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古港的变迁 最新 图1张

    潮阳最古老的内河商港是铜盂港。《潮阳地名志》记载:“福建莆田人,工部尚书洪大丁谪潮州军事。唐大中元年(780),洪大丁致仕,定居铜盂歧北村,先后开凿壬屿溪,建桥筑路,修筑后溪古渡,置红头船数十艘,开辟水上运输”。洪大丁成了练江航运业的始祖,铜盂成了练江最早的商港和航运枢纽,练江平原各乡村的农产品,山货,经铜盂港可运至新兴、达濠、揭阳、潮州等地,又从这些地方运来海鲜、布匹和手工业等产品,那年代,练江上帆影绰绰,热闹非凡。清光绪十六年(1890),后溪港已有小货船来往于汕头,并设有码头供客船停靠,后溪港成了潮阳水运的主要港口,民国时期又有多家电船公司建码头,泊位多处,至建国初期,后溪港设有客运站,1973年后溪大闸建成后,客运站迁往闸外,千年的后溪古港消失。
    潮阳另一个古港是贵屿港,港位于练江中游,港始建于宋大观元年(1107),有客货船直通和平、金浦、城邑。史载:“明代名臣陈北科、郭廷序、马登龙,皆于此乘舟离乡,或上京应试,或高第赴任。”民国初年,是贵屿港的辉煌时期,民国十三年(1924),邑人实业家陈坚夫,创办潮汕电船公司,经营汕头至潮阳的小汽船客运,翌年,又创办练江电船公司,有人货混用汽轮四艘,每天由贵屿至城邑龙井对开一次。不久,贵屿龙港村人又创办安顺、富生、恒生、财生等四家练江电船运输公司,共有电船九艘,可直通潮阳县城、汕头、达濠、揭阳等地,经常客满货满。1942年,潮阳沦陷,日寇封锁练江航道,行驶练江的船只停航,贵屿港变成死港,1946年抗战胜利后又恢复通航,贵屿港恢复航运,夜间停泊船只多达数十艘,满江风月,十分壮观。1963年后,由于建成广汕公路、洪和公路,客货陆运方便,贵屿港停止运输,近千年古港,消失于岁月的深处。
    潮阳最具戏剧色彩的古港是龙津港(又称龙井渡头),龙津港位于城邑之南,练江出海口处,沿练江可直航金浦、和平、铜盂、峡山、贵屿、陈店、司马浦诸乡镇,直抵惠来、普宁等地,经护城河连结后溪港,可达汕头、揭阳、潮州,出海门湾可通滨海各口岸。这里,是很多历史传奇故事发生地,史载,明代邑人、名贤林绍家贫,上京赴试,其妻赶至龙津港,在丈夫上船前迫写休书,后林绍得中荣耀归来,其妻要复婚,被林绍拒绝,故事诙谐,被编成潮剧《龙井渡头》,流传潮汕和东南亚各国。1970年,随着龟头海围海造田和海门湾闸坝的建成,水域外移,港岸变迁,龙津古港也自然消失了。但发生在古港的传奇故事,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潮阳的古港,延续至今的是关埠港,关埠港位于榕江下游,始建于明代。明代,关埠港是榕江航运中心。《潮阳县志》记载:“清光绪十六年(1890)萧鸣琴(县城人)置电轮川走汕头、揭阳线时,设有码头供客轮停靠,遂成客货港口。民国初,陈坚夫又修筑加固,民国28年(1939),日军入侵潮汕,码头被拆毁,抗日战争胜利后,重修码头,恢复客运。1969年,码头被“七·二八”强台风毁坏,1970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码头。”如今的关埠古港,已融入时代的新潮流,那繁忙景象,正是新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潮阳海港和河港连为一体的是海门港。明代,海门为渔港,也为商港,有木船通练江,渔民海鲜可沿江运至练江平原各乡村。道光20年(1840)后,海门古港与香港、澳门、越南等地有频繁的通商贸易,成了内河和外海的两栖港口。目前,海门港已成了国家一级口岸,是汕头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

你是本文的第63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7、9、17
作 者: 郭亨渠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