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于潮州市彩塘镇的从熙公祠,以其石雕建筑之精美绝伦,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而从熙公祠的主人——旅居马来西亚侨领陈旭年的一生,则更富传奇色彩。 漂洋过海辛苦打拼 陈旭年原名陈毓宜,生于1827年(清道光七年),卒于1902年。其原籍是梅林湖北岸的上莆都金砂寨(今潮安彩塘镇金砂乡)。1844年,陈旭年身无分文,便冒险躲进开往马来半岛的红头船,只身来到柔佛国(现马来西亚的柔佛州)的彭亨州锡矿做苦工。后来,他改行贩布。勤劳肯干、声音洪亮的他,每天沿街沿路挨家挨户叫卖布匹。 陈旭年性格耿直、买卖公道,又年少英俊、谈吐风趣富有感染力,在直落布雅一带给当地居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特别是马来贵族天猛公阿武峇卡一家大小对他非常欢迎,喜欢和他做买卖。与陈旭年交往的日子一长,阿武峇卡对他十分赞赏,在尊卑贵贱悬殊下与他结为兄弟。后来他又与阿武峇卡的表妹结婚,被潮人称为“番驸马”。 成就突出华人之光 1853年,陈旭年通过关系进入柔佛州。这时,他和另一名股东陈万泰已取得柔佛河一支流叫做武吉伯兰卡的港主委任状,进行甘蜜和胡椒的种植。陈旭年等来柔佛后,为了避虎狼之害,使垦殖事业顺利,采取烧山除草办法,使一切走兽无所藏身。相关资料有记载,“我潮侨富冒险性,群起领地开发,蔚成风气,故传说谓仅柔佛州,即有一百三十八条港之多,潮侨开辟者占有十分之九”。 1862年,天猛公伊不拉欣逝世,由儿子阿武峇卡继承为天猛公。1864年,阿武峇卡把境内10个港口交给陈旭年管理。到陈旭年39岁时,已成为马来半岛上最大的港主,成为当时一位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柔佛苏丹出现经济危机时,陈旭年还发现新锡矿,帮助柔佛度过难关。他对柔佛王国的经济起着支柱作用,是柔佛王国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陈旭年还将事业领域拓展到新加坡,1866年,他在新加坡创设广丰公司,业务发达,使他成为一名富有的商人。同时,他与人合作,在新柔两地经营鸦片和酿酒生意。 1868年起,陈旭年已成为南洋最著名的华侨领袖和实业家,被柔佛苏丹封为“甲必丹”(华侨领袖),授予“资政”头衔。到了1870年,陈旭年被授为“柔佛侨长”,他是担任侨长职位的唯一华人,自陈旭年以后,就不再有这样的官衔了。1874年,陈旭年又被州议会委为议员。陈旭年还多次陪同阿布峇卡大君或其稚子进奉清朝。他本身也顶戴官翎,奉官加禄。 为表彰陈旭年对柔佛州开发作出的贡献,新山市中心纱玉河附近的一条街被命名为“陈旭年街”。 1985年8月17日,马来西亚柔佛州大臣在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51周年纪念会上致词中,特别赞扬当年陈旭年对开发柔佛作出的重大贡献。至今,当地华人都尊称他为“旭年公”。 心怀祖国情系故里 陈旭年为人乐善好施、爱国爱乡,在祖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他积极响应清政府赈灾请求,为我国陕西等省饥民捐巨资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慈禧太后因而赐他二品顶戴,并在他的家乡为他建“急公好义”牌坊。在家乡他慷慨大方,为家乡做了大量好事,他对乡亲们有求必应,以德报怨,口碑甚佳。 对故乡怀有深厚感情的陈旭年,从清同治九年(1870年)开始,历时14年,耗巨资在家乡金砂斜角头兴建“从熙公祠”。当地俗语有“砂陇祠堂,下美沈厝”(均属彩塘),即喻其建筑之精美。 1875年后,陈旭年逐步把事业重心南移至大规模开发中的新加坡。他从柔佛移居新加坡时,从潮州请去工匠并运去原材料,按从熙公祠的规格和式样,在克里门梭路和槟榔路间建成被该国列为国家第五古建筑的“资政第”。1984年6月,新加坡以这座当地仅存的潮式古建筑物理图印发了邮票。这不仅是陈旭年家族的光荣,也让华人引以自豪。该建筑物现为公益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
|
你是本文的第129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7、9、9 作 者: 彭涛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