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陇 从遍地沙土到城市地标 最新 图1张

    “葱陇”名字的由来,没有准确的说法,但据居住在葱陇社区的前辈口传当年刚来到这里的景象,遍地沙土,杂草丛生,远远看去只见一丛一丛的野草郁郁葱葱,这里的地势高低不一,最高的地方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小山头,他们叫做“山仔顶”,当初呈现在外乡人面前的这般景象,便是“葱陇”的由来吧。葱陇是老市区崎碌片区的一部分,别称 “崎碌尾”。
    葱陇原是一个自然村,四至为大华路、外马路、饶平路和红领巾路,它也是一个居民社区,归属金平区大华街道。创村时,住在那里的大多是从潮阳、普宁到汕头谋生的人,在汕头落脚的地方,当时这里遍地沙石荒草,他们在这搭建了简陋的“篷寮”和“板厝”就地驻扎生活,至今还保留着的葱陇直巷,虽叫“直”,但实际上十弯九曲,这可能是创村时最早修建的巷子。村里有口与村同龄的大井,是这里人们早年主要的用水来源,大井默默地吐着甘霖,见证了这了这片土地的繁华和变迁。
    岁月的推移,葱陇的村貌也随时代的步伐慢慢进入了城市化进程,这里有一些地标性建筑。位于大华路11号有栋颇具时代特征的老建筑,民国时期它是日本领事馆。当时,这个地方被称为崎碌葱陇山西脚,领事馆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于1922年9月竣工,主楼是两层带地下室的钢筋、石头、洋灰混合结构,建筑中洋结合,并融合古典风格,现在是汕头检验检疫局属下办公楼(图③)。这里更为人们熟知的,是面向外马路的汕头市中心医院(图①),其前身是由日本财团法人博爱会于1922年10月创建的“汕头博爱医院”。1922年8月2日,潮汕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台风,日籍、台籍医务人员抵汕参加救灾。同年10月,财团法人博爱会(日本慈善机构)留用部分救灾医务人员和医疗器械,集资在汕头市区购得侨寓一座,创立“财团法人博爱会汕头医院”,即“汕头博爱医院”,址设当时外马路142号。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几经停办复办,又经多次更名直到今天,风雨九十余载的汕头市中心医院留下辉煌的历史足迹。上世纪80年代,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在葱陇饶平路地域建成,如今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肿瘤医院。如今,现代化高层住院楼、办公楼屹立于葱陇。南边的红领巾路始建于1959年,当时政府发动小学生、少先队员义务劳动参与修路,修成后命名红领巾路, 1982年拓建时,又于大华路交界处修建了“我在马路边拾到一分钱”雕塑(图②),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地标性。红领巾路的南面,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汕头市人民政府招待所,90年代新建汕头市人大、政协办公大楼。
    葱陇本是处于闹市中的小村落,伴随着汕头发展和城市规划,如今周边的道路、建筑都几经变换,相信随着新时期汕头的深入改革发展,葱陇也将不断以更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

你是本文的第497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7、10
作 者: 蔡晓璇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