉,老丑胡乱来”的基本规范。演员就是在程式规范中去塑造人物形象。
    写意性:潮剧各行当的程式动作,不是生活动作的自然形态,而是经达概括、提炼,它的特点是写意性。所谓写意性,就是广泛吸取自然景象或模拟神似,比如旦行“手式”中的姜芽手、兰花手;身段中的“风摆柳”“云飘空”等动作,就是模拟自然景象而达到身段的婀娜多姿。
    技巧性:潮剧各行当的表演,注重技巧的发挥,演员把人物身上的穿戴,或携带的道具,加以发挥,形成技巧功法,如旦行的手袖功;生行的帽翅功等,使身段动作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一般来说表演的技巧性越高,其欣赏价值也越大。
    2、生旦的身段美从何来
    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它把语言提炼为有音韵节奏的唱腔和道白,把身段动作提炼为舞蹈动作。就以生行和旦行来说,其身段动作要有舞蹈支作的韵律感和形体美,也就是说,身段表演要符合形体美的规律,即:
  圆与曲的规律:圆就是指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变化与联系,要流动自如、浑然一体,不要有棱角。
  动与静的规律:即动作运行与停止之间,唱腔弱之间,内心与外表之间,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得宜”,静止处感情不断,运动处表演不爆等。
  刚与柔的规律:即动作要刚柔相济,柔中有刚,刚中寓柔,做到表演不瘟不火。
  对衬匀称的规律:即一个动作的启动要有相从的动作配合,有高必有低,有左必有右,舞台上每个动作都以它的对立的动作而存在,从相反相倚的动作中求得匀称、对称。
  随合连贯的规律:即一个动作的运行要浑身配合,一动百动,做到“心到、手到、眼到、步到”。
    3、潮丑三特点
    潮剧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中,丑行是一个表演艺术比较丰富、地方特色比较浓厚的行当。潮丑表演艺术有三个特点,这就是扮演人物的广泛性,身段动作的技巧性和语言的通俗性、诙谐性。
    4、不可小看的“龙套”
    潮剧舞台有一类角色,不直接参予戏剧矛盾冲突,只作为武将的兵卒,文官的随从等,这类角色,称为“龙套”。在潮剧和潮汕观众,却把这类无名无姓的“龙套”称为“老阿兄”,并把“老阿兄”在舞台上的特点,概况为四句话:“行哩行在前,站哩站两畔,说哩说齐齐,死哩死头先”。潮剧龙套的队列变化程式比较丰富,同一内容的场面,往往有几种不同的队列变化,这些队列变化程式,都有固定的伴奏音乐和锣鼓科介。舞台上千变万化的空间环境,正是由龙套“跑”出来的。
    亦真亦假的舞台美术
    1、有身份区别而无寒暑之分的戏服
    潮剧戏服,是舞台人物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十分重视身份区别、官阶区别和等级区别,并反映在服装的式样(款式)、颜色和图案花纹上。
    其次是潮剧戏服,与其他兄弟剧种一样,也实行衣箱规制。所谓衣箱规制,就是全部戏服以明代其基本式样,归为35类左右,这35类,通过图案、色彩的变化,组成100多套常用服饰,适应于各种朝代、各种人物的穿戴。
    第三,舞台上的戏服虽然十分重视身份区别,却无寒暑四季之分,不论是朝官的蟒袍,还是百姓的项衫、短衣,一年四季均可穿戴,并无季节之别,这也是潮剧舞台戏服的一个特点。
    2、帽子 发式 胡子
    潮剧舞台上人物所戴的各种帽子,称为头盔。潮剧的头盔分为冠、盔、巾、帽四类。潮剧的盔帽样式与兄弟剧种大同小异,但其中一些盔帽,却是潮剧所独有的,如射箭眼帽,绣状元帽,珠笠解元巾、痴哥转等。潮剧舞台上的妇女如不戴巾帽,则用假发(发髻)表示人物的年龄、身份。其中“大后尾”鬃,是一种较有地方特色的发鬃。传统《荔镜记》中黄五娘、《龙井渡头》余娓娘,就梳这种发髻。
    3、把性格画在脸上的艺术——脸谱
    潮剧脸谱在创作手法上,是写意与象征相结合的夸张手法,通过变形、传神、寓意,以突出人物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性格特征。
    广东潮剧院一团
    广东省粤、潮、琼、汉四大地方剧种的代表剧团 之一。成立于1956年8月1日。团址设汕头市商业街。 广东省文化局直属文艺团体。建团时演员、领奏、司 鼓等主要艺术人员,从当时潮剧六大班中选调。其中 小生有翁銮金、黄清城,青衣有姚璇秋、吴丽君,花 旦有萧南英、陈馥闺,老旦有洪妙(兼女丑)、陈少 卿,武旦有谢素贞,老生有吴林荣、陈水和和,花脸 有蔡宝源、李炳松,丑行有郭石梅、蔡锦坤、孙暹龙、 叶林胜(女丑),领奏陈仙花(陈华),司鼓林炳和, 导演卢吟词、郑一标,编剧魏启光,舞台美术设计洪 风,团长林澜。同年11月首次公演,先后演出传统剧 目有《苏六娘》、《陈三五娘》、《扫窗会》、《杨 令婆辩本》、《闹钗》、《槐荫别》、《搜楼》、 《蓝关雪》、《铁弓缘》,移植剧目《杨乃武与小白 菜》、《恩仇记》,以及本团创作的现代剧《革命母 亲李梨英》、《棋东春暖》等。
    一九五七年四月,与 广东琼剧、汉剧组成“广 东潮、琼、汉剧赴京汇报 演出团”,首次到北京演 出。以富有特色的潮剧唱 腔音乐和传统表演艺术, 为首都观众瞩目。《杨令 婆辩本》、《扫窗会》、 《闹钗》等3个传统折子 戏,则被誉为“百花潮中 的3块宝石”;在北京演 出后,还到上海、杭州演 出,与当地兄弟剧种进行 艺术交流。
    1958年12月并入广东潮剧院改为广东潮剧院一团。

你是本文的第1207位读者
来 源: http://stzy.shantou.gov.cn/in/invest/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