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摄影服务部忆旧 最新 图1张

    笔者收藏有一张汕头工人摄影服务部拍摄于1979年的合照,四人分两行倚竹栏而立,从照片背景看,应是摄于汕头工人文化宫内花园。机缘巧合,笔者从汕头老一辈摄影师张少卿处了解到这个工人摄影服务部的不少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的影响,各大中城市先后成立工人文化宫。1951年5月1日,汕头工人文化宫成立。经过几年的发展,原有场所已不敷用,1958年5月1日,工人文化宫从居平路搬迁到利安路62号。新址占地面积26000多平方米,东面是人民广场,南临海滨路,西是利安路,北为跃进路。文化宫内有工人影剧院、文化大楼、溜冰场、球场、休息室等。1963年,由汕头市建筑行业老工人设计、施工,机关干部和文化宫职工义务劳动建筑起老工人休息室,命名“翠园”。以后又相继建了演员化妆室、演员宿舍、露天剧场、灯光篮球场、旋马场、展览馆、招待所、茶座、健身场、培训中心、录像厅等,室内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并进行全面绿化,种有不少无花果树和桑椹树。文化宫主楼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厅、文艺厅、舞厅、游艺室及各类学习室。1958年建成的工人影剧场是中西结合的建筑,楼上楼下两层座席,高大庄严,富丽堂皇,汕头不少重要会议都选择这里召开,平时这里定期放映电影。可以说,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汕头工人文化宫是本地知名的地标性景观,是汕头政治、经济、文化展示的窗口,甚至一度知名度超过了中山公园。
    摄影师张少卿是安徽芜湖人,因摄影技术高超而受聘来汕,先后在梅花、青春相馆任摄影师,公私合营后又曾在红艺、向阳等相馆任摄影师,1970年全家下乡,1978年才回汕。张少卿回汕时,文化宫经历了十年“文革”,各方面正重新开展工作,他成了文化宫的专职摄影师,随着摄影业务扩大,工人摄影服务部很快成立。
    工人摄影服务部设在翠园二楼,与图书室相对,面积200多平方米,内有摄影棚、暗房等相馆一应设施。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文化宫里各种表演、比赛接连不断,国内外专业文艺团体纷纷在宫内演出,国内著名演奏家、歌唱家、舞蹈家、曲艺家等都在工人影剧院作过精彩演出。那时候剧场门票往往一票难求。文化宫还定期举办舞会,节假日举办大型露天舞会,人山人海,雀跃欢腾的景象令人难忘。这一时期的文化宫成了汕头最高的文艺殿堂。
    摄影服务部的业务也水涨船高,开始时相机是国产的海鸥机,只有镜头才用进口的。业务量增加后,不断更新设备,保证了摄影质量。服务部最多时有六七位工作人员。张少卿既当负责人,也当首席摄影师,又手把手将洗相技术传授予服务部的其他工作人员。“当相馆摄影师的,既要身体好,又要技术过关。最辛苦的是在暗房里冲底片,时间久了照片‘过火’,时间少了反差不够,洗出来的照片没层次感。”回忆起服务部的时光,张少卿感慨地说,“数码相机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老相馆的生意来说虽有冲击,但从技术上来讲是一种减负。”
    张少卿至今清楚记得在文化宫内为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拍照的情景。当时,秦怡应邀来汕,在文化宫演出。张少卿为秦怡拍摄艺术照,一共拍了六七个镜头,由秦怡自已选一张作留念。这张秦怡选定的照片之后大量冲洗,张少卿记得是冲洗了5000多张,全部销售一空,还有不少外地朋友来信要求购买,市面上甚至出现了翻拍照片。
    摄影服务部还有一项每年固定的业务,就是为天南海北入伍来汕的陆海军、武警战士拍照,每年官兵退伍转业时间一到,服务部也迎来了业务的高峰期。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人口的东移,加上文化宫传统的娱乐地位在各种新兴文化娱乐方式的冲击下渐渐落寞,致使文化宫在改建后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经历过辉煌的摄影服务部也渐渐被人淡忘。
    现在,退休多时的张少卿与时俱进,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他经常拿着心爱的相机,到处走走拍照,安享晚年生活。

你是本文的第753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6、12
作 者: 陈嘉顺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